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 章 赤壁賦(2 / 2)

“兩人的性格或許本身就不太適合。”

秦始皇幅度不大地搖了搖頭。

二人都是人才,蘇軾不必多言,能兩次中舉,能擔當宰相,章惇自然也有才能在。隻可惜眼下交心的二人竟落到後麵章惇將蘇軾一貶再貶的局麵。

但這也不意外,一個勇敢果決,但生性氣傲,容易鑽牛角尖,另一個則與之相反,寬和豁達,但麵對艱險會更為謹慎,依秦始皇看,二人遲早會鬨出矛盾。

不是章惇自己鑽牛角尖裡出不來,就是蘇軾好心乾壞事。

事實也誠如秦始皇所設想的那般,二人走到後麵的狼狽,是命運,更是性格。

【蘇軾雖然與章惇誌趣相投,但在政治觀點上卻是大相徑庭,一新一舊,章惇新黨,蘇軾舊黨,而這也為他們的最終決裂埋下了伏筆。】

【如果大宋比作一輛馬車,那麼宰相就是那個指引方向的人,那麼現在走到了岔路口,到底哪一路對於積貧積弱的大宋而言更好呢,沒有人知道。但是所有人都覺得自己所支持的那一路才是最好的那一路。】

知道了,彆罵了。

趙匡胤心裡苦啊,名臣很多,但是黨爭怎麼破?

【不得不說,宋神宗和王安石醞釀出來的那場變法這場變法改變了太多太多。不僅改變了宋朝的政治格局、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

哦豁,熟悉的黨爭,直接玩完。

哪個朝代沒黨爭啊,但是毫無疑問,一旦陷入黨爭,無論願意與否,此後二人的命運都身不由己了。

劉徹有點惋惜,黨爭有多毒?政見不同,連父子兄弟都會反目成仇,更何況隻是朋友。這一點沒有人比皇帝看得更清楚。

【還是那句話,王安石的思想太先進了。他試圖用政府的“有形之手”去管理經濟活動的各個要素,王安石變法的五百年後,張居正的“一條鞭法”,換湯不

()換藥。】

【講真,如果不是張居正死後,明神宗直接將一條鞭法全盤推到,相信明朝還能延續得更久一些。就像王安石給大宋續了命,張居正也給大明續了七十多年的命。】

好家夥,吃瓜吃到自己家了。朱元璋深深吸了一口氣。

“標兒啊,日後你記得,一定要跟後代說,叫張居正的千萬不能殺。”他語重心長地說道。

朱標答應,但是沒有一分一毫的笑意,而是對大明的憂心忡忡。

至於其他兒子倒是沒有什麼因為老爹對大哥格外重視而產生的落差,笑死,太子之位穩如磐石,從來不是說說而已。

年輕的judy先生也隻是默默把張居正不能殺的命令記在了心裡。

至於另一邊翻身做皇帝的朱棣,也是對自家兒子千叮嚀萬囑咐,雖說是初期,但是小心使得萬年船。

萬一沒過幾個皇帝就是王朝末年了呢。

呸呸,這話不吉利。

隻能在心裡念叨,年長版的judy如是想道。

【米國總統實施新政,一方麵實施農業貸款,一方麵收購多餘物資和糧食食品。新政的實施,讓米國成功度過了經濟危機,沒讓這個新興國家自此土崩瓦解。】

【這一套組合拳是不是似曾相識?不是彆的,正是與王安石當年推行的青苗法不謀而合,而這一政策,我們比米國早了九百年!】

嘶——

不少人倒吸一口涼氣。

天,思想領先近千年。

“王安石的變法確實太先進了。”

劉徹又悟了,人不行,彆怪路不平。大宋就是太落後了,才配不上這麼先進的王安石。

不像我們大漢,從黃老到儒家,與時俱進,能依據時代要求靈活施政。

豬豬驕傲臉。

【不知不覺又說多了。】

天幕的聲音聽起來有些懊惱。

【但是家人們,請把王安石牛逼打在公屏上。】

大宋

王安石的臉微微發燙,按理說經過多年政治鬥爭,他早應該練就萬事波瀾不驚的神功了。

但是麵對天幕這麼粗俗,呃不是……直白的讚美,他還是招架不住,甚至內心歡喜不已。

這可謂是揚眉吐氣啊。

至於其他的朝代,對王安石變法的渴求更甚,都想見識見識有多牛。

所以王安石變法呢?

不怕你不說,就怕你隻說一點點。

越說越把人說得心癢癢,李世民恨呐。唐和宋也就差了幾百年,瞅瞅這時間,多近。

【不過不同於蘇軾和王安石,政治觀點上的差異並未影響兩人間的交往,兩個人友誼的小船經受住了考驗,不但沒翻。還劃得穩穩當當,差一點就升級成了巨輪。兩人的交遊那叫個情深意切啊。】

蘇軾:《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

章惇:《寄蘇子瞻》

你一首我一首,二人的互相唱

和擺在了天幕上。

【聽聞章惇平定叛亂,蘇軾發文:功名誰使連二捷,身世何緣得兩忘。早歲歸休心共在,他年相見話偏長。

而章惇的回答是——他日扁舟約來往,共將詩酒狎樵漁。注意啊,這個要考。】

“哼。”

知道其中緣由的章惇又是一聲冷哼。

?

這不就是很尋常的相互約定嗎?

但既然天幕這麼說了,劉徹留了個心眼,特意注意了一番。

【眾所周知,蘇大嘴巴名不虛傳,“烏台詩案”讓新黨逮住了蘇軾的把柄,於是蘇軾蒙冤入獄。但就是在這大多數新黨欲把蘇軾置之死地而後快的情況下,章惇為蘇軾挺身相救,力駁新黨羅織的那些捕風提影的罪名。】

天幕放出了章惇為蘇軾在朝堂上仗義執言的視頻。

“哈哈,這脾氣合咱胃口!”

“舒曹之唾亦可食乎?”看到章惇一臉嫌棄地回懟拿禦史舒曹當擋箭牌的宰相王珪,朱元璋大笑出聲。

章惇這人,也能處,有事他真上啊。

仗義啊。

朱元璋對章惇的評價一下子就高了起來。

如果不是把蘇軾當成了真朋友,章惇何必淌渾水呢。

朱元璋忍不住為自己一開始在心裡對章惇的激烈言辭感到抱歉,無論後麵如何,但是現在章惇的行為……

沒毛病!

【之後蘇軾被貶謫黃州我們就都知道了,在這“親朋多畏避不相見”的局麵下,除了蘇軾他親弟蘇轍,官場上也就章惇不顧會有冒犯君王的奉獻而常常與蘇軾有來往了。】

緊接著天幕放出了一封信,名字是《與章子厚參政》。

一旦有患難,無複有相哀者。惟子厚平居遺我以藥石,及困急又有以收恤之……此等深情厚誼,可和我與太白兄的情誼相比。

杜甫看著蘇軾這段文字覺得他和李白的情誼亦是如此,聽聞李白有難,他也是為其牽腸掛肚,如果不是家道中落,實在接濟不了,他早就給李白大包小包安排上了。

正當眾人為二人的情誼感動之時,天幕話音一轉。

【可惜,或許在章惇看來,這段感情,終究是他錯付了。章惇呐,真心能換來真心嗎?曾經的章惇可以毫不猶豫的回答,但是現在,章惇不知道了。】

……

能說嗎,其實現在的章惇也不知道。

誰能想到,這些年過去,但他到現在也無法釋懷。

來了來了。

血雨腥風?還是恨海情天?

劉徹興致勃勃。

【到了舊黨上位的時代,時任新黨二號人物的章惇是肯定要被清理掉的。蘇軾和蘇轍都有上書抨擊了章惇。】

【這也是為什麼有人認為蘇軾德行有虧的理由之一,人章惇都為你挺身而出了,結果到你這兒不幫也就罷了,還落井下石?什麼人呐!】

對,什麼人呐。

朱元璋情不

自禁地點了點頭。

【但是首先很重要的一點(),他們二人是實打實的親戚關係?()_[((),章惇的姐夫是黃幾道,而黃幾道的兒子黃寔,他的兩個女兒分彆嫁給了蘇軾和蘇轍。也就是說蘇家兄弟在處理章惇的事情上是需要避嫌的。】

【其次,當時的局麵很無奈,章惇是在被舊黨圍攻。而蘇家兄弟呢,過得也不算好,在舊黨裡麵還受人排擠呢,屬於自己都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嗬,合著就我一個人是傻子。”章惇自嘲。

我可以為蘇軾挺身而出,但是他們卻要明哲保身。

從理智上可以理解,但是情感上說不失望,那都是假的。

繼續繼續,朝堂上這樣的彎彎繞繞聽天幕叭叭倒是挺有意思的。

劉徹聽得津津有味,如果手裡再抓著一把瓜子,可以說他現在的表現和現代的吃瓜群眾沒有任何區彆。

【尤其是蘇轍是台諫官,在所有人都在指責的情況下,你不罵?不罵就等著自己前途儘斷吧。】

【前麵說了,蘇轍當年在烏台詩案被蘇軾虐了個大的,蘇轍由此產生的想上爬的欲望是很強烈的。而且如果他為章惇說話的話,不僅是他,他哥哥也會受到連累。】

原來如此。

有太多人都是第一次得知此中緣故與曲折,於是大家認真聽著天幕的解釋。

【所以,與其說蘇轍在前途和章惇選擇了前途,不如說是蘇轍在哥哥和親戚之間選擇了哥哥。】

……

友情和親情哪個更重要?

雖說對章惇有些殘忍,但是這個答案在很多時候都是不言而喻的。

【雖然一邊是友人,一邊是弟弟,蘇軾可能以為自己不發聲,就可以裝鴕鳥躲過去。然而有時候不站隊,本身就是一種站隊。】

【而這段友誼的悲哀在於,本質上,是蘇軾選擇和弟弟雙向奔赴了。】

“你這麼說,朕倒是覺得蘇軾蘇轍他倆挺好磕的。”

劉徹自言自語。

我們劉徹,作為一隻健康的優質豬豬,青史留名的豬豬,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不挑食。

蘇軾聞言頭低了下去,這件事上。沒辦法,朋友可以有很多,但他隻有這麼一個弟弟。

【所以說,他們的做法無可厚非,隻是對比烏台詩案章惇的行為,顯得落了下乘。吊詭的是,二人最後的選擇和行為冥冥中卻與友誼初期的那次出行交相映襯。】

“是絕壁題字。”

秦始皇道出了後世給那次出行冠上的名字。

想到自己剛開始下的定論,果然,一語成讖。

【於是乎,章惇下課,被貶到了汝州。想也知道,他那麼一個心高氣傲的人,自然心裡十分窩火,憋了一肚子氣。】

【元祐元年,見舊黨勢大,章惇乾脆請求罷職,提舉洞霄宮。我不乾了,我去管道觀去還不行麼,這官場我不玩了。】

李世民皺起了眉頭:“章惇這一舉措太過。”

()要知道像道觀這樣的官職,就算是在他們大唐,也是屬於無所事事,一般都是用來安置年老或者久病官員的。而章惇正值壯年,卻要這樣做,屬實是賭氣之舉。

因為他的意圖不是想隱居,而是極度憤恨,對朝廷極度失望。

“天幕沒說錯,此人的氣性確實不小。”

李世民很讚同天幕的看法。

【這樣的舉措,你是在對朝廷不滿麼?毫無疑問,章惇自然招致了舊黨更猛烈的攻擊。】

【蘇軾一看不妙,給好友送去了一封安慰信。而這封信……蘇大嘴巴有時候可能情商真挺低的,笑死,火上澆油。】

《歸安丘園》全文,天幕傾情獻上。

“歸安丘園,早歲共有此意,公獨先獲其漸,豈勝企羨……”

窒息。

在科普過二人之間的故事後,劉徹越發覺得他倆遲早藥丸。

【還記得之前章惇的他日扁舟約來往,共將詩酒狎樵漁嗎?章惇記得,蘇軾也記得。但是在這樣的關頭,蘇軾說,我真羨慕你啊,先歸隱田園了。】

【依照章惇這脾氣,氣可不就一下子就上來了。章惇又不是真的動了歸隱的心思,但是,蘇軾沒看出來。所以對章惇而言,蘇軾的表現是這樣的:你這是冷嘲熱諷呢還是冷嘲熱諷呢?】

對呀,劉徹深表讚同。

將心比心,這要是他被人嘲諷該退位讓賢了,劉徹高低要讓他知道什麼叫做皇帝。

【但是我覺得蘇軾可能就真沒想那麼多,如果蘇軾在官場上能像他弟那般看得明白,他這一生就不會是這樣的,不是因言獲罪,就是在因言獲罪的路上了。】

“可以,這很蘇軾。”

李世民嘴角抽搐個不停,沒辦法,這句話糟點太多了。

【蘇軾的意思是,既然蔡確頂雷了,支持新黨的下場你也看到了,就不要再做那出頭鳥。在地方上以出世的心態,好好思考自己的人生,仕途權位都是過眼雲煙,不必執著。】

【蘇軾的建議其實適合蘇軾,豁達樂觀,心態超然,但是問題在於章惇不是蘇軾。所以他的建議在章惇眼裡完全變成了另一種味道。】

“誌不同,道不合,所以二人根本做不了真正的知己。”

一路看下來,秦始皇隻覺得兩個人真是哪哪都不適合,但偏偏又真的成為了朋友。

也許……最開始的交遊才是兩個人心貼得最近的時候,就像是兩架在道路上擦肩而過的馬車,在交彙的那一刻,可能是距離太近,才有了類似於知己的錯覺。

此後都隻是沿著不同的方向離去而已。

而誰都無法回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