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群眾立刻嗤之以鼻,麵對眾人的質疑不屑,那個叫振華的孩子紅著臉握緊了雙拳,眼中是滿滿的憤怒,他的母親卻恍若未覺,繼續虔誠而狂熱地看著劉好好,彆人說什麼不重要,她隻想要得到劉好好的肯定。
“好孩子,你母親為了你一定付出了很多,讀書很辛苦,但為了你和你的母親,你的眼前隻有這一條路。”劉好好理了理他的衣領,目光緩緩地掃過這些孩子。
讀書改變命運在這個年代是一句真正的大實話,對他們來說除了讀書,暫時沒有其他的路可以走出農村,改變麵朝黃土背朝天挨餓受窮的人生。
對這些孩子大談什麼完善提升自我,尋找知識的樂趣,探求內心真實的自我,快樂成長,發現生活中的美……突然變得十分蒼白無力了。
劉好好站在孩子們之間,看著他們那一雙雙懵懂的眼睛,感受著外頭家長的狂熱和虔誠。開始懷疑自己過去的理念是不是錯了,恢複高考之後,這些農村孩子麵前突然出現了一座通往美好生活的獨木橋,每個人都在千方百計擠這座獨木橋,她卻和他們說,孩子們,彆急,放輕鬆,好好看看你身邊的風景,學習不是為了考試,不是為了有好工作,而是為了你內心的快樂。
連她自己都覺得這樣的話簡直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其他人都卯足了勁努力學習考試,奮鬥拚搏,他們卻優哉遊哉地看著人生風景?等到他們高考落榜,悻悻地回農村種田的時候,還真會有心情看日出日落的風景嗎?他們和他們的家人恐怕都得怪她誤人子弟吧。
他們不是城裡的孩子,不像是李萍,就算考不上大學,還能讓家裡想辦法找關係尋一份過得去的工作。
他們生活在農村,注定了他們孤注一擲,沒有退路。
農村的生活不是田園牧歌,每年夏天辛苦的雙搶,冬天穿不暖的破襖子,頓頓地瓜糙米稀飯,一整年都沒能見幾次葷腥,就連生了病都很難找到醫生給治……
在這種情況下,她還怎麼能說出口,無論考不考得上大學,人生的快樂最重要?
現在給他們描繪十幾年後越變越好的農村生活,誰會相信?連她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這些父母願意千裡迢迢地帶著孩子來這裡聽她講課,就是因為他們想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現狀的心理比尋常人都要強得多。
看著這些孩子和家長們虔誠而期待的眼神時,她感受到的不是他們對知識的尊重和渴望,而是改變孩子一生的迫切願望,那個毫無升學壓力,帶領著孩子們快樂學習的時代已經正式結束了。
望著這一雙雙眼,她沒有辦法像之前那樣侃侃而談,總覺得有什麼梗住了她的喉嚨,索性放棄之前做的所有準備。
“今天我本來是想和大家聊聊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山上的樹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我們喝的水是從哪裡來的……可是我看到了很多翻山越嶺從其他生產隊趕過來聽課的小朋友,你們這麼辛苦地來這裡,肯定不是想要聽我說這些的,你們更想聽的是,怎麼樣才能考一個好成績,考上大學離開小山村,改變自己的一生,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