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唯利是圖(1 / 2)

打壓是打壓,生意是生意。

這是很多躬知對某些公司的辯解。

但大夏國內的激光器廠家卻不得不認栽。

他們供應的都是芯片製造廠家們那些光刻機的低端光源部件。

但是國外不給高端光源後,受限於技術和設備、人才,大夏國內無法做出替代品,甚至是高端部件最下位的劣質替代都做不到。

這些芯片製造廠家也就不得不調整產能,儘最大努力養護現在僅存的光刻機。

而國內光源部件設備的廠家所能得到的市場份額進一步減少。

本就是爹媽不疼,舅舅不愛的產業,這一下子斷奶了,不少投資者整天除了調教罵娘,就是找下家趕快接手砸在自己手的產業。

高科技這東西真是太不值得短期投資了,一年利潤甚至可以為負,還沒有拿這錢去投房地產舒服。

隻要找到好地段,一億砸進去,打通好關節後,少說也能有兩個億的回報。(請注意這裡說的是大夏17、18年。)

兩日後。

效光科技公司的生產車間外。

愁眉不展的李老板在一通電話後,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這個燙手的山芋總算是有下家接盤了,這個九州科技放著自己的業務不好好做,還想進軍光源產業,真是不自量力。”

雖然很不看好對方,但九州科技的慷慨實在是讓他喜不勝收。

本著不想留麻煩、又要快速收購的原則,董琦給的收購預算足足有四個億。

算廠房設備折舊,效光科技的董事們一算賬,每人不僅止血了,還能小賺一點。

最終位於效光科技及旗下廠房在十月五日,換牌換帥,成為了九州科技公司半導體部門的半導體設備生產廠房。

這一次顧青就沒有親身前往布置了。

李由率領著在光源項目有建樹的幾位人才趕了過去,設備改造升級遇到一些難點,隨時連線總部,玄武會時刻給於解決方案。

在顧青調運了一批高精度機械臂過去後,經過七天緊鑼密鼓的改造,九州科技公司第一批光源設備總算出爐了。

穩態微聚束的ss1b光源放射的duv深紫外以及euv紫極外光都堪稱完美。

看到產品檢測報告後,顧青這才聊以暇整的向有段時間沒聯係的夏芯科技執行副總裁兼公司秘書高山,高大叔。

在聽到九州科技公司研發出了紫極外光和深紫外光源部件的時候,高山還在苦笑。

“顧總,我知道你是在開玩笑,但是這真的不好笑。”

但是在得到顧青很是嚴肅的說明後,高山的表情卻是由苦轉嚴。

對於這個顧青小兄弟所領導的九州科技公司,他和其他幾位高管都有猜測。

這九州科技公司或許真的是軍轉民的另一種方案落實。

聯想到之前的晶圓製造技術,他立馬表示隻要九州科技公司的產品能通過檢測,那他高某人一定儘最大努力說服夏芯科技的管理層用九州的產品。

對於高山的表示,顧青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