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所謂合作夥伴(2 / 2)

等到財務相關的簡述結束後,會議室陷入了詭異的安靜。

霓虹的車企們在苦悶,在憋屈,比亞蒂的高層們也是有口難言,大家都知道公司在研發方麵投入之巨,現在還真的不容易拋棄已有的技術,去找九州科技。

片刻後,有一位高層歎了口氣,開口說道:“在三月,財報還未公布的時候,咱們一致確定了未來的發展戰略,公司將堅定研發與製造雙重的戰略,持續推出更多更具競爭力的產品,進一步提升交付能力,持續推進品牌建設,保持新能源汽車行業領先身位,助力大夏自主品牌引領全球新能源汽車浪潮。

很明顯,如今九州科技公司打算在研發方麵傾注更多資源,而研發落地,商業盈利,則是交給了我們這些合作企業。

這樣做,他們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並且還能夠加快進程,實現多層次跨越。但是我個人並不看好這種模式。

誠然,在初期,沒有製造業的重擔,九州科技能夠輕裝上陣,隻做研發,但是時間一長,研發與製造脫軌,與市場脫軌,與用戶隔離,勢必會導致研發方向出現錯誤。

我個人覺得,我們隻要穩住了現在的技術進步,穩住了技術核心優勢,一旦九州科技資金鏈斷裂,進入死局,我們完全能夠入局,瓜分九州科技。”

嗯?

這位高管說的話,直接戳中了不少人的心頭好。

九州科技從來沒有研發製造獨立的產品進入汽車領域,所以比亞蒂這些車企在看待九州科技的時候,雖然敬佩對方科技實力強悍,但從來沒有把對方當做同一領域的王者。

雖然話沒有這麼說,但是不少人都認為,九州科技在高精尖領域很不錯,可到了汽車領域,肯定會有弱勢項目。

而且對於九州科技如今產研模式和高額投入研發的不健康方式,大家都知道這是不可持續的。

除非九州科技能在航空航天領域和娛樂領域以及高精尖製造領域,對郭嘉和民眾來個產業大包圓,否則根本就無法用現有的利潤去長時間推動高額的研發投入。

說不準現在自家拿股份換取九州科技入局,過不了幾年或許就可能有機會反向入局九州科技。

在這位高官的講話結束之後,比亞迪會議室的氛圍雖然有所輕緩,但還是依然沉重。

畢竟九州科技未來資金鏈斷裂,也隻是未來才會有可能發生的事,而現在的當務之急則是,要不要給股權給錢,拿到九州科技的技術同時,讓對方拿著錢,繼續搞研發。

從商業競爭的角度來說,這就是資敵。

雖然資助的是同一郭嘉的合作夥伴,但未來可見的商業競爭卻是事實存在的。

比亞蒂和夏為一樣,都有一顆想做大的強者心態,而強者,是不會一直甘願屈居人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