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氣爽好時節,有些事情,男人會食髓知味,女人也同樣;小關與鄭昆正戀……情熱的時候。
鄧歌後的磁帶大陸賣爆了,據數據顯示,一個月賣出了一千多萬盤,三元一盤,震驚了香江。
這個事情還要從1979年說起,歌後移民香江之後就很少出門了,居住地也顯得很神秘,她現在的工作,最多的就是去錄音棚裡錄歌,製成了磁帶賣到大陸。
這個事情,是當時鄭昆與對方商量好的;閒下來的生活,讓她也有時間做些彆的事情,生活比以前安逸了許多。
後來鄭昆就將工廠搬到了大陸,這種低端的組裝產業,還是在大陸生產的好,他還有彆的工作要做。
而鄭昆工廠生產的便宜時尚磁帶式收音機,在大陸更是一機難求,這些磁帶式收音機,是當時鄭昆自己設計,橄欖球的外形,非常的時尚。
滬海,此時仍然是大陸的時尚之都,雖然首推香江,但是這裡可是引領大陸的。
“我這可是廠裡流出來一台的,三百已經很便宜了,你要不要,不要我給另人了。”
一個工人穿著的人,將一台磁帶式收音機放在那裡,把一盤鄧歌後的磁帶放了進去;聽著悠揚的甜歌從裡麵傳了出來。
工人繼續說道:“這些可是出口東南亞和島國、南朝,北美那邊也有訂單,你不要就沒有了,這一台,我還費大力氣才搞出來的。”
那人好像下定了什麼大決心一樣,說道:“行,我要了。”從包裡拿出了三百元,一元,二元,五元,十元也有幾張,一疊票子點好之後,放到了那人手裡。
“要不是認識你,我都不敢賣給你。”
說完,拿了錢,笑嗬嗬嗬的離開了,這個播放機,是他悄悄把配件一點點的拿出來,自己拚出來的,還真是費了很大的勁。
這樣的事情,在大陸的工廠很常見,工廠隻能讓交了罰款了事。
到了80年7月的時候,海外市場慢慢飽和了,出口的速度自然放緩,既然海外不行,就需要開拓新的市場。
鄭昆得到消息之後,讓他們將多餘的產量在大陸試銷。
“我們儘量壓縮成本,按鍵與主板不能降低成本,在外觀上可以選用便宜的材料,但音質要有保證。”
降低成本,自然選在一些無關緊要的配件上下手了,用了低成本的材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至於原因,當然是讓此時大陸的人能買的起,除了這些外,香江產的電子表,也開始出現在大陸市場上,不過第一批,已經是Ic降到8美元之後的產品了。
不是鄭昆不想賣好商品,是這時的人,收入才幾十元,有些地方才二三十元,讓他們買三四百的東西,讓他們花一年收入買?
目前銷售的地方,隻能在幾個大城市賣了,而且,這種新式的播放機,與老式的不同,不僅輕便,無電源,用電池播放時間還很長,因此非常受歡迎,讓鄭昆隻有一個感覺,犀利!
後來,他打探到,另外一個暢銷的原因是,不用票,隻要你有錢,就能買到。
當時,各地的供銷社發來的訂單,已經排到兩個月後了。
香江電遊公司的電音磁帶是收音機,就像是未來的水果機,一台水果機,需要二三個月的工資來買,有人甚至賣腎的誇張程度。
京城,一個四合院內,一戶人家正在談婚論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