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1 / 2)

核聚變?

當然不可能會對夏科院的那幾位大佬展示核聚變設備。

這次要測試的是劉香君帶隊研發的核裂變動力裝置,當然,該裝置也使用了大量的【釛】元素材料。

雖然在靈境生態的虛擬測試中,該裝置已經成功了數千次,但是實驗地點還是被放在了新科區的偏遠地區的一處地下實驗基地。

按照顧青的要求,那就是哪怕出了千萬分之一的概率,鬨出了核事故,也必須要將事故壓縮在平民百姓不會遭受影響的程度,而且絕對不能影響到地下水循環。

所以這一處地下實驗基地的占地麵積並不大,在地下的結構整體形象就如同包子,將設備實驗房間緊密的包裹在核心處。

顧青乘坐專屬電梯進入地下交通係統,也是乘坐了足足十五分鐘的專車,才急速趕到了這一處地下實驗基地。

到達試驗基地觀察室的時候,劉香君已經帶著研究團隊完成了設備的檢查,正在和夏科院的幾位學術大佬溝通交流。

當顧青走入該房間的時候,原本還沉浸在學術交流氛圍的眾人,立馬就停下了交流。

倒不是因為顧青的氣勢威嚴,而是這個交流的中心人物,劉香君自己一臉興奮的快步走向了顧青,開始十分熱情的介紹起了裝置。

“顧總,這次我們選擇的是模塊化小型核能裝置,雖然在官方的定義上,這是一種相對較小且可分為多個模塊的核能發電裝置。但是在我們的設計中,火箭的體積有不小的改變,而且模塊大小也有相對應的改變。

與傳統的大型核電站和其他公司的模塊化小型核能裝置不同,我們將整個核反應堆係統的不少環節裝置都壓縮在了一個模塊當中,每個模塊都含有一個核反應堆和其他附屬設備,可以單獨運行並實現自主控製。

利用我們研發的新材料作為隔離、防護,同時我們還發現一種特殊材料加入到燃料和冷卻劑當中,能夠讓反應堆在高溫下自動停止核反應,並在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中更好地處理核材料。

設計采用高溫工質和熱能轉換技術,熱效率較高,整體能源利用效率屬於行業前列。”

不論什麼能源,要想發電,不是摩擦就是燒水。要想升天,那就是爆炸和燃燒。

與那些動輒占地不小的核裂變裝置不同,劉香君帶隊設計研發的這個小型核能裝置頗為小巧,單一裝置的高度都在兩米和三米左右,直徑最長的是一米三,最短的也就五十公分,有的是圓柱體,有的是長方體,還有幾個是圓錐體,其大小完全可以被裝入火箭,或者某些大型特種車輛的內部。

顧青的聽覺非常靈敏,他聽到旁邊還有夏科院的老專家在和同事們感慨:“彆看這些模型的體積小,但是如果真有這些功能的話,恐怕是彆有洞天,桃核裡挖出了一個世界。

沒想到九州科技的工程師們有如此奇思妙想,也不知道他們的材料是怎麼研發出來的,或許用了不知道多少年功夫,這種規模的核裂變,根本就無法做到……”

如果讓這群大佬們知道這些設備是眼前這位中年人,帶著團隊花費幾個月時間搞出來的,恐怕今晚這群夏科院的專家大佬會徹底失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