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 31 章(2 / 2)

玲瓏四犯 尤四姐 8674 字 11個月前

雲畔抿唇笑了笑,“妹妹送我的胭脂我也收著了。”不動聲色地微抬一下麵頰,“今日就擦了呐。”

女孩子之間攀交情,似乎是最簡單的,隻消一眼就知道對不對脾胃,往後能不能和睦相處。

隻是眼下還不能細聊,到了她儘孝道的時候。她接過姚嬤嬤捧上的銀盆伺候婆母盥洗,然後讚者將食幾搬到王妃麵前,再由她布菜服侍婆母吃喝。當然隻是做一做樣子,王妃吃了一口便擱下了筷子,新婚夫婦則須吃盤中剩下的食物,表示承父母恩惠,大尊尊親。

到了這裡,一切俗禮便都過完了,王妃笑吟吟問雲畔:“昨夜一切可順遂?”

說起這個雲畔便一窒,兩頰連同脖頸一齊滾燙起來。

梁王妃滿以為她是害臊,正想出言安慰,卻聽李臣簡叫了聲母親,“昨夜我舊疾又犯了,連累巳巳伺候了我半夜,心裡真是過意不去。”

此話一出,邊上侍立的姚嬤嬤頓時大鬆了口氣。

總算郎子體貼,魏國公的一句話,勝過小娘子千千萬萬句。男人心疼,知道攬責,這是一家子和睦的開始,所幸小娘子能遇見一位這樣的郎子,真真人品足重,可堪依托。否則攤上那麼個父親,家裡頭又沒有章法,要是在婆家受了委屈,姨丈姨母就算再疼愛,終究沒有那麼好說話。

梁王妃呢,聽了倒不關心他們是否圓房了,一心隻擔心兒子的身子,追問:“又犯咳嗽了嗎?傷處還疼嗎?”

李臣簡搖了搖頭,說沒什麼大礙,“隻是這陣子勞累了,歇上兩日就好。”

“可不是嗎。”梁王妃道,“我就說了,大婚近在眼前,何不安生留在上京處置公務,你偏要趕往息州,三四百裡路急來急去的,怎麼能不傷了身子。”隻是慢待了新婦,連她這個做婆婆的都覺得愧對人家了,不過有些叮囑還是不能減省的,便和聲道,“禮終歸是要行的,否則也不成夫妻。我們這一門,子嗣著實不健旺,我還等著你們替家裡添人口,讓我也過上含飴弄孫的日子呢。”

娶了兒媳婦,自然就盼著孫子快些來,雲畔自是不好意思答話的,李臣簡便在邊上解圍,朗聲說是。

惠存還是小孩子心思,她忽然有了個新主意,纏著雲畔說:“阿嫂,回頭你在核桃裡做個小娃娃吧,既新奇,寓意也好。”

梁王妃笑著嗔怪她,“你阿嫂過門第二日,哪裡來的工夫做核桃。你呀,一心隻知道玩,還不快收斂收斂脾氣,再過幾個月自己也該出閣了。”一麵站起身招呼他們,“咱們過茂園吧,彆讓太夫人等急了。”

所謂的茂園,原先的名字叫壽鬆園,是梁王建府之初,為了接胡貴妃出宮頤養,專門辟出來的一個園子。園子很大,有假山有溪流,是個適宜安居的好地方,官家即位後,胡貴妃在裡頭生活了二十年,直到梁王過世,府邸改成了魏國公府,這個壽鬆園便也跟著改了名字,變成了現在的茂園。

先帝和兒子一一都去了,自己要活得那麼長久做什麼,莫如改成茂園吧,願子孫後代興興隆隆,萬世恒昌,這是太夫人全部的願望。

和禁中的張太後相比,胡太夫人在奪嫡一戰中雖然敗北,但子嗣上頭還是勝了。她有孫子,將來還會有重孫子,反觀張太後,名利富貴都有了,可惜沒有血脈承襲下去,到最後這江山還不是拱手讓與他人,所以一時的得意,並不足矣支撐太後絕後的無望。

胡太夫人長籲了口氣,坐在正廳上座,看著中路上的新婦跟隨忌浮進門。以她挑剔的眼光看來,這女孩兒的樣貌是過得去的,曲眉豐頰,很有富貴之態,隻是纖細了些,將來好好作養起來,應當就合乎標準了。

梁王妃上前引領,說來見過祖母。邊上仆婦放下了錦墊,雲畔由女使攙扶著,在太夫人跟前跪定,接過仆婦端來的百合茶向上敬獻,“請祖母用茶。”

胡太夫人並未伸手去接,隻是打量著她的姿勢儀態,看她會作何反應。

要是換了一般的女孩子,不見長輩來接,應當會心虛起來,擔心自己是不是哪裡做得不夠好,不討長輩的歡心。慌亂便容易出錯,便會向丈夫求救,這是最要不得的。

然而她卻沒有,穩穩高擎著茶盞,廣袖落到了臂彎處,露出一雙白玉般鮮潔的手臂,腕子雖細,卻紋斯不顫,胡太夫人垂眼看茶盞,果然茶水不起一點漣漪,終是滿意了,接過百合茶,低頭抿了一口。

雲畔的心到這會兒才落回原地,其實姚嬤嬤之前曾告誡過她,這樣煊赫之家,首先看重的就是新婦的舉止言行。尤其這樁婚事是太後保的媒,胡太夫人必定諸多挑剔,所以細微處慎之又慎,才能無驚無險經受住考驗。

太夫人喝茶了,那就表示至少認可了這門婚事,當然接下來訓誡也是必不可少的。

胡太夫人將茶盞交給了一旁的衛嬤嬤,正色道:“從今往後,你就是梁王一脈的宗婦,為妻者恭順夫主,為媳者孝敬長輩,為嫂者友愛小姑,你是大家閨秀出身,這些應當不需我叮囑。忌浮早年間在校場上受過傷,嚴寒陰雨天氣,你尤其要仔細照顧。姑娘在家時千珍萬愛,自立了門戶便是當家的主母,我們如今都是依附你們而活,將來光耀門楣全在你們,切要把我的話記在心上。”

雲畔道是,複又伏拜下去,“孫媳謹記祖母教誨。”

胡太夫人點了點頭,示意邊上侍立的人將她攙扶起來,又囑咐李臣簡:“好容易把人迎娶進門,不拘外頭怎樣花花世界,一定要敬重發妻,善待發妻。須知男人撐的是皮肉,女人撐的才是筋骨,彆瞧你們在外風光得很,若是沒個妥帖的內當家,這個家便散了,隻會招人笑話。”

這樣的話中有話,其實多少還是影射了開國侯府。如今朝野內外都傳遍了,江珩治家不嚴,險些連嫡女都弄丟了,這會兒提起,是想給新婦提個醒兒,終究娘家不成話,自己要善於經營夫家,開國侯府算是前車之鑒,彆叫自家步了後塵要緊。

李臣簡怎麼會聽不出祖母話裡的意思,不想叫雲畔尷尬,便順勢道:“祖母的話,孫兒時刻記在心上。孫兒媳婦年輕,日後難免有不周全的地方,讓她事事來向祖母討教,必不會出錯的。”

胡太夫人倒笑起來,“你又來給我灌迷魂湯,我這麼大的年紀了,樣樣都來請示下,那還得了!如今我這麼說,你也不必敷衍我,好好過好你們的日子,我們做長輩的便放心了。”

說著轉頭問梁王妃:“你可瞧過了?”

梁王妃自然要替他們打掩護,便道是,“都瞧過了,給太夫人道喜。”

如此就齊全了,胡太夫人笑道:“原本預備你們大婚前,設宴請親家及舒國公與夫人來府裡聚聚的,後來因忌浮去了息州,回來又忙於預備婚宴,因此這件事就耽擱了。如今大禮已成,大家心裡的石頭也落了地,瞧個日子,在方宅園子設兩桌酒席,一則款待親家,二則答謝陳國公及那些忙前忙後的同僚,我看甚好。”

李臣簡笑道:“我也正有這個意思,既然祖母發了話,那孫兒明日就下帖子請人。不過方宅園子的口碑不如班樓,還是將宴設在班樓吧,那裡菜色時興,賓客往來也方便,祖母以為如何?”

胡太夫人對選在哪裡宴請,並沒有什麼意見,隻是記得當初先帝在時,很喜歡方宅園子的玉髓酒和太真糕。沒想到多年之後,連方宅園子也不如以往了,可見世事無常,盛極而衰是常理。

“那就定在班樓吧!”胡太夫人笑道,“我也多時沒有出門了,上外頭換換口味也好,家裡的菜都吃膩了。”

李臣簡道是,複又和太夫人閒談了幾句,方帶著雲畔從茂園出來。

公府有個很大的花園,木柞的抄手遊廊環繞過來,站在廊廡底下不必曬太陽,就能看儘園中的景致。

雲畔還在想,是因為昨夜她提了班樓,今日他才打算把宴設在班樓嗎?

前麵緩袖輕袍的人似乎察覺了她的想法,回過頭來望了一眼,眼波中帶著點笑意,輕訝地說:“不必等了,過兩日就能去,真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