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傳統食品(1 / 2)

這個儀式其實很簡單,也是在走親戚的時候已經做完的了,就是做“籺”。相傳,從前潘州地區本是一片荒蕪之地,五穀不生,後來來了一群躲避戰亂的人,見此處丘陵連綿,了無烽煙,便紮根開荒種作,繁衍生息。

人們初時隻能種些薯類等雜糧,聊以充饑。為充分利用糧食,人們便將雜糧用木槌搗成粉,加水攪成糊狀蒸煮,令其體積增加幾倍,成為木薯糊、玉米糊之類的食物。

再後來,人們已成功地在這塊土地上種上了稻穀,並連連獲得好收成。為慶祝豐收,也為調換口味,人們便按先前之方法,將米搗成粉,並配以蔬菜之類簡單的餡料,做成了有一定形狀和一定味道的食物,這就是“籺”了。初時,人們還隻是用梗米粉做,後來發現糯米粉黏更強、造型更易,口感更佳,便專門用糯米粉做籺,年複一年,漸成風俗。

每年在過年前幾天,即臘月二十六、七、八、九的時候,潘州地區民間便興起做的習俗,一來表示送舊迎新,二來可準備一些以“擺年”,以祈求來年五穀豐登、生活美好。潘州地區的人們,還習慣把粽子及各種各樣以糯米粉做成的糍粑糕點也叫做“籺”。

換而言之,這“籺”其實就相當於其他地方的粑粑,隻是更像粽子罷了。

每到喜慶之,比如做壽、結婚、進宅等,潘州人也喜歡提前做籺,分發給親朋好友,分享這個喜悅。當然,現在潘州市區的人,已經很少自己動手去做籺了,唯有像林家村這樣的鄉村,還保留著這樣的傳統。

做籺是個體力活,也是個技術活。首先,要把上好的糯米打成粉,然後等到開工那天。

打粉是個技術活,如果是過去沒有機器的時代,全靠人工來打,其實也就是舂。泡好的糯米晾乾後,才放進木製的米舂,用腳一下下踩動米舂,利用重力把糯米打成粉。現在先進很多了,都是用機器來打粉的。做出來的籺口感韌不韌,粉起決定作用的,而粉精不精又是由泡米時間決定的。

除了要準備糯米粉,還要準備好菠蘿葉,這是包裹籺的純天然材料。把菠蘿葉洗乾淨,放置在一旁晾乾。花生要用小火慢慢的烘乾,最後去掉花生衣,備用。做籺是需要放糖的,所以要熬糖,其實也簡單,加蔗糖、白砂糖、水熬製就可以了。其餘材料,不外乎蝦米、冬瓜糖和綠豆。將蝦米泡了,然後炒香;冬瓜糖切粒;綠豆炒熟,放在一旁備用。

做完這些準備工作,起碼要用三天時間。

接下來,就是搓麵團了。糯米做的籺最好是一半生粉一半熟粉,這樣收起來好捏,蒸起來不變形,吃起來有嚼頭;所以取出一半的糯米粉加點涼水攪拌成團,然後丟在開水裡麵煮熟,最後和剩下的另外一半生粉攪拌一起,加入糖水進去和麵團,和到用手拉開有彈就可以了。彆看文字寫起來就這麼一段話,其實和麵是需要很大力氣的,是一項體力活。而且麵團和得好不好,直接關係到籺的口感。

麵團和好後,就開始做籺了。

到了這一步,就不怎麼講究技術了。將糯米團搓圓按扁,包好餡料,每一個包一勺綠豆餡料、一顆冬瓜糖和兩個蝦米仁。然後拿出印製壽桃籺的模子,把麵團放進去,一壓就在簸箕上敲一下就出來了,一下一個,方便快捷。

滿滿當當做了一屋子的籺後,就要開始蒸了,在鍋裡放水,墊上一個蒸籠,再放上菠蘿葉,把壽桃籺放在上麵,就可開始蒸了。水燒開後,大概蒸幾個鐘左右即可。蒸好後的籺,散發出一陣陣糯米的清香,讓人食指大動,垂涎滴。

等等,這還不算完事,還有最後一步。

最正宗的壽桃籺,除了像個壽桃的形狀外,還需要“點紅”。所謂的“點紅”,是討吉利的說法,也就是用紅紙在籺麵上點上紅印,以示喜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