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是對他們這樣每天來去自由有點不滿了。
豈止是王雯啊,這段時間以來包括曾姐、幸玉蘭在內,好幾人都對趙鋒以及陳彬等人的做法表示了苛責。
趙鋒跟崔善雄以及張露露好歹還知道過來幫下忙,那陳彬跟何雅天天窩老營地裡互相置氣,在新營地的建設上基本沒出一分力。
這樣長期下去誰都不能樂意,除非以後他們倆不來這邊居住。
當然抱怨歸抱怨,該忙的活還是不能落下。
等石頭收集好後所有人很快便各司其職開始了豬羊圈的工程修建。
石頭砌牆比磚牆的難度要大很多,主要是各塊石頭大小不一、形狀各異,在砌牆時要格外留心,稍不注意就磕了碰了或者砸到手指頭。
李俊跟老王倆人在砌牆方麵的技術越來越高超,瞅那熟練程度都能去工地上當個合格的大工了。
這就是熟能生巧的緣故。
你像凱西燒磚、山田新冶鐵、蘇敏和劉青穎做竹編,當個人長時間專注於某一項工作時,可不是會越來越熟練嘛。
“這些家夥有福氣啦,居然比我們都先住進新房!”活泥巴間隙,劉青穎開起了圈裡豬羊的玩笑。
“誰說不是呢?咱們每天勞心乾活還得專門伺候這些小祖宗!”玉蘭妹子作為一名專職飼養員,在這方麵早就苦不堪言了。
“它們可不隻是小祖宗,完全就是我們的戰略儲備糧!搞不好再像咱們剛來時一樣,遇上連續陰雨天,就到它們做貢獻的時候啦!”
“哎呀,可彆說吃肉了,我現在是真想吃口麵食啊,特彆想念我們那邊的小麵跟烤魚。你們知道不,咱國內最火的烤魚就是我們那的!還有洋芋和涼粉!”
幸玉蘭來自山城下邊的某個縣城,她們那邊除了火鍋之外,小麵跟烤魚更是一絕,特彆是那道烤魚早就走出山城,走向了全國。
“你還彆說,好久沒吃烤魚,我還蠻想念的。對了趙鋒早上不是還帶來兩條海魚嗎?要不咱就將它們做成烤魚唄。
反正有辣椒、水芹菜,再加點山藥條,乾木耳之類的,味道應該差不到哪兒去!”
劉青穎作為一枚資深小吃貨,在這方麵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天賦跟眼光。她稍一思索便研究出一道在當下條件裡可以做得出來的簡配版烤魚。
“行,我這就去跟俊哥說一聲!”在幸玉蘭潛意識裡這種硬菜勢必得要喊上老王跟李俊才行,畢竟相較來說陳婉婷的專長主要在於各類家常菜。
對於這樣的要求李俊自然沒理由拒絕,故而幸玉蘭剛一說完他便爽快的應了下來。
早之前為了更方便盛放肉食,凱西曾做過幾個大一點的長方形陶盤,陶盤與烤魚的專用托盤極為類似,用來做烤魚再合適不過了。
等忙到六點左右的時候豬圈已經砌了一大半,在幾位姑娘極力催促下李俊便準備去拾掇做烤魚。
由於天色還早,其他人則打算趁著太陽尚未落山打算多乾一會兒。
荒島上沒有電,到了夜裡光線不好,所以大夥兒都是趕著白天多乾活,而到天黑時則吃飯休息或者去做些其他零散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