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二三十年後的人看到當年大發保險這樣起步的話,一定會說牛逼。
這就導致了一個事情,相當於,鄭昆自己摸了一遍自家的家底,然後看到五千零三十一家企業,包括昆汀汽車以及相關配件企業,這就達到了上百家,這裡麵,還包括三家玻璃企業。
其中發展最為迅速的當屬零售業了,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超市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在各個省會城市,並逐漸向周邊地區輻射開來。
這些超市不僅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商品選擇,還通過優化供應鏈、降低成本等方式不斷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看著那十本大部頭書一樣厚的資料,鄭昆自我感覺良好,原來,不知道不覺間,居然擁有了這麼多企業。
早在八十年代,就開始合資開辦工廠,搞製造業,可以說,這十幾年業,雖然在大陸財富不能換彙,隻能反複的投資,避免貶值的理念下,不知道不覺間,搞出如此大的場麵,他除了感歎之外,另一個事情,就是難怪自己每次到大陸,那些人就對自己就更熱情了。
原時空,投資大陸的企業,最開始來自於香江,不過並沒有給大陸的製造業帶來更好的技術與產業升級,後來引進的投資,主要來自於歐美日三個地方,他們帶來的技術升級,為大陸帶來了不少助益,雖然有些是他們淘汰的東西。
不過鄭昆來了之後,就不一樣了,不僅有汽車產業,還有鋼鐵產業升級,It產業,最最重要的是,芯片全產業鏈的建設。
鄭昆不是一個激進的人,他喜歡潤物細無聲的就把事情做了,從源頭找起,然後無聲無息的抹掉一些東西,讓人找不到出處,以及不知道歸處。
就像當年,他將整個芯片產業,分成了三個地方,讓他們各有缺陷,各有優點,然後收購了許多企業,讓他們破產,將技術出售,將那些技術改頭換麵,換了一種樣貌,出現在世人眼中。
想想這麼多年做的事情,鄭昆看著十本大部頭的資料,歎了一口氣。
“一開始,我社死於校園當中,隻想著出來做出點事情,出名,賺錢,然後靠著股市賺點小錢,後來野心來了,真是擋也擋不住,嗬嗬……我為國家出過力,我為國家流過……這不算,是彆人的血,我挑起了大陸民族工業的大旗。”
“我還養活了成百上千萬的人,天一亮,就有成百上千萬人就要吃飯,這得吃掉多少糧食……”鄭昆把手拍在那些資料上,然後說了一句:“我真t的吊爆了,哈哈……”
還好房間裡,沒有其他人,不然還不被人說神經病啊!當然,鄭昆很克製了,俗話說的,衣錦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
他感覺自己沒有到處宣傳,已經是非常低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