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鎮國之寶——石鼓!(2 / 2)

當北宋王朝一統天下,並逐步剿滅割據一方的諸侯之後,全國的經濟與文化在短短數十年得到恢複,並取得了飛躍式的發展,這時宋仁宗查閱前朝遺留下的經史檔案時,無意中發現了關於石鼓的傳奇紀略,對遺失百年的陳倉石鼓產生了濃厚興趣。

宋仁宗是中國曆史上頗為有名的書畫君王,他不惜以高官厚祿相許,令天下有才德之士遍地尋訪、查找陳倉石鼓的下落。(是不是再次印證了談文化精神追求總是在吃飽飯後的定律?)

時任鳳翔知府的司馬光之父司馬池聞得此消息後,便竭儘心力去尋找傳說中的10塊大石,試圖投君王所好。

司馬池經過幾番周折,終於使消失百年之久的陳倉石鼓重見天日。隻可惜,尋到的石鼓隻有9麵,早在唐末便已遺失的作原石鼓仍沒有蹤跡。

心急的司馬池施展了畫蛇添足的拙劣招數,私下遣工匠連夜采集相似石材做偽。很快,他便參照石鼓拓本仿製出一麵假的“作原石鼓”。這一招果真讓他以奇功得到了仁宗的褒獎。

但飽學的宋仁宗與受命而來的名家學者們很快就辨彆出了偽造的石鼓。司馬池先建奇功受封賞,又因造偽欺君而獲罪。

這就是節目中小劇場裡演的那一段司馬池司馬光父子與石鼓的小故事。

九麵石鼓現世,又經曆造假風波,因而失蹤的“作原石鼓”立即名動天下,民間認為其價值能以一敵九,隨即便引發了豪強們一擲萬金尋找“作原石鼓”的風潮。

1052年,金石收藏家出身的向傳師到了風翔後,在一個屠夫家找到了已經成為磨刀石的“作原石鼓“,石鼓殘斷的曆史才獲得轉機,十麵石鼓再次團圓。

但彆以為這樣的就完了,它們顛沛流離的命運仍在繼續,自詡為“天下第一學士”的宋徽宗是北宋王朝的又一個書畫皇帝。在對待石鼓的問題上,他不僅繼承了先王宋仁宗的癡迷,更多了一重溺愛。公元1110年,“作原石鼓”被運抵京城後,10麵石鼓便被正式移送至太學之內保存。隨後,又被他搬進了保和殿朝夕相伴。

日後,宋徽宗居然突發奇想,下令在10麵石鼓上的文字槽縫之間填注黃金,為其裝了金身,又埋下了下一次的禍根。

靖康之變時,金兵攻入汴梁,擄走了徽、欽二帝,押解到東北荒原之中囚禁。而10麵石鼓,則因鼓身被填注的黃金,而被金兵視為珍寶,尾隨著被掠的徽欽二帝北遷。

石鼓被運到燕京後,不甚了解中原文化的金人並未發現其價值,隻是剔去了石鼓上填注的黃金,便將它們丟棄荒野。至此,石鼓第三次因戰禍而遺失。

公元1234年,南宋和蒙古的聯軍滅金,攻破燕京時隨軍而至的禦史大夫王檝於機緣巧合之下發現了掩藏在廢墟之中的10麵石鼓。王檝出身於鳳翔虢縣,與石鼓同根同源,他將其保存於孔廟之中,並請專人看護。而後的元、明、清三代,石鼓一直沒離開過北京。

但石鼓安穩的日子也隻持續到上世紀30年代,日本侵華戰爭全麵爆發後,10麵石鼓隨著故宮的國寶不斷遷徙,在南京短暫停留後又被艱難地運送至重慶。

抗戰勝利後,這批石鼓又從重慶運回南京。運送途中險象環生,運載石鼓的汽車先後經曆了兩次翻車事故,10麵石鼓險些再遭劫難。

解放戰爭全麵爆發後,蔣見大勢已去,倉皇籌備撤退,將國寶文物大量地轉運至台灣。此時,已被送回北京故宮保管的陳倉石鼓,也被倉促運抵機場。但臨近起飛時,飛行員卻報告說,飛機已嚴重超載,無法保證飛行安全。經過一行人的再三商討後,這10麵石鼓隻好留下,這才終得保全。

似乎都不需要說它身上那神秘的“石鼓文”了,當你了解了石鼓背後這段流離的曆史之後,要如何才能做到看到它而不落淚?

石鼓顛沛流離的命運,與中華民族所經曆的苦難一直緊密關聯,它所背負的那些殘斷的曆史,以及籠罩在身上的未解謎團,讓它在跌宕的曆史潮汐中更顯獨特與珍貴,九大鎮國寶之一,名不虛傳!

比起石鼓的前世傳奇小劇場,更另觀眾感動的是它的今生故事,節目組請來的是當時日軍侵華時文物南遷時護送石鼓的梁家,講述梁家三代守護石鼓的故事。

梁家五個兄弟姐妹的名字由來,就是石鼓在南遷過程中的路線圖。

到峨眉時,大哥出生,所以叫梁峨生。

到了樂山,姐姐出生,樂山古代叫嘉州,所以叫梁嘉生。

到了南京時,自己和妹妹相繼出生,梁金生,梁寧生。

最後再回到北京時,弟弟出生,梁燕生。

1949年的時候,更是與祖父大兄分隔兩岸,知道80年代恢複交流時,才重新聯係上......

我們有幸再見到石鼓時,又還能說什麼呢?

歎石鼓前世今生之傳奇,還是慶幸中華文脈曆經磨難仍未斷絕?

都不需要了,當語言無法形容時,我們隻需要發自內心的,

起立!

鼓掌!

致敬!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