第181章 重回巔峰(1 / 2)

和記黃埔的股價再次上漲,整個集團的市值高達一千二百億港元,這個價格一出,整個香江再次震驚,這是和記黃埔幾年之後,再次超越過去,穩穩的占在全香江第一的寶座上。

就是整個亞洲,也沒有這樣的企業。

這個事情的起因是,會德豐的石油船隊一直停在海上,這就是一個招牌,當中東那邊的事情慢慢在香江這邊發酵,自然讓嗅覺靈敏的香江商人意識到,第二次石油危機可能要出現了;他們對上次的石油危機記憶猶新。

1973年,那年可是先發生股災,然後在當年十月,又發生了第一次石油危機,怎麼會讓他們忘記呢?

當從會德豐那裡得知,其中一半的石油是和記黃埔訂的之後,他們就感覺,和記黃埔是一個有前瞻性的企業,因此股票受到追捧,不過市麵上的股票並不多,隻有不到10%,就這10%也被香江市民追捧。

特彆是關於天水圍工業園建設的速度飛快,前三期已經投入運營之後,更是讓他們感覺,和記黃埔會有大發展。

而另一件事是,鄭昆接到了北美那邊的消息,喬治那邊的《環大洋》已經拍完了,現在準備做後期,那怎麼辦,當然是更深層次挖掘《環大洋》周邊的開發,將這個係列的金礦儘可能的壓榨。

他還得到一個消息,《環大洋》將在1978年聖誕上映,鄭昆並沒有反對,他也不知道這部電影怎麼樣,不過《環大洋》失敗也沒有關係,反正損失不了什麼,就算損失了,正好公司明年的稅可以少交一些,至於回本,可以慢慢通過周邊回本。

那還有差不多兩個月,就可以在北美上映了。

這麼多年,鄭昆感覺把香江叫東方的好萊塢,挺有道理的,兩個地區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好萊塢產出的電影在北美上映之後,如果火爆之後,其票房與其他國家票房差不多,甚至更多,而到了新世紀之後,大陸的崛起,海外的票房才超過了北美本土的票房。

而香江也差不多,香江叫座的電影,在東亞東南亞一樣也叫座,票房將是香江的三倍到五倍,未來會更多,因為大陸票房大增,從而讓他們意識到大陸市場的重要,不過那時候,香江電影已經沒落。

至於鄭昆會不會做什麼拯救香江電影的事情?

那肯定……不會啊,他有那時間與精力,為什麼不投資大陸影視呢?何苦吊在九十年代中後期,快要沒落的香江電影圈?

從九五年起香江電影人紛紛出走,從此香江電影沒落;至於原因,也可能與當時的環境有關。

從八十年代,香江電影逐漸興盛,大量複雜的資金湧入這個市場,很多演員或者導演被用各種方法,邀請去拍片……

而且他們在香江感覺已經到頂了,就去北美好萊塢發展;在鄭昆看來,雖然香江收入高,而且明星之路已經到頂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