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見那個人的路上, 偵探先生和神穀鳴一分享了一下當年的那起爆炸案。
“聽說是在一家普通的咖喱店發生的爆炸案,最後被算作意外事故了。”
神穀鳴一認真的等待著後續,對方卻又什麼都不說了, 總覺得那背影有些寂寥,可他的聲音卻是輕快的。
“沒有後麵了?”神穀鳴一問。
“沒有了。”偵探先生爽快的答道。
神穀鳴一少見的冒出了無語的心情,這和什麼都沒說有什麼區彆!
“欸,”太宰治像模像樣的感歎,“再多的我也不知道了, 不過我們等下要去見的人一定知道更多的細節, 就讓他來告訴你吧。”
神穀鳴一覺得這所謂的不知道更多,一定需要打個問號。
橫濱是個接受力很強的城市,任何其他城市無法被接受的汙物都會被妥帖的收納在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的黑暗裡。
就是這樣一條不知道有多少人曾做過黑暗的交易的,頗有“內涵”的小巷裡,阪口安吾內心仍然在後悔接到消息之後,自己竟然真的的按照約定來了這件事。
有些人的話,總是令人無法拒絕。
在阪口安吾這樣一位特殊機關的公職人員身上,除了上司之外, 也還有其他無法,也不能拒絕的人。
橫濱下起了細細的小雨,輕薄的雨氣從地麵浮了起來。
神穀鳴一看到了站在那裡舉著傘的男人, 他背對著這個方向, 大半個傘麵遮住了上半身,聽到了踏在雨水上的腳步聲,才緩緩的轉了身。
他這輩子都不會忘記對方看到他的那個表情。
如果他的腦袋沒有出事的話。
秀麗的臉都扭曲了一下,破壞了那沉著的氣場,似乎有很多話想說,但話到嘴邊又都化為了遲疑。
神穀鳴一覺得他這個表情有些滑稽, 於是翹了翹嘴角。
“就是這位,”太宰治介紹道,“他在這個城市說是全知的也不為過,不過可能不會隨便就告訴你哦。”
太宰治直直的看著阪口安吾。
這句話是在諷刺阪口安吾是個為了達成目的,可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東西。
阪口安吾能理解到話中的意思,如果被對方知道了,一定會說是因為他做賊心虛才能立馬就明白話中的含義,但是除了用食指推了下眼鏡之外,他也隻能站在這裡,任由對方說下去。
因為對方說的沒錯。
他既做賊心虛,又是個不擇手段的人。
神穀鳴一細思了一下偵探先生的話,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他上前一步,誠懇又自然的說:“開個價吧。”
這話讓另外兩個人都怔怔的看向了他。
“什......麼?”阪口安吾怔怔的張開了嘴。
那副認真的模樣看不出一絲開玩笑的意思,他是真的一點也不覺得奇怪的在提出這個想法。
這太奇怪了,奇怪到讓人不由懷疑他和另外某個人到底是養兄弟,還是親兄弟。
不,其實放在這種情況下,這句話不算突兀,可是一般多少都會懷疑一下吧。因為太宰治說的天花亂墜,一點都不像是真的。但這個人,竟然就這樣相信了太宰治的話,並且認真的去思考了。
他到底是神經有多大條?這樣不是會被太宰騙的團團轉嗎?
......不,太宰說不定不會騙他。
阪口安吾不太清楚的冒出了這樣的想法。
恍惚間,麵前的人與另外一個人重合在了一起,讓人產生了奇妙的錯位感,就像那個早已死去了很久的人重新站在了麵前一樣。
就是當初阪口安吾第一次見到那個人的時候,在太宰治說了些亂七八糟的話之後,那個人也說出了一模一樣的話。
“開個價吧。”
阪口安吾心裡有了種不妙的猜測,就算太宰已經通過人直白的告訴他——他的弟弟想見你,這種不需要思考就知道“他”指的是誰的話,阪口安吾也一直以為這隻是太宰的又一出想要作弄他的手段罷了。
他更希望是這樣。
因為如果這是真的的話......
他又該如何麵對“他的弟弟”?
在沉默中,神穀鳴一反應迅速的意識到自己可能說了奇怪的話,並且乾脆的認了錯。
“對不起,我說錯話了。”
經曆的多了,他也能從周圍人的反應中判斷出自己的發言是不是不太恰當。
“......不,不是你的錯。”最後還是阪口安吾回答的,但是再多的,比如他與太宰治同時用一副受到了巨大震動的表情看向對方的原因,就沒有說出口的意思了。
“你有什麼問題就問吧,不管是什麼,我都會回答你的。”他做出了這樣的許諾。
這個時候,太宰治就沒有再搗亂了,站在一邊,安靜的看著兩個人交流。
神穀鳴一不知道第幾次說出了自己的開場白:“在找我的義兄,他姓織田。”
他把當時在偵探社說的一切都又再說了一遍。
這讓阪口安吾有些驚訝,他以為以太宰的性格,會讓神穀君直接質問他,但是現在看來,對方甚至不知道自己要找的人的全名,就這樣被騙過來了。
真是抱歉了,阪口安吾冷靜的想,你恐怕要多掃一座墓了。
本來是帶著伴手禮去見養父母,得知養父母去世了,想找義兄一起祭拜養父母,卻發現,不過是多掃一座墓罷了。對這個人來說,實在太殘忍了。
“太宰先生提過一起爆炸案,我們現在就在調查這起爆炸案,他說哥哥曾出現在爆炸案的現場,阪口先生還知道其他的細節嗎?”
阪口安吾察覺到了其中的惡意,太宰要他親口把自己曾經做過的事毫無保留地展現在被害人家屬的麵前。
然而,他還是敏銳的發現了這之中潛藏著的溫柔。
雖然用這樣的詞彙形容太宰這個人很不合適,但對象是麵前這個人的話,並非完全不可能。
如果上來就告訴對方,你的義兄也死了,很難想像,這個人要怎麼接受這件事。
不過,如果讓他在不斷的探索過程中,一點一點的認識到真相,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後果,即使結果相同,也會變得不那麼難以接受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