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教學(1 / 2)

製作豆腐隻算引言, 之後課程才正式開始。

準確、標準、嚴謹、簡潔。

這是荀柔希望他們達到的第一步。

所以,數學是必須的。

他讓學生們發豆芽、麥芽,用王莽發明的遊標卡尺, 測算不同水分下,發芽的概率以及每日生長高度。

加法口訣和乘法口訣背起來容易, 但數字要在重複使用中, 才能熟練,至少重複一百遍才能形成條件反射。

不止數學,學生們分成七八人小組, 每次課後提交記錄報告。

有固定模板,標準用語,不需要豐富詞彙修飾,這種文章並不難, 學會之後, 將來無論做什麼工作,都可以此為模板,寫出簡潔明確、條理分明、內容實在的公文。

最開始,連荀欷所寫記錄,也會被他一次次反駁, 將其中不明確、表述繁複,重新寫來,如今已乾淨漂亮簡潔得很像樣子。

荀家小孩每人交一份,外來的學生們一組上交一份, 荀家小孩用毛筆書寫報告,外來孩童雖然識得些字,卻隻用樹枝在沙盤上筆畫過,故而用削細的炭條書寫, 但他們每天要另上交毛筆大字一頁。

在課堂上,荀家孩子和冀州來的孩子,一樣學,一樣做事,但不在課堂之外,荀柔並不展現所謂“一視同仁”。

課堂頻率隔天一次,期間,荀家小童歸家隨父母學習君子六藝,冀州來的孩子,要隨武士操練,幫忙做雜事,不能休息。

不公平嗎?

看上去的確是。

但現實本來就是如此。

荀家小孩有父母族親,飲食無憂,他們是他的子侄晚輩,他不可能不待他們更親善。

冀州帶回的孩子,許多的父母都戰事中死去,他家為其供應飲食衣服,為其繳納賦稅。

世家豪族培養孤兒,是要他們長大過後做家族的奴隸,用無底線的忠誠,和唯一最珍貴的生命回報的。

但荀柔並不想如此,從一開始,他就並不準備恩養他們。

他讓他們稱呼他“先生”,而非“主公”。

他們的身份是平民,是普通人,擁有自己的戶籍和身份、擁有自由,在他們成人之後,他們也許會幫他做事,但他會用俸祿,平等交換他們的勞動和能力。

他帶他們回來,想讓他們擁有獨立之人格。靠能力生存,為理想奮鬥,對國家忠誠,他們要做星星之火,要散成滿天星。

他第一次做先生,不知道能不能做好,但他會努力。

道理說上一百遍,不如做一遍,但有些書,還是不得不學。

初學之時,荀柔最討厭背書,但到如今,他不得不承認,背書是必須的。

“不學詩書,無以言”。

“子曰、詩雲”是社交門檻、是仕途敲門磚,不會這些,在這個時候,甚至不能稱為會說話。

於是,《論語》《尚書》《詩經》...被荀柔大刀闊斧的刪減,將其中沒什麼用的部分裁掉,隻留下用以交流和勵誌為核心的部分,稱之為《六經速成精簡2.0版》。

比起劉辯,隻有“學而”《文王》之類,用來撐場麵的1.0版,新版保留更多類似“管仲為仁”之類,帶有辨證思想的內容。

當然,該刪的,還是要刪。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這個字到底是“汝”還是,還真就是用的“女”,孔夫子是否搞歧視?是否地圖炮?是否當時情境下,有特殊意義?這種深奧的問題,還是留給經學專家研究好了。

他家學生就不必學了。

——好笑,根本不會有人發現。

正經人誰討論這個?

所以,當小侄女拿著原版找他,滿臉懵懂委屈,荀柔隻告訴她一件事,“誰若在你麵前說這句話,不必同他爭辯,直接打他出氣就好了。氣出過,必不放在心上,該怎麼過日子,就怎麼過。”

這種拿性彆說事的人,一定沒有本事,打了痛快完事,都不用擔心將來報複。

不過,每次見到小侄女,荀柔就有點甜蜜的煩惱。

小襄兒天生力氣,身體靈活,喜歡運動,天賦絕佳。

不說空前絕後吧,怎麼也是天下難尋。

如今,請了堂兄家最好的武師,也就是當初教他們兄弟的那一位,荀柔自己學時,覺得很好,現在輪到侄女就覺得不足了。

自家小孩這麼好的天賦,不說將來用不用,但就不能平白浪費——和所有傻瓜家長一樣,家中孩子有天賦愛好,荀柔恨不得給寶貝侄女找天下最好的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