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八章:叉燒(1 / 2)

豬的做法有很多種,杜清和覺得大道至簡,越是簡單的做法,就越是美味。中國人對豬的吃法,不知道研究出了多少樣。單單是粵菜裡麵的做法,都各有不同。網上有個段子,說一個歪果仁發誓要用十年吃遍中國,可十年過去了,他連粵省/湘省/閩省……都沒走出去。嗯,要是誇張一點的,還能說,連一個地級市都沒走出去。

可見,中國的美食有多少了。要是你真的是老饕,你也有大量的資金,你甚至可以一天五頓,頓頓都不重樣。然後,死於暴飲暴食。

不誇張的說,中國美食真的是一種文化,而外國的食物,隻是單純追求口感和外表罷了。

額,好吧,吃慣了中國美食的中國人,到外國去是十分同歪果仁,他們這麼發達,怎麼還吃這些個垃圾?

所以,當一個歪果仁直播吃中國美食的時候,很多中國人就是靜靜地看著,然後露出關的眼神:這孩子,過去吃的都是什麼樣的豬食啊?然後默默的,一個人躲進被窩裡,笑出了豬聲。

當然了,在這裡鄭重提醒各位,這野味是絕對比不上人類飼養了數千年家禽家畜的質感的。至於野味能以形補形,那也是扯淡。離開劑量談藥效,都是耍流氓。就算能以形補形,你要吃多少,才能達到這效果?

彆的不說,有吃過野豬的,甚至是野豬和家豬雜交生下的“土豬”,質都是一言難儘。不僅膻味大,質還十分的老,十分的柴。由此可見,野味一點都不好吃,說不定還特麼帶毒,大家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

是雞鴨魚不好吃,還是牛羊豬不香?!那麼多食,你為什麼偏偏要吃野味?!你是想飛呢,還是想走路不用燈光?反正呢,有些人是真改不了嘴。曆史上,中國發生過很多次饑荒,所以沒得辦法才去打野味。可現在,糧食充足了,還有人作死,真的是不知者無畏啊!

說回到豬,其實中國人養豬已經很久了,但是在宋朝的時候,豬還是貧人才吃的。當時蘇軾說,“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價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沒錯,就是《豬頌》。

說明了什麼?

宋朝人不懂養豬,養出來的豬,有很重的膻味。

恰好那會蘇軾被貶了,貶到黃州去,然後生活成為困難了,想吃就隻能吃豬。於是,蘇東坡是個管不住嘴的,發明了東坡。這段曆史,喜歡中國飲食文化的大抵上都知道。但是呢,蘇東坡當時做的,是“東坡肘子”,而“東坡”是後來才改良的,已經進步很多了。

現在的“東坡”,用的雪豆、蔥、紹酒、薑、鹽啊,等等,在宋朝是不可能有這麼多佐料的。隻不過呢,核心技法還是——微火煨燉。

粵菜裡的豬,也有燉煮豬的技法,最經典的一道菜,就是“梅菜扣”了。

梅菜,是用鮮梅菜為原料經醃製後再脫鹽等工藝製成的產品。說白了,跟醃酸菜沒啥區彆。但是呢,酸菜是濕的,梅菜是乾的。所以做梅菜扣,要先發梅菜。所謂發梅菜,其實就是把梅乾菜用溫水泡開。五花放入開水中煮,加入料酒、薑片、花椒、八角等,等到煮熟後撈出五花塗抹上老抽上色,再放入油鍋裡炸至外皮焦嫩。再將梅乾菜放鹽、大料翻炒備用。把塊切成厚片,將炒好的梅乾菜放在盤子裡,豬塊放在梅乾菜上,再將梅乾菜放在豬塊上,一起端入蒸鍋蒸個四十分鐘。

這樣,就是經典粵菜——“梅菜扣”了。

肥而不膩,是“梅菜扣”的最大特點。一口咬下去,那鮮甜的味道,一塊能下一碗米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