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晉江文學城獨家(1 / 2)

嫁給侯府嫡子 弓翎 6750 字 5個月前

“皇上,此舉不妥吧?”沈太傅皺著眉:“元大人一介文官,如何做得了武相?”

不說燕國公一府和淮陽侯府的血海深仇,元州不可能忠誠於褚源,就說元州對夏樞的死纏爛打,就絕不能叫他做褚源的武相。

先前明目張膽地和褚源搶人已經是鬨得外麵傳言沸沸揚揚,今日殿上這一鬨,明顯是燕國公的一頓家法沒起作用,元州對夏樞的覬覦之心沒死,意圖搞臭褚源的名聲。

這樣的人,永康帝安排給褚源做下屬,是嫌褚源和夏樞夫妻倆以後的日子太好過嗎?

永康帝當然是用心不良,他笑了笑,安撫道:“元愛卿出身將門,武藝非凡,帶領將士護衛一方的本領有燕國公府的家學淵源,想來不過是小菜一碟。”

“再者……”他歎了口氣,一副憂心的模樣:“南地、北地現在有老將鎮守,但李朝將才青黃不接已是不爭的事實,朝中的俊才如若再不進行曆練,李朝遲早要走到無將可用的地步。”

夏樞想說你現在覺得無將可用,早去乾嘛了,整個李朝,幾乎所有武將後裔在你這一朝都走了文官之路,是什麼原因你不清楚嗎?而且,想曆練元州,你派他去南地或北地前線啊,跟著我們乾啥?實在想派人曆練,你把褚洵安排給我們做武相啊。

夏樞不用深想,都能預料到元州若是真做了褚源的武相,會有多不服管教,若是再死皮賴臉地纏著他,外界不知又要鬨出多少風言風語了。

夏樞想想就頭疼,不想以後麻煩,就開口道:“小小武相,元大人屈才了,把他留給南地或北地這些更廣闊的空間吧。”

沈太傅見他開口拒絕,心裡滿意,點了點頭:“小樞說的是,合格的將才隻有在戰場上才能曆練出來,皇上有意培養元大人,還是彆讓他屈居在王府的方寸之地了。”

元州年紀輕輕就任正四品的督察院六科給事中,和褚源的大理寺少卿是同級,還是實權職位,在京城年輕一代中可謂是風光無限。讓他去給褚源這個受針對、沒什麼發展前途的親王做下屬,還是文轉武,跑到鳥不拉屎的地方,確實是屈居了。

永康帝想了想,轉臉詢問元州:“元愛卿,你是怎麼想的?”

他道:“朕打算派兩千禁軍一路護送安王和安王妃,到地方後,兩千禁軍就地駐紮,由你全權統管。”

“皇陵周邊多山,朕擔心匪患成災,會危及安王及安王妃安全,所以除日常訓練、護衛安王之外,你們還會被安排進山剿匪,以保障皇陵周邊的百姓們安居樂業。”

永康帝一說完,夏樞就咬緊了牙。

果不其然,元州根本沒有猶豫,立馬站起身,眉眼間俱是光彩:“臣定不負皇上所托。”

夏樞:“……”

“皇上。”褚源開了口,他神色隱隱有些為難:“人太多了,臣恐怕無力承擔這些人的軍餉開支……”

“你和夏樞先安心在那裡落戶。”基本上得償所願的永康帝十分大方地擺了擺手,笑眯眯地道:“糧草、軍餉、兵器你那裡都不用管,到時候由戶部和武相對接,全部由戶部撥款解決。”

夏樞:“!!!”

夏樞正想開口說些什麼,肩膀上被一隻手輕輕摁住了。

夏樞一愣,抬眼,才發現褚源已經摸索到他旁邊了,並且一把將他拉了起來。

“皇上。”褚源神情平靜地道:“地上冰涼,小樞的身子不宜久跪。至於兩千禁軍駐紮保護,臣沒有意見,對於臣的武相,臣也願意接受皇上安排的人選,隻是得有一個條件,他需得聽從臣的命令,不得做無謂的事情,否則臣有權撤換武相。”

曆來藩王的文相和武相都是由自己任命,在封地上擁有獨立的軍事和經濟控製權。

褚源把武相的任命以及軍隊的人員配置權都交給了永康帝,已經是最大的讓步,若是武相再不服命令,這和派兵□□褚源有什麼分彆。

已經給了封地,得了武相任命權,永康帝不至於把事情做的太絕,引起一片罵聲,他見好就收,笑道:“那是自然,武相統領駐軍,你統領武相,若是武相不聽話,你自然可以將他撤換。”

“那臣就謝過皇上了。”褚源沒看身後的元州,乾脆地躬身謝恩。

“對了,既然有了封地,以後還要有王府,未免還要采買丫鬟,這八個人就作為丫鬟、仆役服侍夏樞吧。”永康帝轉眼看著地上跪著的八人,根本不給褚源拒絕的機會,就命令道:“安王妃身子不好,你們可要好好服侍他,知道了嗎?”

“是。”八個美人兒盈盈叩頭。

夏樞:“……”

這是一定要塞到他們院子裡嗎?

“皇上。”褚源道:“小樞不習慣不熟悉的人照顧,我瞧著元大人既沒成親,也沒妾侍,孤身一人到皇陵,可能會不太習慣。他一向喜愛美人兒,不若把這八人送予他,也省的元大人費心尋找他鄉故知、紅塵知己了。”

元州&元定&燕國公:“……”

這真是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了!

元州氣的臉都黑了,卻不得不硬著頭皮,咬牙上前道:“皇上,安王榆木疙瘩、不解風情,不懂美人兒就算了,還是送給臣吧。”

心裡幾乎淚流滿麵,為了小弟,他真的犧牲太大了!

夏樞瞧他迫不及待的模樣,鬆了一口氣的同時,又忍不住唾棄他,嫌棄的不行,馬上給永康帝上眼藥:“皇上,元大人那麼風流好色,若是不滿足他,臣怕他到時候會偷偷溜回京城,尋香竊玉,耽誤正事兒,所以臣還是割愛吧。”

元州:“……”

元定:“……”

燕國公:“……”

永康帝:“……”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