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上來為什麼,他也感覺自己已經踏上了一條未知之路……
洛淩一動不動。
大海歸,今天不管怎樣,我都要送你上路!
一條不歸路!
簡單重複的旋律繼續,但清寂憂傷又寧靜空靈的吟唱響起來了。
孤獨,蒼涼,幽怨,沉寂。
就好似獨行的旅者,背著寥寥行囊,獨自踏上未知的前路,感受著人生旅途的孤單。
不對,不對。
絕不僅僅是孤單!
蘇天後的吟唱有一種獨特的餘韻,好像……
她並不僅是在感受孤獨,而是在……享受孤獨本身!
是的,無需深情、哀怨的歌詞,也無需澎湃洶湧的情感,不用刻意去回想往昔,更無需擔心前方的風雨。
歲月……是時間,是距離,是心靈的最終歸宿。隻需要靜靜踏上屬於自己的旅途,隻需要默默前行,自會感悟。
曲子與吟唱,相得益彰,動人心神。
不同於賈特?卡洛恩和麥肯?希爾維斯特,他們是分析旋律、配樂、編曲本身為主。但同為亞洲人的林奇彬和鬆田久讓已經沉浸在音樂之中,這是東方人更有感觸的東方式音律美。
尤其是鬆田久讓,此刻他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這該死又舒爽的親切感是怎麼一回事兒?
旋律依然在緩緩前行。
忽然!
激昂豪邁的轉折不期而至!
人們的心臟仿佛被重錘擊中一般,猛地狂跳!
就像……迷茫之後的明悟,突如其來的堅定!
炎夏鼓!
炎夏筱笛!
炎夏三味弦!
炎夏古箏!
炎夏古琴!
炎夏蕭!
大量的炎夏音樂元素融入了進來,與貫穿始終的鋼琴與電子和聲激烈地對撞。
這種融合,並不突兀,反而有一種氣吞山河、容納天地的輝煌氣勢!
劉振嶽猛地睜開眼!
這!
思然這小家夥,對炎夏傳統文化的理解,比彭毅憲強了何止十倍?!
蘇念歡的吟唱再一次響起。
不同於曲子的前半部分,後段的旋律和吟唱仿佛在表達“釋懷”,孤獨心靈的釋放,靈魂的超然灑脫。
黑與白,喜與悲,夜與晝,愛與恨……人生就是一場又一場的輪回,總有牽絆,總會繾綣。但閉上雙眼,就無須擔憂自己影子會飄向何方。
自己是樹,那便靜待天明。
自己是船,那便去向隨帆。
自己是水,那便潤物無聲。
自己是風,那便隨遇而安。
……
旋律,再一次歸於平淡。
平緩漸止的收尾,有什麼樣的象征意義?
任憑聽者訴說。
演播室的燈,久久未能亮起。
偌大的空間,呼吸可聞。
人們依然沉浸在這首曲子的餘韻之中。
就在此時,經日語翻譯的聲音很突兀地響起。
“主持人,各位評委!鬆田久讓先生說,對這首曲子,他有疑慮!”
燈光全部亮起。
鬆田久讓站了起來,眉頭深深皺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