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生,我們是很有誠意的,隻要您肯將金鐘二段項目讓給我們,我們願意出五千萬港元補償你們。”
會德豐總經理霍凱寧正在恒隆地產,與陳老板商量,從其手中,購買地鐵上蓋項目發展權。
1981年,恒隆牽頭的3個財團一舉奪得港島地鐵沿線9個地鐵站上蓋物業的發展權。當時的恒隆何等威風,不過那時,香江地產已經到達了巔峰。
今年九月,那一跤,不僅讓帶英沒有最後一絲幻想,也把香江地產摔入了穀底。
陳老板此時身體有些不好,他弟弟在旁邊,有些期盼的看著他大哥,如果不答應;港府的18.2億港元的補地款,他們拿不出,貸款也貸不到。
他們已經與港府協商,推遲交款,不過對方不肯,這就沒辦法了。
此時會德豐出來,願意接盤,最後隻有五千萬港元的補償,雖然有些底,但也沒有辦法了。
“霍生,我打個電話。”
陳老板回到辦公室,開始打電話,將事情的經過,與其他幾家商量。
半個小時之後,他才從裡麵出來,人仿佛老了很多,但也沒有辦法,環境是這樣;他落座之後,才說道:“可以,五千萬港元就五千萬港元,我們退出。”
現在香江地產急跌,跑路風盛行,不過會德豐不怕;他們主要做貨運,有的是美元,現在美元兌換港元的價格,是一美元兌換6.5港元。
不過會德豐並不打算用自己的錢,他們找上彙豐,想從彙豐進行貸款。
“抱歉,霍生,我們銀行有規定,這個貸款需要三個月審核。”
霍凱寧也不生氣,既然這樣那就隻能去打渣打了,與彙豐不同,渣打很快就進行了放貸。
按照原時空,1982年12月,恒隆向港府再次申請延期補地價不遂之後,惟有宣布“撻訂”,退出金鐘二段上蓋發展,其餘地鐵站上蓋工程,亦需押後進行。
這一役,恒隆為首財團不僅“如入寶山空手回”,還平白損失了4億元訂金,所遭受的打擊不輕。
一切手續辦好,雙方都不想把這個事情讓外界知道,一切非常低調,港府那邊也很滿意,能有一個強有力的人,接下了所有的項目。
恒隆怕傳出去,太丟人;而會德豐怕傳出去,說自己是大水魚,在這個地產大跌的時候,接盤這麼貴的項目;至於港府,其隻要錢,彆的事情,和他們有什麼關係?
一段項目已經臨近完工,二段香山大廈占地6.9萬方尺,建成之後總樓麵麵積為104.3萬方尺。
未來,會德豐將持有剩下的所有地鐵上蓋項目的發展權;當18.2億港元結清之後,三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港府要錢,開發地鐵項目;而恒隆要錢,能挽回多少損失就挽回多少損失,這次的打擊,對陳老板很重,精氣神被打沒了,幾年之後,離開人世,將公司交到了他弟弟手裡;而會德豐接手這個項目,鄭昆有錢,自然不在意這一時的得失。
剩下的八個地鐵上蓋項目,鄭昆也不打算賣,至於一段的項目,他也想要不過他們不想賣而已,現在已經跌去了三成多,損失不可謂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