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個東西,在大陸……暫時還不能用,而且,更不能進行跨境轉賬,不然等著被封死吧。
思前想後,鄭昆還是決定自己搞一家電商一邊搞電商,一邊看準機會,出售商鋪。
鄭昆投資大陸的企業有五六千家,他投資大陸企業,不會隻要地,品牌也是要發展的。
像滬上的企業,大多擁有大量的土地儲備,當時黑貓被收購的時候,品牌就被閒置了,工人被辭退了,土地被用來發展房地產了。
這一世,黑貓被鄭昆收購了,廠子搬遷到了郊區,土地被開發成房地產項目,鄭昆在大陸的超市裡,主推的品牌,自然就是變成了黑貓,這還是得到了滬上管理層的認可,畢竟,沒有裁員,還增加了不少員工,讓他們也放下不少心。
他們一直擔心,鄭昆與其他港商一樣,買了企業,更改土地用途,發展房地產項目,而房地產項目發展過程中,原來的企業員工,就會被他們慢慢裁掉。
有了一個好的開頭,鄭昆在滬上的投資就容易了許多。
他當時就說過:“這裡,將打造成一個繁華在國際大都市,是大陸的經濟中心,這些廠子在這裡,本身就影響市容,還不如把廠子遷走,在這裡,建成一個商圈,隻要把這個廠子賣給我,廠子的就業人數會增加,不是不裁員,那些懶散的會被裁掉,也會增加人手,這裡我打算建立一個商業區,周圍的土地也賣給我,五年,五年,就會有一個商業區出現……”
鄭昆當時這樣承諾,自然是要兌現的,打造一個商業區,不可能不把周圍的土地都買下來,周圍的土地會增值,他鄭昆不會為彆人打工。
房子賣得很快,而樓下的商鋪,他是一個沒有賣,這些商鋪,可以說,是真的一鋪能用很多年。
至少10年前不會賣。
很多商鋪,都是這樣來的,而且這樣的商鋪,在大陸越來越多,特彆是最近兩年,他開始隻做小區物業,這些商鋪,留下部分,剩下的開始慢慢賣掉。
留下太多,都是負擔。
而物業管理,才是現金奶牛。
這也是向前輩人學習的,當年x大倒的時候,隻有物業公司賺錢,可見,物業公司有多麼賺錢。
到時物業公司的控股方,再換一家公司,誰知道和開發有什麼關係?
他在滬上的小區,打出的廣告就是:香江物業,英倫管家級服務,打造頂級物業管理,您全天候的管家。
與香江地少人多不同,大陸土地都是很豐富的,在香江這種空間利用大師級手裡,自然是與眾不同。
一個高檔小區,配套設施都搞上,什麼業主娛樂場所,幼兒園,保安,保潔,家政,超市,士多店,全搞起來。
物業費用1元不貴吧,等幾年,再漲到2元,也不貴吧?高檔小區,就要有高檔的收費,沒有毛病,一點也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