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第093章天要亡吳嗎(2 / 2)

“依先生所見,當如何?”猜到某人的意圖,就得想想他們接下來如何應對為妥?

顧義眼中閃爍著光芒道:“曹根兵馬不多,若以出兵雍州,隻為拚個魚死網破,然公主領兵而出,雍州亦兵馬充足,足以保衛雍州,於此時,何不趁虛而入。”

蕭寧出兵,是為奪得兗州,若能不費一兵一卒而得,最好不過。

顧義的意見,蕭寧斟酌半響,“請先生務必注意曹根兵馬出動,一但發現不同尋常之處,立刻送信。我會提前傳信回雍州,讓朝中諸位有所提防。

“比起曹根,於內亂之際,外敵未必不會動。”

蕭寧之前震懾於胡人,一年過去,嚇得一回,一年過去,人家未必會再記住教訓。

臨行前,蕭寧和蕭諶亦提了此事,最憂心的莫過於此。

胡人,蕭諶同他們打了十幾年的交道,最是明了這些人從來不安分,他們看中中原的富庶繁華,何嘗不想將中原據為己有。

先前的姬氏皇朝,一向重文輕武,又因建朝多年,朝廷已然固化,朝堂之內,皆由一群世族把持,武將多出尋常寒門。

然寒門之士,多為世族所不恥,也正是因為如此,難免讓文臣武官離心。你瞧不起我,我還不屑與你為伍。

武將們縱然有報效國家,安天下,定胡人之心,幾次大捷有了乘勝追擊可亡於胡人之機,總是因為朝堂上一群各懷鬼胎之人的一絲遲疑,亦或是一番算計而錯失。

至此,胡人之勢絲毫不亞於中原王朝,分庭抗禮,雍州麵臨的問題從來都不僅是內憂。如今再加個豫州,麵對的更是整個胡人部落。

“公主所言甚是,不可不防。”顧義欣慰於蕭寧縱然麵對可一統天下之機,依然牢記百姓安寧,邊境之敵。

蕭寧道:“豫州方麵,我派人前去鎮守,一時半會鬨不出事,但,若曹根與胡人勾結,裡應外合,當如何?”

這一層不是不可能,人都是求生的,若有生的希望,未必不能放棄一直的堅持。

胡人,是敵或是友,不過是看你怎麼用,敵人的敵人同樣可以作為朋友!

顧義心下一沉,蕭寧所說的可能並非危言聳聽,一但曹根如此行事,他們所麵對的敵人再不僅僅是曹根。

“防不勝防,不如早作準備,若他們當真敢來,定叫他們有來無回。”顧義之意,蕭寧露出了笑容,“如此,豫州和兗州方麵,都麻煩顧先生了。這幾位算是頗合用之人,先生看著用。”

人才,總不能一直放著不動,就得帶出來,讓人操作,動手動腦,練出來。

顧義早注意到蕭寧身邊幾個生麵孔的人,明了這人定是蕭寧剛網羅來的人才,帶過來讓人調.教之類的,蕭寧毫無壓力。

“唯。”顧義並不是吝嗇之人,麵對訓練人才這個事,自無不配合的道理。

蕭寧道:“若先生尋不著我,可尋明相,崔尚書。我這就發兵,必以最快速度攻下舊京城。”

此一生,蕭寧帶上了明鑒和崔攸,畢竟用順了手,正好,一個丞相,一個吏部尚書,這兩位配合,蕭寧能省心不少。

顧義並不意外,應下一聲是。

京城,這是興朝的京城,這等四不靠的地方,一但攻破京城所在的防禦,京城唾手可得。

顧義送蕭寧,從頭到尾都沒有要問蕭寧,打算如何處置曹根以姬氏皇陵,和蕭氏祖墳威脅之事。

蕭寧領十萬大軍而出,悄無聲息而動,等趕到兗州,又以最快的速度包圍兗州,三麵圍攻,叫兗州隻有荊州可逃,可那荊州叢密,若是擅入,豈有那般容易。

兵起之時,有內應在,蕭寧的兵馬勢如破竹,待楊眉收到消息時,已然立刻命人準備掘姬氏曆代先帝之陵,挖蕭氏的祖墳。

結果兵馬才入姬氏皇陵,竟然遭遇兵馬抵抗,直接將曹軍抵於山下。

楊眉得到回稟,臉都綠了,“蕭氏大軍進入兗州了?”

“回丞相,觀他們服飾,並非黑衣玄甲。”好在,這個答案讓楊眉臉色稍緩。

縱然以皇陵為要挾,麵對兵馬有缺的情況,曹根並未派人看守姬氏皇陵。

以至於今日都鬨不清楚,究竟現在守衛在姬氏皇陵的是何人。

“攻,必要傾儘全力,繼續進攻。既然蕭氏敢自稱忠義,今又出兵,奪兗州,便該讓他自食其果。”楊眉亦是氣極,恨不得把人搞死。

隻有拿下姬氏皇陵才能保證,他們之前的威脅有效,否則就是一場笑話。

然傾儘兵力進攻皇陵,當真有用?

“蕭氏祖墳呢?”楊眉想起另一樁事,他可是雙管齊下的,現在怎麼隻有一方傳來消息。

“空了。”雖然這則消息對他們來說同樣不是什麼好消息,事實擺在眼前,由不得他們不相信。

楊眉震驚的站起,待要說話,卻又想起了什麼。

“是啊,既然陛下能做出以姬氏皇陵威脅人的事,又怎麼會做不出用蕭氏的祖墳要挾於人?這一對父女都是聰明絕頂的人。之前按兵不動,按甲寢兵之時,又怎麼會不趁機將祖墳遷移。”

也是他們沒有提防,才會給了蕭氏可乘之機。

楊眉此刻甚悔,怎麼就沒有想到提防一二呢。

“無論如何,一定要攻上皇陵。”楊眉明了,現在他們唯一的籌碼就是姬氏陵寢。

然而能倚山而守的人,人縱然不及曹軍,同樣不少。

況且擅長因時因勢而用之之人,豈能讓自身陷入困境。

楊眉卯足勁欲攻破皇陵,偏在這個時候,更有一個壞消息傳來。

兗州發生洪災,洪水已然淹沒村莊,有數萬萬人因洪水而失蹤,此時,當如何是好?

洪災,不過是一夜之間突降暴雨,致使沿岸河堤決壩,來勢洶洶,瞬間淹沒了整個村莊。

楊眉聞之,再也支撐不住的坐下,“這是天要亡我吳朝?”

本已是內憂外患,再加天災,而且來勢洶洶,這一回,吳朝何來的能力應對如今的一切。

楊眉急得上火,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想讓自己緩和下來,至少,他不能就此放棄。

“丞相,內憂外患,該如何是好?”曹根出兵,並未將消息對外透露半分,現如今的吳朝都以為曹根隻是患了采薪之憂,一切朝事皆由楊眉代掌!

遇事不決,自然也隻能尋楊眉。

可是,連楊眉都喊出是天要望我吳朝的話,落在其他人的耳中,這是何等讓人無望的話,連他們的丞相都無力回天了嗎?

“內憂外患又如何,既是水災來了,何不借天之勢,滅了蕭氏!”

不得不說,楊眉此刻滿腦子都隻有一個念頭,內憂外患,眼看無力回天,何不拚個你死我活。

誰也不是好相與的,天災麵前,誰也不會是例外的一個。天災,或許可以成為一個突破口,讓他們吳朝反敗為勝。

念頭一閃而過,再經過細細一想,楊眉更不會願意輕易放棄。

“命人安排百姓撤離,注意水流,想辦法引蕭軍入河堤內。”楊眉計上心來。既以人力不可正麵對抗,好啊,就用另外的辦法,且看看蕭家是不是得天獨厚。

“唯!”楊眉這個辦法是要借天力對付蕭家軍,並無問題,或許更應該說,這個辦法再好不過。

戰事一起,楊眉縮減兵馬,一退再退。

縱然早料到蕭家斷然不會放過兗州內亂的機會,趁機發兵,本以為他們有姬氏皇陵在,更有他們蕭家的祖墳在,多少總能起到震懾的效果。

不想蕭家這對父女果然不是尋常人,姬氏陵寢他們要護,蕭家的祖墳,那更不可能任他們處置。

於蕭家而言,一時的退讓,那都是為了將來不受人要挾,事實證明蕭家人一時的退讓確實讓曹根他們心生鬆懈,以為這個辦法可以一勞永逸。

然,蕭家再起之勢,已是他們不可阻擋的局麵。

以實力而比,曹軍縱然驍勇善戰,蕭軍從來不比他們差,甚至蕭軍的裝備和武器比之曹軍,更勝一籌。

如今蕭寧親自領軍前來,曹根又領了大部分的兵馬奇襲雍州,如今的曹軍所剩兵馬無幾!

是以,蕭寧進軍兗州,所到之處,所向披靡,攻略大批城池,自然難免碰上逃難的百姓,亦知天災降下,百姓流離。

“內憂外患,連天都助我們一臂之力,我們更應該發兵而出,一統天下。”蕭寧聽聞天災降下,立刻命令軍隊休整,這樣的命令,讓一直衝在最前麵,以為可以滅曹根的人都一愣。

蕭寧卻道:“天災之下,誰能逃離?兗州天降大雨,水災不斷,若河流決堤,百姓慘死,災情過後更生瘟疫,你以為我們就能幸免?”

問出這句話,蕭寧掃過一旁的眾人,隻想打贏仗,殺了曹根以為再無後患?天災來了,更應該想想,究竟百姓在水災中所遭遇的一切,為將士麵對逃離的百姓都可以視若不見?

“命三軍休整,安置災民,尋幾個口舌伶俐之人過來,我要知道他們從哪裡逃出。”蕭寧不敢輕視天災,心裡也比誰都清楚,天災人禍,若不及時出手,損失慘重。

消息不靈通,意味著蕭寧不可能在短短的時間裡弄清楚災難蔓延之地,需得從百姓嘴中打聽。

“另,給顧先生傳信,讓他準備糧食、藥物,能備多少備多少,考慮整個兗州百姓所需亦可。”蕭寧是做了最壞的打算,整個兗州若都因水災而受困,百姓焉能如何自救?

朝廷,當急百姓所急,救百姓於危難。

蕭寧想起新中國,那一個值得全中國人民信賴的政府,有他們在,百姓無所畏懼,那些子弟兵,他們會前撲後繼的趕往災難之地,拚儘全力救百姓。

於災難前,災難無情,人卻有情。真正做到一方有難,八方來援。

這樣的國家,這樣的政府,怎麼不叫百姓擁戴呢?

蕭寧,也想建起這樣一個讓人信服,永遠不會為百姓所棄的朝廷。

“走,去看看災民。”蕭寧一聲令下,大步邁向安頓的災民。

洪水爆發,河流決堤,來勢洶洶,逃出來的人逃出來了,什麼都沒有帶上,跑得慢一些的,麵對滔天的洪水,一發不可收拾,瞬間消失在洪水。

親眼看到這一幕幕的人,此刻麵對似乎已經安全的地方,泣不成聲。

蕭寧命人為災民準備糧食和熱湯,更讓軍醫準備藥材,讓他們全都服用。

安定人的心神後,蕭寧才寬慰道:“你們能活著出來,很好。現在我需要你們告訴我,你們所在的縣村,我想有些逃過一劫的百姓,或許還在等著人去救。交通不便,消息不通,我們需要更多精準的信息,隻有這樣才能救更多人。”

蕭寧的一番話落下,剛剛算是略穩住心弦的人一愣,驚愣的眼神望向蕭寧,有人乾巴巴而透著不可置信的問:“小娘子要帶兵去災區救人?”

“不應該嗎?”蕭寧反問,“為官為民,皆為保家衛國。我的兵,更是以護衛百姓為根本,百姓有難,若將士皆視若不見,這樣的兵,有何用?”

蕭寧上輩子從出身那一刻開始,關於人民的子弟兵,一直都是信賴無比的,百姓相信那些兵,不管在什麼時候,一定都會守護百姓。

“若有熟悉地形之人,望請相助。至於你們,我會派一部分的兵馬護送你們到安全的地方,你們到了那裡,會有人為你們安排一切,一定會助你們平安度過難關。”死裡逃生,背井離鄉,一無所有的人,他們不知前路如何。蕭寧能做的就是安撫他們。

“崔尚書,此事交給你。”年輕的崔攸,這一回也跟蕭寧一起出征。

畢竟攻城略地,更需要安民之人,大方向有顧義,一城一地,細節方麵,最好的莫過於讓跟隨的人暫時接手安撫。

崔攸其實已然為吏部尚書,未及冠的吏部尚書,一眾人在看到崔攸之時,內心的複雜自不必言語。

可是想想崔攸早早追隨蕭家父女,助蕭氏良多,要不是他這年紀不夠,入相皆可。

眼下吧,他得熬著,或許在吏部尚書這位置上能坐個幾年,彼時亦或許會有其他的安排。但這年紀,實在是硬傷。

“唯。”崔攸看到百姓流離,每一個災民的眼中都失去了光芒,可是隨著蕭寧的話音落下,失去光芒的雙眼恢複了光,望著蕭寧充滿崇敬!

“中書令呢?”蕭寧這一回出來,既帶了一個吏部尚書,更有一個死皮賴臉非要跟她一起出來的明鑒。

明鑒在知道自己竟然成為了中書省中書令時,瞄了崔攸,頗是心虛。

此時一群人都在,蕭寧就是沒有看到明鑒,自好奇明鑒在這個時候哪去兒了?

雖說明鑒是個沒正形的人,但一向做事靠譜,蕭寧從並不懷疑明鑒在這事態緊急時跑哪兒去了。

“中書令在那兒。”蕭寧找人,找得挺急的,眾人趕緊大幫忙找,一找吧,便看到明鑒正跟人湊一塊說話。

有人想喚一聲明鑒,叫蕭寧攔下了,“不必驚擾。”

不著調的人辦他的事,自有他的辦法,蕭寧信得過明鑒。

果不其然,明鑒小半個時辰後回來,蕭寧一直在讓人探聽水災蔓延的位置,東拚西湊的,隻得了一個大概的方向。

明鑒來了,喝了好幾口水,亮出一張紙道:“公主,某弄清楚大致的受災範圍。”

蕭寧正讓人收集資料,明鑒亮出來,蕭寧一看,不僅是地形標注得一清二楚,就連河流,決堤口都寫得極清楚。

“明中書令好快的動作。”歐陽齊隨於蕭寧左右,亦出力幫忙,想不到明鑒的動作比他們一群人加起來都要快!

明鑒不以為然地道:“某比諸位早,看到災民,某便知公主定趕赴災區,救人於水火,某思慮公主所需,方有此準備。”

不得不說,明鑒知蕭寧,更能為蕭寧早作準備。

蕭寧頷首,明鑒喜上眉梢,被誇了,又被誇了啊!

“那便事不宜遲,以三萬兵馬隨我入災區救人。”蕭寧仔細看圖,立刻決定,馬上起兵。

“公主,救人重,然不可不防曹軍。”歐陽齊知人性之惡,若其中有詐,不可不防。

蕭寧回頭衝歐陽齊道:“先生所指,我亦明了,然見百姓受難,若見死不救,豈不寒了天下百姓的心?”

作者有話要說:  定時失敗的一天,我不是故意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