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他之前下放到我們生產隊,現在已經回到工作崗位上了,他是一位很有水平的教授,大家都說他能在我們生產隊是我們大家的福分。”
“大教授很多,但是願意俯下身子帶著孩子們玩的卻不多,他還能夠讓那麼多農村孩子們喜歡他,接受他的科學教育,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得想辦法去拜訪他,爭取他的幫助,出一套孩子們喜歡的科普書籍。”曹峰連忙在筆記本上記下了李際遠的信息。
“還有什麼好的建議?”曹峰迫不及待地問道。
“貪多嚼不爛,又是曆史叢書,又是科普叢書的,你們出版社人手也有限,根本沒辦法做這麼多事兒。”楊平理智地勸道。
“有些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靠我們出版社一家就能做成的,我就是想要從小劉這裡多了解一些情況,知道哪些是孩子們最需要最缺少的,回去和領導報告,或者在合適的機會讓大家一起來幫助我們做這件事。”曹峰認真地說。
“師兄說的對,這些事雖然靠幾個人一時半會兒做不成,但是如果發動大家一起來關注幫忙,在社會上形成氛圍,一定能夠改善孩子們的環境。”劉好好頓了頓,“師兄在出版社工作,知不知道哪家出版社出版過關於教育學的書籍?”
“教育學?”曹峰愣了一下,“沒有關注過,要不我回去打聽一下,你今後打算學教育學?”
“這倒不是,是我過去的同事,他們也一直想要提升自己,但在我們那裡勉強能找到孩子們看的書,如何提升教師的教育水平,拉近和孩子們的距離這一類的書籍卻比較少,他們常常和我說,不知道該怎麼讓孩子們真心地信任他們,親近他們,我答應他們到京城來找找有沒有什麼教育心理學之類的書籍,讓他們能夠學會和孩子們溝通,提高他們的教學水平。”
“這事兒就包在我身上了。”曹峰毫不猶豫地點頭,“我一定會想辦法幫你打聽,你們那兒雖然是小地方,但是對教育這麼重視,真是不容易,你們學校的學生真是幸運。”
“說幸運還真算不上,他們的生活條件和學習條件遠遠比不上城裡的孩子,每年的輟學率都很高,幸好恢複了高考,又有一部分孩子能夠重新回到校園,但是這些孩子背負了全家人的期望,全家節衣縮食能夠讓他們讀上書就很不容易了,彆提讀這些課外書了。人家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他們成天困在小山村,不知道外麵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了解外麵世界最便捷的渠道就是讀書,但是大部分的農村孩子根本買不起書,又不像城裡有圖書館、少年宮,他們中的很多人可能一輩子所見到的就是家鄉的天、家鄉的山,根本就不知道工廠是什麼樣子的,火車是什麼樣子的……”
“是啊,像你這樣能夠靠著自己的努力考出來的肯定是少數,”曹峰點點頭,“咱們其實已經做了很大的努力了,書本的定價儘量往低了定,就是希望能讓更多的孩子看得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