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章 價值(2 / 2)

一桌子的專家興奮地說個不停,劉好好也聽得很認真,建安菜是南省菜中的一個重要派係,幾十年後雖然稱不上風靡一時,但也能在路邊看到不少建安菜館,還吸引了不少食客,雖然現在的建安菜還名不見經傳,但是如果能夠搶占先機,讓建安菜在全國打響名頭,又能讓Q市多一個支柱產業。

“這條街上有一處省級文保單位張家花園,也非常值得一看……”畢竟自家姥姥姥爺在專家組裡,劉好好對專家組的接待格外用心,一路親自陪伴講解,她這麼重視,下麵的人對專家組的專家們也格外用心。

張家花園的建造者正是尋山先生的外孫張若穀,在明末風雨飄搖的時節,他對皇權失去了信心,辭官歸隱,遍請能工巧匠,在家鄉斥巨資造了一個非常壯觀而精美的園林,這處園林處處體現著明末士大夫的審美,幾乎可以說得上是明清審美的巔峰了。

最神奇的是這座園林曆經戰火,卻最後還是保留了下來,不過被損毀的麵積也很大,現在的張家花園剩下的隻有原來的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有的成了學校,有的成了住房,還有的成了工廠的一部分。

“張若穀將自己的造園過程和心得都寫在了書裡,這本書本身也很具有研究價值。”京大建築係的專家拿著書和殘存的院子進行對比,讚不絕口的同時,又覺得惋惜,“從書裡可見這個園子當年有多麼精巧,幸好他留下了這本書,讓我們還能有一些想象的空間,否則真是可惜了。”

“我們有沒有辦法依靠這本書,讓張家花園的全貌重現於世?”劉好好急切地問道。

眾人愣了一下,張家花園隻剩下三分之一了,要想讓它的全貌重現於世,意味著不僅要修葺剩下的三分之一,還要重建三分之二,撇開修建工藝的問題,讓這些工廠、住宅搬遷就夠讓人頭疼的了,為了一座看不到什麼經濟效益的園子興師動眾,一般人不會做這麼傻的事情。

“理論上是可以,因為他留下了圖紙,就連各類陳設都有記載,我們可以用以舊修舊的技術來重建,但是如果要重現它的原貌,不知道要花費多少人力物力,這成本高得讓人無法想象。”建築係的教授神色複雜,有希冀,也有為難,“彆的不說,就說它的原址被學校工廠給占了,要恢複原貌,就得讓他們搬遷,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美好的願望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劉好好笑道,心裡隱隱有了主意。

彆人看不出來,楊平和蘇弘毅卻能感覺得到,隻要劉好好想做的事情,無論困難有多大,她都有辦法克服,不過——

“重現張家花園固然是一件好事,但要投入太高,今後又沒有什麼收益,你保護曆史文化的心是好的,但是我看Q市現在的財力也就一般,和當初的長福市不能比,你可不能太大手大腳了,到時候入不敷出,可是要挨批評,影響你前途的。”楊平私下拉住劉好好,小聲提醒道,畢竟是自家孩子,這些話她不會和彆人說,卻是無論如何要提點劉好好的。

“姥姥,您放心,我心裡有數的,曆史文化的價值不應該隻體現在紙上,它們其實也都是真金白銀啊,我希望能夠通過重現張家花園,吸引更多的人來我們這兒。”劉好好握了握楊平的手。

楊平做了這麼多年的曆史研究,卻從沒有考慮過曆史的商業價值,劉好好雖然向她保證了,她還是沒有辦法理解她說的真金白銀。,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