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七章:一年?(1 / 2)

不過這些都能說是投資和建設上的問題,但是經過調查,蔣尚為泓芯搞來的那台堪稱能生產7nm芯片的高端光刻機,在泓芯的廠房裡甚至都沒啟用過。

並且更離譜的是,這台全球頂尖的光刻機,最後的歸宿是全新原封送去銀行換取了抵押貸款……

不缺人才,不缺技術,不缺設備,甚至不缺投資,不缺官方扶持,最終卻因為管理層缺德而成為一地雞毛。

也是因為這一件事,大夏官方對半導體產業的管理力度更嚴一點,大家都能理解。

但是在李由的報告結束後,大家都聽出一絲不對勁的感覺。

怎麼當初和官方合作商量好的那些條件,限製不僅變得更嚴,而且責權範圍更寬了?

眾人思索中,此時遠在歐洲的人力資源總監張元豐,對這些技術人員所受到的限製也感慨無比。

在他的親身經曆體會中,現在西方已經陷入了一種十分割裂的狀態。

既要九州科技這樣的科技公司,要大夏如此“賣力”生產產品。但是還要這些高附加值產品,高素質人才都換個國籍,最好換個血統和人種。

而同時呢,西方的這些精英技術人才又開始逐漸夢想著進入九州科技學習更先進的技術,甚至某些公司還在謀求著和九州科技合作,在他們的本土開展業務。

而旅遊,現在九州科技人資部門的高管層在西方郭嘉的簽證問題簡直就不是問題。

哪怕是那些對九州科技拉閘的郭嘉,嘴上說著要遵守,但遇到九州科技的員工,還是會十分“暢快”的給簽。

顧青對這些報告沒有發表任何意見,等到6g通訊工程bu門負責人贏數,航空航天bu門等等部門的負責人都一一講述完近況之後,他才閉上了眼眸。

很顯然,在大夏巨龍騰飛的時候,官方也正在謹小慎微的恪守當初和自己達成的邊界線,而夏科院這一次召回老頭子們的操作,不是什麼試探,而是你一招我一式的處理方式。

將兩者之間的業務與人員進行更合理的劃分,這不僅僅是官方在正大光明的處理曾經那些默契的灰區域,還代表著對自己這家企業的重視。

將自己這家企業放到了足夠的高度,才會有如此小心謹慎的對待。

“在宇宙中,藍星是目前我們人類所知唯一一顆有生命存在的星球。

之前的太陽耀斑,哪怕再實時轉播,我們見到的太陽,也是8分鐘之前的太陽,見到的月亮,是1.3秒之前的月亮。

一開始,世界上隻有氫,恒星內部的聚變到鐵為止,金、鉑這樣的重金屬元素隻能來自於超新星爆發這種宇宙中最絢麗的葬禮,也就是說,我們普通人所追逐的黃金,也是星星的碎片。

我們dna裡的氮元素,牙齒裡的鈣元素,血液裡的鐵元素,都是曾經大爆炸時的萬千星辰散落後組成的。

所以我常常會對地麵上的事情,有一種近乎於漠視的態度。

並非是我看不起這些條條框框,而是我真的很不想讓自己仰望星空的頭顱,再低下來看地麵上的爾虞我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