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 34 章(1 / 2)

到了二月裡陳景書果然如原先預料的一樣忙碌起來了, 他雖中了個風光無限的解元,自己卻覺得頗為艱難,甚至可能還帶幾分運氣, 仔細看了第二名的文章, 比他並不差什麼,真要說起來,應該算是他特意投考官所好寫得文章起了作用。

但會試的時候卻是萬萬不能有這樣的運氣了。

大晉會試光是主考官就三個,一應名次都需三位主考官一同討論達成一致後才算結果。

除此之外各處閱卷的就近百人, 林林總總, 規矩森嚴,哪裡是童試鄉試可比。

人說懂的越多越是敬畏, 陳景書當年尚且不明白這道理,這會兒卻似乎明悟幾分。

他以前考生員的時候隻覺得製藝雖要用心寫,卻也沒有什麼太難的, 等到了如今,他中解元, 在旁人看來, 舉人老爺寫製藝自然是覺得極簡單輕鬆了, 陳景書卻越發覺得製藝難寫。

因此出了正月裡陳景書便忙起來, 直到黛玉生日那天才騎上自己的大白馬, 先去小平安巷接了林姑姑的馬車,然後一起往城外碧園去了。

說起黛玉的生日, 原本賈母是想著在大觀園裡給她辦一場就是的, 卻沒想到沒幾日黛玉便說自己得了碧園, 又說二月正是百花盛開的時節,不若去碧園賞花,也順路出門散散心。

碧園的名字在京城有頭有臉的人家裡那是沒有不知道的,隻是如陳孝祖這般的,自然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去逛他的園子的,大家雖對碧園聞名已久,可真正能去的卻不多。

這會兒賈母聽說陳景書竟把碧園送給黛玉,哪怕老太太一生經曆的大風大浪多了去了,聽到這話也不由驚訝,好一會兒才說道:“若是旁的園子我必定不同意你們去的,但這碧園,整日裡京城都有人說,不入碧園不算看過園林,我年輕的時候這園子就大有名氣了,如今得了機會,是一定要去看看的。”

王熙鳳在旁邊笑道:“京城裡整日聽人說碧園,聽的耳朵裡都滿了,這回可算是沾了妹妹的光,咱們也去長長見識,倒要看看這碧園和彆處的園子有什麼不同。”

黛玉對賈母道:“隻是碧園在城外,地方又大,若是好好逛園子,回來的時候恐怕就太晚了。”

賈母道:“這有什麼,若是晚了就在那裡住一晚,第二天再回來也使得。”

黛玉道:“除了家中姐妹,這回還請了姑姑一起去。”

賈母笑道:“正是呢,你難得有這麼一個同鄉的親戚,雖遠了些,但多親近親近也是好的。”

卻不知是黛玉的麵子還是碧園的魅力,這回黛玉的生日,除了家中姐妹,就連老太太都要一起去的,當然了,這種姐妹們聚在一處玩樂的事情是絕不能少了賈寶玉的。

如此黛玉生日那天,賈府便是一條長長的車隊往城外去了。

碧園的位置好,其好處就在於它周一側有山,且剛好擋住了京城冬日裡乾冷的風,而其山峰雖不甚高,卻秀麗幽美,本身就是個好去處,而碧園中的大量水域則是引附近天然的河流活水入園子,其山水園林竟是融為一體的,京城周遭能有這般獨特位置的,隻碧園一處。

旁人家就算想引外頭的活水,挖溝渠都是個大工程,哪像碧園,其中竟有一處是可以直接從外頭的河中乘船而入的。

黛玉一行人到了碧園,門口自然早準備好了,下了馬車又換了轎子,由幾個健壯的仆婦抬著入內。

不多時有管事的婦人鄭來運家的迎上來,先給賈母黛玉等人行了禮,然後才簡單的介紹了幾句園子,又說:“如今時候還早,老太太和姑娘們不妨先在前麵攬輝閣略作歇息,再逛園子也好,另外還有一件事情要問姑娘,不知今日的宴要擺在哪裡?”

黛玉道:“我頭一回來哪裡知道這些?依你看,哪裡最好?”

這時候探春突然道:“我來之前聽說這裡有個大水法,在哪兒?”

鄭來運家的答道:“那還有些路程呢,姑娘若是累了,也可以坐船去,另外姑娘問起水法我倒是想起來了,那大水法旁邊正有一個好去處,林姑娘不如就把宴擺在那裡。”

黛玉道:“你瞧著好,就擺在那裡吧。”

說完話,鄭來運家的很快叫了一條船來,王熙鳳頭一個上船,之後小心扶著賈母在船上坐好了,才又叫姑娘們上來。

賈寶玉道:“這園子看著和咱們家的不同,就連船都不同呢。”

他們如今所在的地方依舊是一片傳統園林,雖有佳木蔥蘢,雕梁畫棟,但到底平日裡看慣了的,雖覺得此處也好,卻並不驚訝,隻是這船就不同了。

薛寶釵道:“這你就不知道了,這船上的樣子不是比照著咱們大晉來做的,是洋人們的樣子,你瞧瞧上頭雕的花紋,是不是都一樣的風格?”

船以白金二色為主,又裝飾以鮮花藤蔓,船艙兩側開有窗戶,不設雕花窗格,而是全部飾以玻璃,因此船艙內光線極好,又通透又明亮,最重要的是,透明的玻璃可以讓眾人的視線毫無阻隔的飽覽水麵風光。

順著水走,不多時身邊景象漸變,水麵也更加開闊起來,忽而聽李紈一聲驚呼:“那是何物!”

大家順著她的視線看過去,也不由目瞪口呆。

隻見廣闊的水麵上忽而以怪石堆起一座險峻山巒,上頭所植花木也是精心挑選過的,更襯的青山險峻,其中一條飛瀑自山頂從上落下,氣勢磅礴,山上裝飾的如半遮半掩的亭子等物,則更添了幾分遐想,仿佛這山中住著仙人似的。

那山峰周圍則有異獸環繞,獸口之中噴出水來,飄起的水霧使得山在眾人眼中隱約朦朧,更像是仙雲山霧環繞,此時陽光正好,陽光透過落下的水簾被分解成斑斕的色彩,竟像是有七色祥瑞之光四麵環繞,真恍若見到了仙家景象。

除了這堆山的,其他各處也有各式動物的雕像噴出水的。

不提其他人,王熙鳳在最初的驚異過後,心中卻想,養著這麼一個園子,一年不知要花費多少銀子呢,果真是錢和權缺了哪一樣都不行。

黛玉心中就更是複雜了。

她原以為碧園不過就是尋常的園子罷了,就算人人都說好,便是比大觀園還好上幾分又如何呢?

她在意的原不是這園子的價值,而是陳景書送她園子的心意。

隻要陳景書有心,送她一個園子也好,送她一片葉子也罷,她心中都高興。

可等今日親眼見了這園子,才算是真正意識到,能將這樣的園子送出去,可不是有一點半點的心能辦到的。

等眾人下了船就到了一座白色小樓前,完完全全的西洋樓樣子,而登樓之後,便可將之前他們乘船走過的廣闊水域,和其中的水法儘收眼底,甚至還能遠眺岸邊景色,其中遠處的翠色與園子後頭的山色連成一片,好像這園子將山也包含其中似的。

黛玉才剛上了二樓,就有丫鬟遞給她一隻望遠鏡,道:“拿這個看的清楚些。”

黛玉再一看,簡直要笑了。

這不正是當年她送給陳景書的那一個?

黛玉才拿著看了幾眼就被眾人發現,便也個個都鬨著要看,黛玉無法,隻得把望遠鏡給他們傳著用。

自然,這能將遠處景物看的如在眼前一般清楚的望遠鏡,又引起了大家一番話題。

等林姑姑來了,黛玉心中卻又忐忑起來。

陳景書上回說他也要來,卻不知他又怎麼來呢?

正想著,忽而聽林姑姑道:“說起來我今日來時路上還遇到陳家大爺了。”

賈母眼神一動:“哦?他也出城?”

對於陳景書,賈母的心情是很複雜的。

按理說陳景書人品才貌樣樣都好,又正是十五歲的翩翩少年,可不是最討老太太們歡心的時候嘛,可偏陳景書與黛玉定下婚事,讓原本想把黛玉和寶玉湊在一起的賈母有些不痛快。

自然,賈母活了大半輩子了,基本的人生智慧還是有的,心中雖遺憾兩個玉兒的事情不能成,但到底也不多說什麼。

哪知道前幾日偏出了史湘雲的事情。

陳景書不跟一個小姑娘計較倒是真的,他根本不問湘雲如何,直接以管教無方的罪名找上了史家,把史家兩位侯爺全部拖下水,甚至挨了皇帝的訓斥,又被罰了俸祿。

賈母的根到底還在史家,陳景書這般針對史家她心裡如何能痛快?

何況在賈母看來,這事就算有什麼,往她這裡說也就是了,她自然給黛玉做主,到底是姑娘們的事情,後宅裡解決也就罷了,何苦鬨到前頭去,還把事情鬨得那麼大。

那日史家來人,老太太後頭詳細問才知道,這可不僅僅是接湘雲回去那麼簡單,史家侯爺的兒子在外遇到陳景書,原想說幾句好話套近乎,再道個歉,這事也就算完了,若是處理的好,說不定還能搭上都察院這條線呢。

哪知道陳景書半點麵子沒給,冷冷淡淡倒也罷了,最後竟還說什麼下回請史家兄弟喝酒,順道也聽聽戲,隻是戲台上的長得像誰,他可就不知道了。

這話還能有其他意思嗎?

史家兄弟麵紅耳赤的去了,隻覺得這陳景書的嘴也太毒了些。

不過這話說到了賈母那裡,賈母卻明白隻要史家彆再讓湘雲鬨什麼幺蛾子,陳家就不會繼續扯著這事不放了,至於說賈母,她很有經驗的把那小戲子送去出家了,從此青燈古佛相伴一生,對於一個女孩子來說,也不知這是幸還是不幸。

但招惹陳家的到底是史家不是賈家,若是黛玉真的嫁給陳景書,隻憑賈家是黛玉的親外祖家,如今黛玉又在賈府住了這麼多年,由賈府教養,成親之後,賈府自然就在都察院裡說得上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