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出場費”(2 / 2)

讓玄武注意這段時間新增的企業合作訂單之後,顧青並沒有進入鈦坦星核心研發部門,而是腳步一轉,去往了鈦坦星部門與自己航空航天部門合作建立的實驗室大樓。

說是大樓,但這並非是一棟樓,而是數棟樓房聚集的建築群,其中不僅有實驗室,還有飛機跑道、降落機坪、鋼材熔爐、小型粒子加速器等各種研發設備和建築。

剛進入實驗室大樓的核心實驗基地,顧青就通過玄武的“偷窺”聽到了不遠處某個大廳裡麵傳出來的爭論聲音。

“這是大夏航天集團那邊的數據,長征五號遙五火箭發射窗口由於地月相對位置以及軌道設計等因素的限製,選擇的是接近於‘零窗口’的發射,窗口時間隻有50分鐘。

為了確保火箭在窗口前沿準時發射,他們的工程師團隊采取了變射向、變滑行時間的多軌道奔月發射方案,應用‘窄窗口多軌道’技術,針對50分鐘的發射窗口分彆設計了5條發射軌道,在發射窗口期內,可根據發射時間通過軟件自動選擇發射軌道。

所以我們也要建立一個占地麵積足夠大的發射中心,5條發射軌道隻是最低限度,我認為應該要能夠支持建立9條發射軌道同步運行。其中多餘的3條,當做下一個發射準備。

畢竟如果某一天真的需要頻繁、密集發射航天器到外太空的時候,能夠多一條軌道就是多一部分人獲救。”

“既然如此,那就不得不提一下這個數據了,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的五號月球探測器,有8.2噸的重量,是目前大夏航天集團發射的重量最重探測器,但它並非是我們大夏航天發射的最重的載荷。

諸位忘了我們九州空間站的發射盛況嗎?

當JZ-404火箭帶著空間站核心艙飛向外太空的時候,我仿佛聽到了海外NASA那些航天機構薪水的聲音,雖然目前火箭分公司在說他們正在準備新技術應用到火箭上,但是JZ-404火箭和它的改進型,都毫無疑問可以將十噸左右的載荷直接送入我們藍星與月球的轉移軌道。

所以咱們完全可以針對性研發多箭齊射的技術,一個小時之內,十餘個火箭帶著航天器升空,每次載人擴展到十人左右,就能夠帶走一百多甚至兩百多人到安全的太空軌道,甚至是進入我們的九州空間站,得到休息的機會。

而且既然要考慮增加發射規模,我們也應該考慮發射中心周邊的防空安全,爭取做到能夠杜絕乾擾的情況下,以最快速度、最高效率發射。

這需要工程類機器人做出升級,讓發射塔架可以經曆高頻率發射任務,而不產生大的故障問題。”

聽到這話,顧青就知道裡麵肯定有某些沒安全感的航天工程師在討論大夏航天集團給出的數據時,心懷“不安”。

而這種不安,很快就引起了其他工程師的共鳴。

從最開始探尋技術,變成了想著怎麼開拓新技術,以保證更高的發射頻率和場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