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聖誕新聞”(1 / 2)

但是李建僅僅是開了這麼一個頭,然後就沒有解釋它,而是繼續說道:“其實我們進行飛行試驗的時候,經曆了數萬次失敗,隻是每次失敗之後,我們團隊都會集結起來,解決問題。

在距離發射還有二十小時的時間之前,探月艙裡麵的探月車和其他設備就已經在進行充電工作,體重11噸,身高超過8米的探月艙在全球所有登月工程當中,可以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塊頭,而且它不僅是目前全球航天探測器中最重的一個,也是係統最複雜的一個。

這個探測器一共有五個部分,從下往上,從跟火箭對接的部分開始算,分彆是軌道器,上麵一點在軌道器肚子裡麵有一個返回器,然後是著陸器,以及貨艙,最上麵的則是上升器以及一些特殊設備。

探月任務涉及到我們藍星和月球之間相對的關係,實際上,整個1026年也就隻有5天時間具備這樣的條件,包括發射所在的位置,都決定了火箭發射出去是最合適的時機。

此次任務最核心的月球背麵采樣項目,也因為時間關係,隻有數天時間來完成。不管探月艙還有多少剩餘能量,不管探月艙內部貨艙最後囤積了多少樣品,探月艙的上升器都必須在計劃安排的標準時間內上升,和一直在行進繞月飛行工作的軌道器對接,這樣才能將探月車采集到的樣品順利搭上返回我們藍星的班車。

這次月球樣品采集,我們選擇了兩種方式,一種是探月艙與探月車的鑽頭進行鑽取,還有一種則是利用探月車的撿取設備進行表取。

具體來講,鑽取就是鑽到月球表麵兩米到六米深的範圍區間內進行樣品采集,在這個過程中,鑽頭設備可以獲取不同月球表麵到月表以下不同深度的月壤、月岩以及可能存在的一些金屬物質。

表取就是在月球表麵鏟土、挖冰,說起來,月球樣品表取技術全部來自我們九州科技鈦坦星部門的掃地機器人技術,在這些年的探索和優化中,現在我們公司的掃地機器人已經是集掃地、拖地、空氣淨化、液體處理、汙染物處理等各種保潔相關工作於一身的強大智能家居產品,一個禮拜後的新品發布會上,也將會有使用新技術的掃地機器人展示。”

在早間新聞這個欄目打廣告,李建或許是第一個這麼做的航空航天工程師。

偏偏他講的內容也不算偏題,而且在這句話之後,他還緊接著說起了最重要的內容。

“前北極熊利用無人探測器成功從月球鑽取帶回過月壤,重量300多克,美利堅NASA在阿波羅計劃中,帶回382千克的月壤樣品,而大夏航天集團的嫦娥五號帶回了1.731千克樣品。

之前大夏航天集團的工程師和我們交流的時候,提到了一個特殊情況,那就是讓我們不要太過於限製標定樣品采集的重量與體積,因為按照當初他們設計項目的時候,參考的是NASA公開的月壤密度,所以設計了2千克的任務標準,但是當探月艙著陸月球,開始收集樣品的時候,才發現NASA當初公開的資料有誤,實際月壤密度比其公開的要小,所以同等體積下,質量減小,2千克也就變成了1.731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