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發現(4K)(2 / 2)

夏陰星曆1019年,大夏複興號智能動車組實現藍星首次時速350公裡自動駕駛功能,通過比對該係統技術與蔚藍列車……

……#…&¥加密¥%&……】

這麼多加密內容?

於程東關掉了sr1眼鏡顯示的那一大片加密文檔,哪怕列車已經到站了,他本人已經走出了列車車廂,其內心卻久久無法平靜下來。

“怎麼,有心事?”

溫和但是有些滄桑嘶啞的聲音自背後傳來,於程東轉過身,看到了麵容已經十分蒼老的任老爺子。

即將八十周歲的任老爺子,雖然有常年服用保健品和桃夭等特殊飲品,並且積極鍛煉調養身體,但歲月還是改變了他的發際線和臉部膠原蛋白。

於程東看著這位一臉溫和看著自己的老人,不知道為什麼,鼻尖一酸。

任老爺子沒有責怪,也沒有討人厭的打破砂鍋問到底,他隻是伸出右手,輕輕拍了拍於程東的肩膀,說道:“咱們這一路走來,當初的夏為手機不僅比不過平果,甚至連國內許多廠家都比我們做得好,但風風雨雨,我們還是走了過來。

彆人比我們強大,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九州科技成立的時間不長,但是他們的智囊團隊很不一般,咱們知道不足,還有改進的空間,這已經是很好的處境了。

加油,科研的道路是沒有止境的。要當參天大樹,可不能被風風雨雨給擊垮。”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任老爺子雖然無法在技術上給於程東等人什麼建議和幫助,但是在看待問題的大局觀,和對待人生問題的態度上,卻能夠給後生晚輩許多激勵和感悟。

於程東抽了抽鼻子,點點頭。

“我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隻是我沒想到九州科技做了這麼技術工程,外界卻沒有傳出來一點消息,所以這一時之間對比差距太大。

我會整理好情緒的,接下來的行程肯定不會掉鏈子。”

任老爺子也笑著點頭回應道:“九州科技對信息的保密技術是我們這些普通民營企業達不到的超高標準,而且新科區這邊有很多物理隔離區域,隻要九州科技願意,他們自己在新科區內造原子彈,恐怕都不會有多少不相關的人能知道。

咱們當年不是也有很多技術儲備著當秘密武器嗎?還有比亞蒂那邊也是,現在比亞蒂的雲輦係統和易四方技術,據說都是比亞蒂工程技術部門保留至少兩三年的技術,如果不是前兩年大夏新能源車企進步太快,我想王川符肯定還會先在高端旗艦車型上用了,再下降到中低檔車型,而不是像去年那樣,一輛九萬多的a級轎車都安裝智能車機和雲輦技術。”

於程東注意到,一直不讓自己下場造車的任總,其實對新能源車很了解,至少對比亞蒂的技術很了解。

去年那一輛賣九萬多的a級轎車——秦,的確是大殺四方,不僅將十萬級彆的國產新能源車給碾壓了,還將四十萬五十萬的那些合資車給打得七零八落。

九萬多塊錢就能擁有刀片電池與汽油混動的dmi技術,還能使用九州科技為比亞蒂研發的智能車機係統、九州生態全互動,軟件係統領域幾乎無敵的情況下,又搭載了比亞蒂的雲輦技術,地盤優質,路麵通過性和避震能力幾乎是碾壓二十萬以下的任何家用轎車。

所以當初賽裡斯的問界和阿偉塔,這些使用夏為方案的新能源車都被比亞蒂的新能源車給打的十分難受,如果不是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領先比亞蒂,於程東自己都不太敢想再下場造車。

在思索中,夏為的高管層團隊也進行了一輪不會泄密的小談話。

雖然因為大家都穿著佩戴著九州科技提供的各類產品,但是夏為高管層談論其九州科技時,也並沒有諂媚,或者說一些傾向明顯的話。

於程東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做了一個簡略的分享,夏為大公主聽的很認真,然後也給出了自己發現的一些其他小情況。

“我發現九州科技的部分科技項目已經很成熟,之所以不能商用或者沒有商用,有可能是因為這些技術一旦商用,立刻就會激起市場的激烈反應。

不僅是我們國內的市場,九州科技的技術產品隻要拿到國外市場,勢必也會引起國外本土市場的激烈反應,這會加劇國際社會對我們大夏的一些看法和偏向。

而且九州科技在這列專列上麵呈現的技術,讓我有一種像是看大學生畢設的感覺,它用到了很多機構的技術,不僅是九州科技自己的係統和硬件,還有其他機構的技術與硬件。

九州科技的工程師團隊在這個專列項目上就像是學生一樣,汲取了很多技術精華,然後消化融合在一起,最終呈現出這麼一個作品。

很大膽,雖然也很浪費資源,但是這對一位工程師本人的進步,對一個工程技術團隊的進步,都是極大的幫助。”

“我的看法倒是有些不謀而合,我相信,現在九州科技內部肯定有一個龐大的工程師團隊,他們已經深入了很多大夏官方的科研機構團隊當中汲取養分,而之前夏科院對九州科技合作項目做出的一些切割處理,很有可能就是察覺到這一現象。”

“九州科技對科研的執著,或許的確如顧青所言,不遺餘力,永不會停歇。”

“這是一種很值得學習,但很難學習的精神,我們夏為是狼性團隊,有足夠強的動力,但是在知道項目沒有任何收益和作用的情況下,狼也會有懈怠。”

“聽說九州科技不僅實行終身學習,工廠內部還有真正的學徒製和全層級的考核製度,如果我們也能強力推行下去的,或許也可以培養出忠於我們公司,技術紮實的工程師團隊。”

從來都是大夏企業學習夏為,但從不知何時開始,夏為開始學習起了九州科技。

至於曾經想吞並九州科技的打算,提及的高管,也越來越少。

而其他企業的高管層,此時也是“眾說紛紜”。

比如比亞蒂的高管層,此時已經有人在默默盤算著自家已經掌握,但還未商用的技術,是否可以敵得過九州科技在這個專列上呈現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