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老思想(2 / 2)

“還是你過得好,穆研究員有工作,你們也不用為肚子發愁,還能給家裡織毛衣。我上次也想給孩子們織一套,去供銷社看了看那毛線價格,太貴了,像是吃錢的”,柱子媽說話的時候連連搖頭。

“我也沒什麼大本事,都是靠睿涵他爹,也就是能養活自己。也是家裡老人們自己能照顧自己,不用我們操心,所以才能這麼輕鬆的”,孟東媛解釋了兩句。

柱子媽憨憨的笑了笑:“也是,什麼人有什麼樣的活法,我們

雖然日子過得不好,但也不差,看著孩子們長大,我也就滿足了。”

平凡的日子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以前的孟東媛不明白一個道理,總覺得人生就得轟轟烈烈的為自己活一遭,可是最後呢。人活著就像是手裡抓著一把沙,抓的越緊,想要的越多,最後剩下的越少,還不如一開始就認清自己,隨遇而安。這輩子孟東媛明白了這個道理,隻想做一隻鹹魚。

“也是,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孟東媛附和了一句,問起了孩子的事情:“梁子也到了上學的年紀了吧!”

“哎!”柱子媽歎了一口氣:“說是那麼說,但是村裡的孩子都是十來歲才去學校的,等晚兩年,家裡的情況好一些,再送他去。”

“鎮上的學校收錢多嗎?”孟東媛隻知道去鎮裡讀書是有條件的,但是具體的也不了解。

“對於富貴人家而言不多,但對我們而言卻是很多的,一年五斤的炭火,還要雜七雜八買點本子筆。學校離的遠,得給孩子帶乾糧,算下來,還是很麻煩的”,柱子家倆孩子還沒上學,但是妯娌家的孩子已經有孩子到了年紀了,沒少聽她們抱怨。

“可是為了孩子讀點書,受點罪也是值得的。”

“讀書有什麼用,還不如在家裡多種點地,年底多分點糧食,吃的飽些。”

柱子媽的言論一下子就讓孟東媛不知道說些什麼了。反應了好一會兒,還是柱子媽先開口的:“孩子都是債,就這麼養大點,等到了年紀,給他成個家,娶個媳婦,也算是完成任務了。”

“話也不是這麼說,咱們不就是吃了沒文化的虧,在這村裡出都出不去,總不能讓孩子走我們的後路,得讓他們讀書,以後有機會才能出外麵看看”,孟東媛生硬的勸說著。

柱子媽不客氣的說道:“知青們讀書多,不也是和我們一樣窩在村裡乾活,下地也沒個力氣,遇到收成不好的時候,還得問村裡借糧吃。”

“那不是響應國家號召,誌願農村嘛!”

柱子媽冷笑:“支援,他們管好自己,不拖後腿就是好事了。”

想起了收秋的事情,柱子媽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就是話趕話,不是說你的,你彆放在心上。”

孟東媛倒是沒想那麼多,畢竟有些事是事實,她也沒辦法否認:“你覺得我過得好,我家穆南星有工作,那不都是因為他念過書,有文化,才能扒得住鐵飯碗。再看看陸丁笙,人家也是因為讀過書,找了一份工作,現在在村裡也是數一數二的。”

“咱普通人家,也不求大富大貴,好歹讓孩子識點字,出門在外,不至於被人家哄了去。”

柱子媽沒有說話,孟東媛繼續說了起來:“想著現在也沒啥事,我和幾個知青商量了一下,決定在村裡辦個學校,就是教孩子們認認字,學點兒東西,到時候我就把穆睿涵送進去。看你家兩個孩子也差不多大了,也可以進去試試。”

“要錢嗎?”柱子媽第一句問的就是這個,真實而又現實。

“不收錢,我們都是自願服務的,也算是回報村裡對我們的照顧。”

“那就試試唄。”孟東媛說了這麼多,柱子媽又不是個傻的,反正不要錢,順水推舟的答應了下來。

“試什麼?有什麼好事彆忘了我啊”,聲音落下,村裡的林彩雲掀開門簾走了進來:“東媛在這兒呢?”

“是,彩雲嫂子也來串門了?”孟東媛往旁邊坐了坐,讓出一個位置來。

“是,一個人在家裡沒事乾,兩個小崽子又鬨的厲害,剛好他爹看著,我出來躲個清靜”,林彩雲一屁股坐下:“你倆剛剛說什麼好事呢!”

想起林彩雲家的孩子也不小了,孟東媛有了興致:“我和知青們準備辦一個學校,教村裡的孩子們念書,嫂子也送孩子們進去學習吧。”

林彩雲撇了撇嘴:“我家小子還是個和泥巴玩的小屁孩呢,不用去學校。”

“你倆閨女不是到年紀了嗎?”孟東媛見過那個女孩子,林彩雲兩口子忙的時候,她家閨女就負責照顧弟弟,有時候還會去割豬草,也能掙點兒工分。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農村的孩子打小就要乾活了。

“一個丫頭片子而已,不用識字,浪費那錢乾什麼,再養幾年說個婆家,嫁出去就是了”,林彩雲說這話的時候,一臉的無所謂,讓孟東媛感覺有些無奈,但又無能為力。

“我們不收錢的。”

“哪也不去,她去了,誰照看家裡,我們忙的時候,還得她照顧小的呢!再說了,讀書有什麼用,還不如多乾點活。”

“女孩子讀點書還是好的”,孟東媛自己都覺得沒有說服力,在這個還在為活著發愁的年代,讀書是無稽之談,女孩子讀書更是天方夜譚。

孟東媛歎了一口氣,換了個角度勸說道:“讀書也能找個好婆家,城裡人就喜歡讀過書的,覺得有文化,說出去也有麵子。”

“是嗎?”這下吸引了林彩雲:“那就試試?也不知道我家那個丫頭能不能學會。”

“沒有孩子笨的,肯定能學會”,孟東媛笑道:“那就說定了,等正月十五,我們開學了,就把孩子送到學校去,好好學習。”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