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一章:一個小零件都是論文(2 / 2)

“投屏到試驗台,用立體結構光譜,密集度高點,這樣顯象好。”

收到了教授的命令後,人群所包圍的試驗台中央亮起了綠色光點,隨後這些光點就像是有實體一般聚集在一起,組成了一個個文字和圖桉。

來自北郵的張堂忠教授指著這個腿形零件的鏤空處說道:“這個由天工主導設計,實驗人員進行微整的零件是一種大型探測器的支撐零件,鈦合金的材料和彎曲的、縱橫交錯的加固結構被設計用來抵禦巨大的偏心力。而這些鏤空處,則是能夠讓材料能夠完美在抵禦偏心力的同時,進一步減輕結構重量的特殊設計。

為了將兩者的比例做到最優,我們做了一共九十三次實驗,其中有十五次是現實實驗室進行的實驗,剩下的則是全部在靈境生態的實驗室裡完成的。

根據最後檢測驗收,我們節省了百分之四十九的資源消耗,獲得了超過規劃局預期百分之六點九三的性能水平,而這一係列的零件,如今已經有部分被列裝到了菌方,聽說有設備已經被安排去了災區,進行人員搜救,希望這台設備能夠完美完成它的任務吧。”

從北郵“出走”,跑到九州科技搞機器人雲端實時交互的張堂忠一臉感慨道。

自己能夠在搞機器人雲端實時交互的同時,來零件設計這個龐雜部門實現下曾經小時候的理想,真的讓他有種“老懷欣慰”的感覺。

麵對一眾學生那好奇探究的目光,他倒是沒有搞什麼神神秘秘,而是直言說道:“以後你們在參與實驗項目,甚至是主持整個實驗項目的時候,可以和天工密切配合,但同時也要多關注每個環節,對於每一項成果,都要做出足夠的測驗,每一個小數字的變動,在科研當中都是比太陽還要巨大的契機。

我們人類作為設計師,製定了部件的目標和參數,同時也要做好驗收官,不要盲目相信人工智能。

某些規格極為苛刻的零部件除了會被用在設備上,有時候可能還會被用在處理不同材料的不同設備裡,需求多變,我們的檢驗也要多變。

這些技術的成果可以去救災,也可以去參與戰爭,但從實際的角度出發,我們是想讓它們更快的幫助我們去往月球,去往火星,甚至是去往更遙遠的銀河。

所以,大家要多看多學,爭取早日度過實習期,進入正式研發團隊。”

張堂忠這一番話說的不少年輕研究員心潮澎湃,眼神雀躍。

但他緊隨其後的一句話,又讓不少人的神情為之一愣。

“對於試驗台上擺的這幾個零件,你們可以任選一個,也可以多選一個,每人寫一篇三萬字以上的論文交給我。

天工隻會幫你們查找外麵找不到的一部分合規文件,其中有的實驗參數需要你們自行尋找。

這個月二十號淩晨一點整之前交給我,成績結果會算在你們的實習期考核當中,加油!”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