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京城(1 / 2)

第一風流 狄一 5040 字 2個月前

京城,舊京城為金陵,現京城為北平,如今問青天打量著來來往往入京的行人,心裡也是頗多感慨。

裡九外七皇城四,九門八殿一口鐘。

都說樹挪死,人挪活,這京城換地址,又是有什麼想法?本身金陵遠離邊境,即使是北地入侵,也有自己存活的一席之地,看來朱棣選擇變京都,是為了表明自己的決心?要抵製外境敵人,要表明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

問青天看著來來往往的行人發著呆,但是這朱瞻基的胃口真是大啊,竟然一邊想著抵製外寇,一邊想著用朝廷統領江湖,想的也太過理想了吧。

慕容清見問青天自與劉誌詠交流完回到馬車後便一直不語,隻是呆呆地趴在馬車窗戶邊看著外麵,慕容清輕輕靠了過去問道:“那劉誌詠都和你說了些什麼?”

問青天回頭看著慕容清,笑了笑說道:“也並未說什麼,隻是說了一下大概要發生的一些事。”

慕容清道:“為這件事苦惱?”

問青天搖頭說道:“倒也不是,我若是連還未發生之事都擔憂,那也頗為小氣了。”

慕容清又問道:“那你在想些什麼。”

問青天皺了皺眉說道:“我隻想知道,這朱瞻基的所作所為是不是出自他自己的想法。”

慕容清笑了笑說道:“若是想這件事情,那要好好的思考一番了,如今在朝廷之中,有一個人說話還是頗有份量的。”

問青天問道:“誰?”

慕容清正色說道:“於謙。”

問青天點了點頭,這倒也是,於謙在民間的聲望也很是不錯,總的來說,於謙不愛財不結黨營私,隻是為明朝作著貢獻,甚至有人說於謙所幫的,並非皇家朱氏,而是這大明百姓。

問青天許久才說道:“自我從小到大見過的大大小小的官吏中,能夠讓我佩服的,也就這一人罷了。”

慕容清輕輕拉著問青天的手說道:“於謙於我慕容家,也是很耀眼的存在,若是藥王穀子弟有幸可與於謙救治,必不可收人報酬,還要對於謙三拱手表尊重。”

問青天不再多言,而是繼續趴在窗戶口看著京城的繁華,還真彆說,京城的繁華真是比不了的,各種各樣的衣服,不同的珍貴裝飾,問青天看著街邊玩耍的小孩身旁都有著膀大腰圓的護衛,問青天沒有再看下去的欲望,將窗簾放下,閉上眼睛養神。

三個時辰之後,常伯開口說道:“小姐,少爺,到了。”

問青天睜開眼,撩開窗簾往外看,卻隻是看到一個不大的有著兩層的醫館,門上朱漆早已掉了,門上的兩個銅環也已經長了青鏽,門口的門欄也是一個小窟窿接著一個小窟窿,問青天皺眉說道:“這朱瞻基就是這般摳門麼?”

慕容清搖了搖頭,拍了拍問青天的肩膀,問青天回頭看去,隻見慕容清正色的看著他,問青天眨了眨眼,不知道慕容清為何如此。

慕容清拉起問青天的手,拉著他從馬車上下來,指著那醫館的牌匾。

問青天看去,那牌匾也是早已破舊不堪,本來有著的濃黑色的筆墨此時也已經看不清晰,但是問青天還是一眼便看出了上麵的字:慕容醫館。

慕容清說道:“青天,這便是我們慕容家的第一家醫館,是我先祖的第一家醫館,也就是在我先祖的醫術下,求醫問診的人都知道了慕容家的存在,後來先祖廣收弟子,才有了藥王穀,也就是那個時候,慕容家進入朝廷當禦醫,這北平的醫館便這般留在這裡,如今過了百十多年,才成了這般樣子,若是說起來,藥王穀的發源地,便是這裡。”

問青天盯著牌匾上那龍飛鳳舞的四個大字,便能想到當初慕容家的先祖是何等人物。

慕容清拉著問青天的手,往醫館門口走去,慕容清用手輕輕的摸在那銅環上,用力一推,那門便被輕輕推開。

讓問青天沒想到的是,這醫館門口雖是破爛,但這裡麵卻如同嶄新的一般,無論是藥櫃還是藥刀,都是沒有落塵的存在,照此看來,這醫館是經常有人打理的,但這就是怪事了,問青天回頭看去,那門口還有灰塵,但卻隻有兩排腳印,難道這醫館的門不止這一個?

慕容清拉著問青天走到藥櫃邊,抽出一個盒子,裡麵的海馬乾還是滿的,問青天皺眉,這醫館看來早就有人在了,就是不知是朝廷之人還是藥王穀之人。

“大小姐。”一個女子聲音傳來,慕容清回頭看去,一個長相清新的女子站在一邊,手拿著撣子,笑著看著她。

“你是?”慕容清雖然不認識這女子,但是慕容清清楚,能叫自己大小姐的,一定是藥王穀中之人。

不出所料,那女子笑著說道:“大小姐,我叫玲兒,我是咱們藥王穀的弟子,我收到穀主的消息,讓我提前將這醫館收拾出來,特地囑咐我不要開這扇老門。”

問青天回頭看向正靠在馬車上閉眼的常伯,這常伯收到的消息便是將我和慕容清送到老門前吧。

慕容清笑著說道:“玲兒,麻煩你了。”

玲兒說道:“大小姐,穀主說了,以後便由我和小營給你幫忙,順便從問公子這裡學一些醫術。”

問青天用手指著自己。我嗎?我教你?

慕容清笑著說道:“若是如此,那便再好不過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