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代表,有些忐忑,說出了一個事實,這裡的工人,還不能滿足代工需要;他以為這個鬼佬可能要發火,不過對方並沒有發火。
“我可以參觀一下培訓情況嘛,我想看看源頭出現在哪裡。”
這是小事情,此時的大陸,彆說是合作方來參加人員培訓;島國的代表來參加工藝流程的時候也不阻止,可能就是當時與島國正處在蜜月期有關吧。
在參觀過程中,馬基理笑了起來,他想起了來之前,見過他的上上上上級,也就是鄭昆,這個大老板。
“他們人員培訓的進度太慢了,你過去,把這個交給他們;這是流水線上,分段培訓手冊,讓他們這樣操作,等過些時間,讓香江這邊派一些人過去……讓老手先帶他們一些時間。”
果然,一切皆在老板的掌握之中,他示意了一下跟在身邊的助理,從包裡,拿出了一本手冊,他說道:“這是我們公司,讓我帶來的東西,你們按照上麵的進行培訓。”
此次陪同的人都很好奇,那個小冊子裡是什麼東西,讓他們此時拿出來,自信讓他們會有巨大改變。
他們接過來,其中的一個中年人,應該是這裡的工程師,他最先拿過來看了起來。
”按工位分段進行培訓?原來如此,不錯不錯……大家一起看看,我是明白了,果然,香江的理念真的不錯。”
小冊子在他們手中傳閱了一遍,也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這個辦法,在十年後,就會被人提出來,然後加速了大陸成為世界工廠的進度;而鄭昆提出來,是因為還沒有大規模工廠的出現。
“今天就對工人進行分組,然後在流水線上進行簡單培訓就可以了;不用什麼事都講清楚,他們不用理解那麼多,隻要知道怎麼做就可以了。”
這些工人是有一些經驗的,經過重新分組之後,很快就會了自己需要的做的事情,隻用了一周而已。
馬基理已經回去向集團彙報去了,剩下的事情,交由其他管理層進行負責就好了。
現在他們代工的,都是一些簡單的配件,不用那麼麻煩;等二期三期進行開工的時候,就會進入到了封裝,組裝等工序上。
和盛精密與那些大廠基本談妥了合作,已經簽定了意向書,當然,隻是意向;對方還要派人,到和黃的天水圍工業園進行考察。
而大陸的工廠,則為和記電遊進行代工,而天水圍則為海外代工,他們賺一個差價,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技術。
整個八十年代,是香江電子行業最好的年代,九十年代後,進入了地產金融年代;之後,星加坡的電子代工就受到了歐美日大廠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