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一發而動全身!
鄭昆新的命令一經下發,全球的相關公司原本的招聘計劃馬上跟著調整,這就體現了當初的策略非常成功。
當年,他建立一個個公司,通過各種連環控股,總部人事任命,下派管理層,資金嚴格管控,在這一刻體現出來。
如果分公司或者下屬集團不聽話,財務就不會多出一分錢,而且哪個不聽話,直接調走或者直接就地撤職。
大家都是出來打工的,不可能意氣用事的,賺口飯吃嘛,跟總部對抗什麼呢?
要想人生價值,就在管理上做出努力,經營上做出成績,這些會體現在財務報表上與產品質量上。
現在各個大學的春招開始了,京城一理工類大學負責大學生就業的管理老師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來他們這裡招生的三百多家企業,招生的人員總感覺哪裡不對。
這三百多家企業,主要是製造業為主,大多與他們有合作,而且,近十年裡,一直有到他們這裡招聘應屆畢業生,這也保證了他們學生畢業後就業數據很好看,但是今年,他發現統計他們交上來的數據,好像有些少了。
他馬上調出了往年的數據進行了統計,發現今年比去年少了10%,而且,對畢業生的條件有了很嚴格的要求。
“校長,我這裡有一個情況要向您彙報一下。”管理老師最後還是找到了副校長,他感覺這是個新情況,應該彙報一下。
副校長看到有老師找他彙報工作,自然是很高興的,在他看來,這是好事啊。
“來,坐,說說什麼事情。”
他就把兩份A4紙打印出來的資料交了過去,把過去幾年的數據都挑了出來,進行彙總,這是相當負責任的表現,這讓副校長很欣賞。
報告上顯示,在過去的幾年裡,招聘的總人數都是向上走的,但是今年突然少了10%,每個企業都是統一少了10%,這讓他感覺有些問題。
副校長說道:“這個情況可能與他們去年上半年有關,應該是收入下滑了,這才造成他們招聘人數下滑了。他們的收入下滑了,招聘也少了,也是正常,明年再看看。”
“彆的企業來我們學校招聘的也很多,而且他們招聘的人員還上升了,這是一個好現象,明年再看看。”
他看了看今年來招聘的企業,數量比過去幾年要多得多,說明他們學校,就業不成問題。
“可能是我太敏感了。”管理老師有些自責,不過他總感覺哪裡不對勁。
“你能這樣關心就業,就是對學生的負責,明年再看看。”副校長勉勵了他幾句,讓他長久觀察一下。
學生的就業情況,現在還沒有說多嚴峻,但是未來肯定會體現出來,這在他們這些京城的學校裡,還沒有出現。
不是一個管理就業統計的老師有這樣的發現,彆的就更多了。
另一邊,一些企業的員工也發現,今年分配到他們部門的新生少了很多,除了一線崗位的沒有減少外,其他部門分配的少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