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章 價值(1 / 2)

這個專家組集合了目前國內最優秀的建築、曆史、考古專家,不乏近代知名的大學問家,這些大師本來也就是國寶級的人物,他們一起出動,立刻引起了業界的關注,就連劉好好都沒有想到能一下子請到這麼多位大師,都有些受寵若驚了。

楊平和蘇弘毅雖然年紀大了,但是無論是在辦公室裡查閱文獻,還是在遺跡考察曆史,都是一副精力充沛,興致盎然的樣子。

“這真是個寶庫,之前隻知道尋山先生在這裡廣收門生,沒想到這個城市處處都有尋山先生當年留下的痕跡,連這麼簡單的一塊餅都和他有關。”蘇弘毅指著一塊餡餅笑道。

“這餅味道不錯,有南省的特色,和我們在京城常吃的那些小吃完全不一樣,尤其是他們的背後還有故事,這就更讓人回味無窮了。”楊平一邊小口地優雅地吃著餅,一邊笑道。

“是啊,這個餅我在京城的建安飯館也吃過,那時候覺得這個餅乾淨衛生又不貴,和咱們京城的小吃不一樣,沒想到背後還有這麼一段有趣的故事,現在吃在嘴裡覺得味道更好了。”

“畢竟這裡是產地,口味也更正宗。”

“不過這故事也就是民間傳說,聽著玩玩可以,當作曆史,太過認真就不行了。”蘇弘毅對著認真傾聽的劉好好說道,“你可彆把它當正史記下來。”

“姥爺,有的時候民間傳說比正史還更具有經濟價值呢。”劉好好直笑,恨不得把這個故事印到餅上,四處宣揚,至於是正史,還是傳說,又有什麼關係呢。

“你這腦袋瓜裡又裝了什麼鬼點子?我們這些老家夥可不如你算得精。”蘇弘毅大笑。

“我以前沒來過Q市,之前隻知道南省菜有名,卻沒想到建安菜也這麼有特色,而且和傳統意義上的南省菜完全不同,完全可以自成一派了。”楊平一邊吃著Q市當地的美食,一邊讚不絕口。

“依我看,建安菜比酸酸甜甜又多湯的南省菜還好吃。”

“尋山先生是個美食家,他還寫過一本食譜,他在建安當地這麼多年,影響力又大,肯定會給建安菜帶來很深刻的影響,現在我們吃的這些大都和他有關,我看這裡頭大有文章可做。”

“這段曆史可以再深入挖掘一下……”

“這段時間好像京城開了不少建安飯館,以後回到京城了,也可以去換換口味。”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