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舉薦王允之,馮唐二人為將,即日趕赴西北定能替皇上分憂!”
這王允之倒也算是皇帝的親信,聽到馮唐的名字,皇帝眉頭皺皺,半晌兒也沒說話。
瞧著皇帝有些猶豫,大家都覺得這事兒隻怕是成了,便呼啦啦地跪下,開始保舉此二人。
當然王允之與馮唐二人也是一番表態,勢要將北蠻子驅逐出去,為皇上分憂才好呢!
聽了這話,皇帝沉吟片刻,便準了。
這有了領兵之人,可並不意味著仗就能打起來了。俗語有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要打仗,可不僅僅是有人就成,這往往取決於後勤,若是沒糧沒草的,兵馬哪裡有什麼力氣呢?
皇帝自然也是曉得這其中的道理的,戶部尚書曹大人也知道自己逃不過去,出列後,便將戶部的情況告知了。
“皇上恕罪,戶部能籌到的便隻有二十萬兩銀子,三十萬石的糧草。再多,臣便無能為力了。”
這國庫空虛,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了,從太祖開始,就允許了大臣從國庫借銀子度過那些艱難的歲月,到了如今,也沒瞧見有那位大人來還過,一直來借的倒是不少!
曹大人能籌備著許多,皇帝也知道他已經儘力了,好言安慰了兩句之後,便開始向大家征詢這國庫缺銀子的事兒。
張文迅剛剛已經出頭了,這會子自然不會再做爛好人,得罪了整個朝堂的同僚,即便張家再簡在帝心,那也是找死的行為。
林如海作為中書舍人,隻是留在皇帝身邊兒伺候筆墨的,瞧著張文迅眼觀鼻,鼻觀心的模樣,也趕緊地將腦袋低了下來。
這場大朝會,一直折騰到了午飯時分,也沒商量出來個什麼,隻是決定下了主將副將而已。
馮唐隻要皇帝能讓自己出征就成,哪裡還敢與皇帝的嫡係爭什麼主將呢,對於王允之這個年輕後輩,他倒也算是佩服的。
散了朝之後,其他的中書舍人也隨著大家夥兒散了,隻留下了忐忑不安的林如海。
林如海在姑蘇為母親守孝三年後,便回到了翰林院繼續做自己的翰林院編修。沒多久,就被皇帝扔到戶部,曆練了一陣子之後又調到自己身邊兒,做了個微不足道的中書舍人。
可誰都知道,這中書舍人可是簡在帝心之人方能擔任的。林如海左思右想,自己並沒有犯下什麼差池之後,便定下心來了,繼續低著頭,等候著皇帝的旨意。
半晌兒之後,皇帝才輕聲道,
“林海接旨。”
林如海哪裡還敢有半分地怠慢呢,急忙地將袍子一撩,便跪了下去。
“升任林如海為江南巡鹽禦史,總領江南鹽政!”
林如海心下一驚,實在是沒想到皇帝會委此重任,頗有幾分驚詫地抬起頭,慌忙中就瞧見了皇帝眸子亮的驚人。
瞧著林如海的模樣,皇帝也將幾分煩心先散開,這才溫言好語地替他分析了幾句江南鹽政目前的情形,又說了自己的期許。
林如海哪裡能不知道皇帝將自己打發去江南,就是要收攏錢袋子為西北籌措軍資的意思呢。
即便是再想怎麼推辭,林如海也是被皇帝的一腔信任感動了。當場地,就在皇帝的南書房,發下了宏願,定要為皇帝肝腦塗地!
皇帝親自將林如海扶起,頗有幾分明主賢臣的味道。隻是,其中的滋味兒卻是各自知道罷了。
要說這江南鹽政也不是沒人搶著去,這肥差誰人不愛呢?皇帝之所以選了林如海,有兩個緣由,一是,林家的根基就在江南,他行事也方便許多。這第二麼,林如海的嶽家,一等將軍府賈家可不就是出自金陵麼?
林如海南下江南任職,作為嶽家,賈府怎麼地,都會保駕護航一二的。再加上自己奶嬤嬤出身的甄家,三方支持,他就不相信誰敢捋虎須。
林如海雖然也有些擔心,可更多的卻是雄心壯誌,為了振興林家,他如今可是沒有半點兒退縮。再者,即便是有,那皇帝也是不允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