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君子六藝(2 / 2)

秘宋 荊洚曉 5958 字 10個月前

隻不過,劉瑜卻就暗地裡多了個外號:劉剝皮。

探事司報上來,劉瑜失笑道:“隨他們去,不必計較。”

“何必如此?子瑾,年關將近,你就消停些吧。”蘇軾過來國子監訪劉瑜,不禁出言相勸。

劉瑜認真地搖了搖頭:“如果有一天,東京城破,我不指望這些學生,能手持利刃,慷慨報國。但我希望他們還能跑,搶到馬車會駕駛,有把弓箭在手,能威懾路上的盜賊,至少能活下來。”

蘇軾不以為然笑道:“你瘋了麼?東京號稱八十萬禁軍,說破就破?”

“就算我瘋了,早上起來跑跑步,他們也沒損失什麼,對嗎?”

“先讓他們起來跑步,把身體練好,過了年,若我還判國子監事,這禦與射就得讓他們操練起來,不單他們練,我也要練。”劉瑜很從容地拿出一份訓練計劃,遞給蘇軾看。

蘇軾苦笑道:“這,這是教讀書人,還是練兵?學了這些,他們可能一輩子也用不上!”

“用上了,就是一條命,蘇大胡子,你明白麼?”

蘇軾臨走時,拍了拍劉瑜的肩膀:“我看過了年,這判國子監事,就得換人了。沒人會讓你這麼瘋下去的。”

“我之所求,不就是辭了這差事麼?”劉瑜附耳與蘇軾說道,又衝他揚了揚眉毛。

蘇軾愣了一下,捧腹大笑起來。

這就是現在劉瑜的生活,他原諒了自己,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做好所有的事。

所以他不會再跟陳留任上一樣,希望自己能當好一個知縣,能帶著一縣百姓奔小康。

他把全部的心力,都放在諜報這一塊。

早晨就去國子監拉一輪仇恨;傍晚去外剝馬務聞一聞皮革臭味,警醒自己不要太過自大。

“不單要學會西夏語,還得學會帶著西夏地方口音的大宋官語,帶著西夏口音的吐蕃話。”劉瑜對著楊時跟那三個編校秘閣書籍的文官說道,他指著列出來的教學科目,語言這一項所注明的事:

“一步步來,我們聽著差不多了,讓他去跟來往宋夏邊境的商販聽聽,如果能過關,再入青唐,慢慢滲入西夏。把話說好,比練什麼身手都強。放出去的人,他們就在西夏潛伏,他們就是西夏人。”

那三個編校秘閣書籍的文官之中,便有人不解地說道:“可是如何從青唐滲透到西夏去呢?”

“這個再議,先把這基本功練好了再說,佛經也要背上一卷半卷,西夏寺院林立,一個從小在那裡長大的西夏人,不可能連一句佛經也不會念。”

“遵先生吩咐!”楊時等人紛紛拱手答道。

不過京師舉行的詩會裡,劉瑜的罵名日盛,劉白狗,劉剝皮,一眾學生,恨不得食肉寢皮啊。那不是一般的恨吧,因為接近年頭的這幾天,劉瑜每天拉仇恨的項目越來越多,已經開始讓國子監的學生開弓了,教練不是皇城司的李宏他們,而是吳十五那批西軍的老卒,全部戴了頭套,隻露出眼和嘴,想認好人,以後報仇都沒法認。

然後那些老卒就跟行伍裡訓新丁一樣,該罵就罵,該抽就抽。

早晨那一個半時辰,國子監的學生真是生不如死。

不是沒人上書投訴的,但連司馬光也不管這事。

因為君子六藝,孔子年代就存在的,隻是現在沒人提起而已,射箭也弱化成了投壺。

司馬光還好,梁燾這些年輕的,更是避著國子監走,深怕劉瑜發瘋,要跟他們切磋一下君子六藝!大夥都覺得劉白狗乾得出來這種事!

“直閣,那些西夏暗樁、遼國暗樁,如何處置?”李宏倒是有些蠢蠢欲動。

不過劉瑜並沒有答允他行動的請求,天羅地網織就,什麼時候收網,還不是劉瑜啥時想動就動的事?無形的絞殺,足以讓遼國的細作,隻能得到,劉瑜想讓他們得到的情報。

但到了這一天,劉瑜卻了李宏和楊時過來:“召集人手。”

“東京城裡必須有一條規則,細作也得遁從的規則。”劉瑜冷冷地說道。

“得讓他們明白,隨便動刀子,是要付出代價的。”

“當間諜就老老實實當間諜,想乾殺手的勾當,那就得伏法。”

楊時不太明白:“先生,那接下來怎麼辦?”

“讓他們流血。”

“足夠多的血。”

( <':'></a>)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