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七章:特殊的調查報告(4K)(2 / 2)

而李衛劍也後知後覺,為什麼前兩年自己找這個學生,卻沒有取得聯係的原因了。

九州科技鈦坦星部門的這些上萬億投資項目成果,哪怕是說的共享,也不可能真的就白拿,極為嚴苛的保密工作肯定比自己的老部隊還要嚴密。

但是隨著調研的深入,哪怕李衛劍自認為自己是一個有覺悟,見過大風大浪的唯物主義戰士,但還是在許多時候心有感慨。

“九州科技為什麼能對這些實驗項目如此上心?上萬億投資的項目成果,不僅是共享資料,還可以共享研發人員。

那些科學家、工程師團隊,哪怕是專注在一個項目一個禮拜,都能創造出巨大的價值,但如此做的代價該多麼巨大?

而且九州科技半導體部門居然還會為了一顆實驗用的小芯片,去特彆定製芯片價格,還有係統架構、算法的配合。”

夜深人靜的時候,李衛劍閉上眼睛一一細數著自己最近的所見所聞,隻覺得九州科技完全不像是一個追求盈利的民營企業,更多的是像自己曾經所醫治過的那些偉大工程戰士們所在的單位。

那一位姓顧的年輕人,已經在不知不覺間掌握了普通發達郭嘉都沒有的龐大資源。

上萬名研究生、工程師、科學家,不知道具體有多少萬億的項目資源,全都在這個年輕人的管理下,被合理安排,統籌兼顧。

這種人在軍事領域,一般都是千百年難遇的帥才。

李衛劍的感慨,讓他甚至催生出一種,在任務結束之後針對顧青寫一份單獨調查報告的衝動。

理所應當的是,除了他之外,此次官方組織的調研團隊當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有這個想法。

更有甚者已經想找原單位辭職,加入到九州科技公司。

這種擁有海量資源的輔助,有求必應、人際交往簡單的科研環境,很難不讓人心動。

人在專心致誌的沉浸在某些事情當中的時候,就會忽略時光的流逝。

十一月二十九號,恍然而至。

這一天,李衛劍起了個大早,淩晨五點中的時候,就已經到實驗室基地查閱醫桉和研究報告。

隻不過當他剛剛吃完兩個饅頭,換了實驗服進入實驗基地核心實驗室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的那位學生已經在工作台上忙碌起來

看其身旁的助手工作狀態,他們應該已經工作了有一段時間。

李衛劍沒有打擾對方工作,他站在隔離窗外,就像是學生一般,全神貫注的看著陳清海的一舉一動。

二十年前,他是老師,在講台和病房,毫無保留的傳授知識。

二十年後,他是學生,在實驗室外麵,認認真真的學習探尋。

這場早自習開的很早,但來的學生卻一點不少。

大夏菌方某總醫院、燕京醫科大學附屬某院神經醫學研究院、大夏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同濟大學附屬醫院、複dan大學附屬醫院、西蜀大學華西醫院等等醫院、機構的專家們,就像是約好的一般,很早就來了這個實驗基地。

他們像往常一樣,在觀察室裡觀察著實驗室能夠對外展現的手術、實驗。

隨後是藥物醫理的探究,生物神經信號傳遞的學習,神經轉換器的工作原理。

隻不過他們並沒有像平常一樣到了飯點就去食堂就餐,他們中午隻是吃了一些壓縮餅乾,就繼續不停歇的學習。

哪怕他們下午學的是九州編譯器的編程知識……

但作為九州科技神經應用技術的基礎知識之一,這群老大爺老大媽們,仍舊不願意放過一絲一毫的學習機會。

直到最後夕陽西斜,全程陪同他們的官方工作人員,才麵無表情的通知這群老學生們,收拾行李,整理好資料,去另一個地方進行下個任務。

其實不用官方工作人員說,李衛劍也知道接下來的任務並不好做。

但是當他在擬腹稿的時候,每當他總結好一個知識點的時候,都會有一種感慨。

自己曾經的這個學生,已經在專業道路上領先太多,如果根據他們的研發思路研究下來,未來人類或許真的可以做到意識不死則軀體永生的程度。

而其他那些醫學教授們,也有類似的感悟。

所以在幾天之後,一堆被無數人關注,但卻注定隻有極個彆人能夠看到的調研報告,呈上了某幾位的桉頭。

《關於九州科技腦科學研究院應用神經技術實驗室最新科研成果的調研報告

這份報告的名字是最正常的,但卻沒有被放到最上麵,因為寫這份報告的人,資曆不深,同時也並非專業人士,隻是官方安插0進去的一個有這方知識和履曆的高級工作人員。

而最上麵的文件袋裡,裝的是李衛劍的調查報告。

一雙手將其拿出來,放到了桉頭。

沉穩的將其打開,翻開報告第一頁,映入眼簾的文字,讓這一位的手,下意識顫抖了幾下。

當然,這並不是帕金森病症發作,而是自身神經在下意識震驚的表現。

《關於人類永生計劃的可行性調查報告

這幾個字,讓這一位的呼吸都緊張了些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