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賢良卻不覺得有什麼,反正整個村子人人都有海外親戚,不種地還可以靠外麵人寄回來的錢過日子嘛,總之餓不死的。
蘇華年一路走一路看,心裡越來越沉重,看著宗親們因為窮苦而變得麻木的眼睛,他想為他們做些什麼,卻怎麼也想不出來該怎麼做。
“蘇老先生,清口村的情況您也看到了,如果不靠著海外親戚的接濟,村民們的生活根本過不下去,但是依靠彆人永遠不可能是長久之計,您會念著親戚情分給他們寄錢,到了您子孫那一代可就未必會認這些素未謀麵毫無感情的遠親了,到時候他們怎麼辦?繼續下南洋謀生嗎?恐怕現在也沒有你們那個年代的機遇了。”劉好好看著蘇華年認真地說。
蘇華年沉重地點了點頭,“是啊,我原以為隻要多寄一些錢,就能改變他們的生活,是我想錯了,就算建了樓房又怎麼樣,看上去體麵,其實還是一樣挨窮受苦。”
“長福縣的根本問題就在於地少,這不是一個適合發展農業的地方,如果它能從農業縣轉化為工業縣,它的貧困問題就能得到徹底解決,說到底就是一個轉型升級的問題。”
“哦?”蘇華年猛地抬頭望向劉好好,他終於知道的她的目的了。
“隻有在長福縣多建工廠,才能讓這裡擺脫貧困,”劉好好誠懇而坦率地看著他,“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長福縣窮,是因為這裡沒有更多賺錢的營生,沒能讓大家有活乾,有錢賺,海外華僑寄回來的錢隻能讓他們富裕一時,等情分耗光了,還是會繼續窮下去。建工廠吸收這裡的剩餘勞動力,不僅人工成本低,投資者能夠獲利,而且也能解決就業問題,讓那些閒在家裡的人能夠發揮出自己的價值。我們長福縣的土地拿來耕種,沒辦法讓大家吃飽飯,但是如果拿來建工廠,卻能養活許多人,而且我們的海岸線長,擁有天然良港,隻要加以建設,說不定能成為國際大港,到時候彆說是工廠了,甚至可以建成一個工業區,長福縣那樣才能真正富裕起來。”
蘇華年沉默了許久,才啞著聲音開口,“讓我想想,讓我想想……”
蘇家的三個兒子倒是挺讚同劉好好的提議,與其不停地捐錢去填長福縣這個無底洞,倒不如把要捐出去的錢拿來辦工廠,就算其他方麵的條件還有限製,並沒有劉好好說的這麼好,便宜的人工這一點就足夠他們賺到錢了,就算賺的錢不多,也總比隻出不進地給長福縣輸血的好吧。
“爸爸,我覺得那個劉副縣長說的挺有道理的,就算我們往家鄉捐一個億都改變不了這裡的貧窮,還不如試著辦工廠,說不定會有效果。”
“對啊,爸爸,我們試試看吧,你看村子裡那麼多年輕人都閒在家裡,建工廠把他們吸納進去,他們有活乾能賺錢養家,我們也有錢賺。”
三個素來意見向左的兒子,這次出奇地意見統一。
蘇華年知道他們說的有道理,但是他這樣猶豫不決不是因為其他,而是——
“我不想被人戳著脊梁骨罵資本家,我不想賺鄉親們的錢。”蘇華年皺眉,他在南洋的生意很大,根本不缺這些錢,如果來這裡辦工廠了,那他就不是一個回報家鄉的慈善家,而成了一個剝削鄉親的資本家,這是他最不願意看到的。,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