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如何給老板們畫餅(一)(1 / 2)

當然,夏為想到了自家的海思麒麟,平果自然也想到了自家的平果芯片,韓星想到了自家的Exynos芯片,而高通那更不用說。

當顧青說到解決了功耗太大產生散熱降頻的“小問題”時,高通的高管層早已坐不住了。

高通驍龍一直被業界戲稱為火龍,自然急需這種技術。

見大家如此驚訝,顧青搖了搖頭,就這?

為了“不太過引人矚目”,年輕的顧老板訴苦道:“因為矽基芯片在5納米製程之後太難精進,我們也很羨慕韓星、台積電這兩家企業能夠一兩年時間輕鬆跨越到3納米,隻不過技術力實在不夠所以隻能選擇用空間換性能的策略。”

這訴苦的話,把台積電和韓星兩家企業的高層給臊紅了臉。

在座哪一位不知道現在就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做到3納米製程芯片的商用?

韓星、台積電所代工的3納米芯片在實驗室測試下,還打不過九州科技讓夏芯科技代工的5納米製程的辰星芯片。

“其實我這麼急切,也是因為我想給未來的合作夥伴帶去更多的武器,讓它們能夠在科技的戰場上所向披靡。

而這也正是我司會聯係各位到這裡齊聚一堂的原因之一。”

顧青打了個響指,他身後的屏幕放出了一些人物的頭像。

麵對一眾業界精英,年輕的顧老板開始“吐露心聲”。

“傳統的產學研模式,已經越發趕不上市場需求的發展速度,我們九州科技正在試著轉換思路。

就像大學老師的研究目標長遠,他們研究是純理論方向,其不確定性太大,但又至關重要。

比如土耳其教授一篇數學論文,十年後燃燒起5G的熊熊大火。

又比如蘇聯科學家彼發表的一篇鑽石切麵可以散射無線電波的論文,讓二年後的美利堅造出了隱身的F22。

這些學術界的研究,方向多變,但卻能影響後世。

隻不過現在的商業競爭太過激烈,往往一個技術過兩三年就會被淘汰,如果我們要等待大學教授們的研發成果然後一步步開始轉換為商業,很明顯,這樣做太沒有效率。

總所周知,我們九州科技一直是靠自己的研發團隊去主動推進技術創新,不可否認的是,這個推進的方向都是圍繞著商業目的去進行。

智能家居產品市場廣大,但企業太多產品參差不齊,所以我們能直接著手研發,並且直接與哈工大等高校展開緊密合作,創造出更多產品。

以企業要求的方向為主導方向,靠研發團隊的技術力去追求進度,企業追求的收益與高校追求的理想可以在相互尊重又緊密結合的關係中,實現和諧共存。

當然,這是我們的一家之言,還有很多校企合作失敗的桉例曆曆在目,所以這是需要諸多契機才能實現的。”

嗯?

於程東、雷俊、黃仁勳等人眉頭一皺,發現事情並不簡單。

這個年輕人好像是在畫大餅?這口吻和這敘述邏輯,怎麼有點像個糟老頭子?

但是在這種時候,也沒有人敢站出來說自己不想聽畫餅,隻想談合作談怎麼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