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大臣都拿不出來。
但晁錯能拿出來。
“如今諸侯王稱霸一方,常常以財帛收買人心,官吏們收了諸侯的賄賂,心中的稱自然倒向諸侯,臣以為有關官員受賄的律令,要改,要嚴懲受賄官員。”
“是這個道理!”
君臣兩人一拍即合,對著律令指指點點,商討該怎麼擬招。
漢高祖劉邦推翻秦朝後,實行了郡國並行製。高祖他老人家覺得,既然西周的分封製不行,秦的郡縣製也不行,那他把分封跟郡縣結合起來不就行了嘛!
在那之後劉邦又乾了一件事,就是殺白馬定下盟誓: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
西漢初年,這個政策能有效穩固劉家天下,但封建時代再好的政策也經不起時間考驗。等到景帝這一朝,劉姓諸侯王的勢力越來越大,開始威脅皇權。
皇帝能直接管轄的地盤越來越少,形成君弱臣強的局麵。
因此劉啟才會著手削藩,並任用支持削藩的晁錯。
而朝中其他大臣,對於削藩一事,多持否定態度。
劉啟跟晁錯商討到大半夜才停下來,劉啟看著逐漸成型的削藩計劃,頗為滿意,今天在栗姬那裡壓下去的火氣也跟著煙消雲散。
人空閒下來,就想嘮點輕鬆的。
劉啟想起今日從劉榮口中聽到的數術題,忍不住笑問晁錯:“我今日得了一題,很有意思,先生可會解?”
“什麼題?”
“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這道題簡短,劉啟記憶力也好,聽一遍就能複述。
晁錯:……
他腦子還沒從削藩的事上轉過來,突然聽到劉啟問他數術題,人都懵了。待看到劉啟打趣的眼神後,晁錯隻得正色回答:“臣不知。”
他又不是研究數術出身的。
劉啟很滿足,晁錯這個智囊都解不出來,說明是題難,不是他笨。
“這種題該讓北平侯去鑽研。”晁錯認真道。
劉啟剛即位一年,對於自己手底下的大臣還沒認全,更何況那些已經退休的官員。他想了好久,才想起晁錯口中的北平侯是那位跟隨高祖起兵,又在文帝時被任命為丞相的張蒼。
他還活著呢?
劉啟疑惑道:“北平侯高壽?”
“已有百歲。”
謔!
人瑞啊。
漢朝以孝治天下,尊重年長的人。劉啟聽到晁錯這麼說,頓時對張蒼生出幾分向往,但老人家年紀這麼大,他不能因為一道數術題把張蒼叫回朝中,萬一老人家經受不住路途顛簸半道翹辮子,那他這個皇帝就要被噴死了。
雖然不能把人叫過來,但可以把題送過去。以後劉嬋再出數術題,就讓她寄給張蒼吧,彆禍害她那死板較真的長兄。
劉啟內心有了定論後,又詢問晁錯:“先生覺得此題如何?”
“此題精妙。”晁錯實話實說,他對數術不感興趣,但不影響他分辨題目好壞。
劉啟很高興。
精妙吧,他女兒出的!
劉啟直溜溜望向晁錯,就等晁錯問他這道題究竟是出自何人之手。
晁錯接收到劉啟的目光,他略一思考,然後說:
“陛下若無事,臣就退下了?”
劉啟:……
“先生不問問誰出的題?”
晁錯還急著回去處理政事呢,聞言無奈道:“何人所出?”
見晁錯終於問出口,劉啟難掩得意之色:“是我女兒,陽信公主,她如今才七歲。”
想聽晁錯用彩虹屁誇劉嬋順便誇誇他這位父親的劉啟等了半天,隻等來晁錯四平八穩的一句:
“臣知道了。”
劉啟抿嘴。
就這?!先生你倒是驚訝點啊!
晁錯不驚訝,晁錯還要勸誡:“陛下此時該以削藩為重,勿要理會這些旁門小道。”
劉啟:?這話怎麼聽著這麼耳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