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揮鋤頭?(1 / 2)

此言一出,會議室頓時一片寂靜。

此刻坐在雷俊右側的是大米集團總裁合夥人:高翔,曾經是高通高管。

在高翔一旁坐著的高級副總裁宏鋒,05年在穀歌公司任職,負責產品和工程管理等工作。

還有副總裁尚黃秋,曾任鴨虎搜索技術團隊主任工程師,IBM高級工程師及高級研發經理

放眼看去,關鍵位置上坐著的大多都是有璀璨履曆的成功人士,當然也是雷俊揮鋤頭挖來的……

當然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畢竟人才都是發光的金子,不會有那麼多的寶珠蒙塵(除了九州科技)。

所以在某人提出了揮鋤頭的時候,眾人沒有鄙夷,也沒有反對。

他們在思考,這該用什麼鋤頭挖。

大米高層架構已經很完善了,想挖九州科技的高管,甚至是接觸核心技術和重要權利的高管,那肯定不是單靠年薪就挖得動的。

所以股份是必須要有的,然後就是權利了。

要想抄襲,不不不,要想學習九州科技搞的這個SR1眼鏡的技術,那挖一兩個技術骨乾和技術高管肯定不是不可能的。

材料、設計、軟件編寫、鏡片研發、光學等等方麵都要挖吧,然後再挖一位或者幾位在九州科技有人脈,或者說有影響力的,以及切實參與到項目中的高管。

這不得要把今天會議室裡的某些人給踢出去,騰個位置出來?

並且作為SR1眼鏡的研發者,這位技術高管自然是有才大的,不可能做末席。

當然如果想歡歡喜喜的,那就要開新部門,並且給與這個部門龐大的資源和不小的權利。

雷總可是想造車的!

哪裡會有這麼多閒置資源來搞一個新項目。

雷俊瞥了眼某些人,無奈道“這方麵的事,其實我們一直都在努力,讓負責人資的張總給大家說一下目前的情況吧。”

大米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張唐接收到了雷總的信息,整理了下手中的文件,簡略道:“根據我們目前掌握的消息,如果要挖九州科技的技術人員,其實是有很大的可行性的,我們大米在這其中有三大優勢。

第一點,九州科技公司內部所有技術部門的加班現象非常嚴重,甚至已經發展到領導層為了不出現員工猝死的現象,強製規定加班時常超額的人,必須每兩個禮拜去全身體檢一次。

第二點,九州科技內部技術研發部門晉升太難,新人要進入正式工作前都必須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還有重重考試才能成為正式工,之後進入項目還需要找老師帶,不然沒有好項目做。

第三點,九州科技位於西蜀內陸,而我們大米位於燕京,燕京的吸引力自然比蓉城高上幾個數量級。

不過除了這三點優勢外,也有一些暫時無法解決的問題。

首先,九州科技內部技術研發體係與我們大米,與夏為等公司都不同,甚至是他們的編程語言都是使用的公司內部的語言。

其次,九州科技所有進入了正式項目的員工基本都簽署了競業協議,而且九州科技一直都遵守協議,補貼打款從未遲到過,所以我們要挖人才的話,必須要接受和九州科技撕破臉皮打官司的準備,還有被挖的人短暫幾年內無法從事本職工作也無法提供任何情報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