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呂雉在內,大漢君臣原以為,這場戰役至少得持續十年以上。
畢竟,那位擁有大漢文景之治的數十年物資戰備積累,手握衛青霍去病這樣不世出的戰神名將的漢武帝劉徹,真正打敗匈奴,也花費了十幾年的時間,甚至在衛霍死後,四戰三負,最終不得不陷入僵持防禦階段,沒了先前那般氣吞山河的豪氣。
而魯元公主和劉盈可是從未領過軍,上過戰場,甚至劉盈還有一次“臨陣脫逃”的記錄,所以一開始並沒有人看好他們。
就連張良,想著他們哪怕有衛霍的征戰方案和分析做參考,想要擊退匈奴也得數載之功。
誰也沒想到,第一次兩軍正式對壘,還沒有開戰,匈奴大軍便不戰而退,被漢軍追擊之下,更是無心戀戰,就連冒頓鳴鏑殺人都沒能阻止潰敗的速度,僅此一戰,匈奴大敗,死傷被俘者高達三萬餘人,而漢軍死傷不過兩三千,這何止是以一當五,簡直就是以一當十的戰損比。
捷報傳來時,朝中大臣們甚至懷疑這是魯元公主謊報軍情,虛報戰功。
直到押送俘虜的,護送戰利品(羊馬)的陸陸續續抵達長安後,他們才驚覺,真的打贏了!
而且還不是那種小打小鬨的勝仗,而是斬首過萬,俘虜過萬,擊潰冒頓十萬主力大軍的大勝!
這樣的勝利,之前他們連想都不敢想。
張良先是震驚,其後很快就反應過來。
冒頓單於正是借著從大漢搜刮去的財物,才能征服西域諸國,而此時匈奴剛剛統一西域各部的時間並不算長,尚未形成統一的指揮和戰鬥力,加上他們這才和親了一次,得到的財物和匠人技術尚不足以提升他們的武器和戰術,而大漢這兩年卻創新改造了不少重型弓弩,加上提前在西域的布局,以有心算無心,哪怕雙方都沒有達到幾十年後的巔峰狀態,這一役還是魯元占據先機,方能有此大勝。
在原本的曆史線上,文景之治攢下的資本,才讓漢武帝劉徹有了進攻匈奴的底氣,可同樣,每次和親送去的財物和陪嫁人員,也成了匈奴壯大的資糧。
包括漢武帝劉徹在內,從劉邦開始,六十年間這五個皇帝送去了七個公主和親匈奴,無一人生下能夠成為匈奴單於的繼承者,可見劉敬當初的想法根本不可能實現。
更重要的是,在和親的過程中,漢文帝還給匈奴送去了史上第一個“漢奸”中行說。
身為宦官的中行說本不願隨侍宗室女去匈奴和親,被迫出行後,一到地方就立刻投降匈奴,還獻計獻策,專門針對漢朝邊郡發起戰爭,借此威脅勒索財物,搶掠邊郡百姓為奴,甚至就因為他設計讓匈奴巫師下“詛咒”後,將病死的馬羊埋在漢軍進攻路線的水源處,導致漢軍飲水後中毒,據說就連冠軍侯霍去病的英年早逝,也是因為在出征途中飲用了這種“毒水”而暴病身亡。
如今的匈奴,後方的西域諸國尚有餘力反撲,漢奸中行說尚未入匈奴出賣漢朝的邊防機密和軍事策略,完全還是以原來的部族集團戰爭模式,就給了魯元公主聯合西域諸國裡外夾攻,趁亂將其擊潰的機會。
曆史是由人創造的,後世之人可以根據曆史總結經驗,而當世之人,卻隻能靠自己的努力來創造機會,抓住機會,才能改變命運,改變曆史。
魯元公主本來也隻想著在冒頓單於後院點火,趁亂攻擊,隻要能將他們擊退打散,就算讓他們回去,西域諸國的火點起來,也夠冒頓忙乎一陣子的。
她還真是沒想到,能獲得如此大勝。
畢竟,匈奴部族出戰,各部落雖然都歸冒頓單於旗下指揮,但十萬大軍在這個時代,傳訊通知何其艱難,當他們知道王庭被偷襲焚毀,西域諸國叛亂,頓時人心惶惶,冒頓再一下令撤退,信息不全的情況下,就愈發混亂。
這時候再有漢軍密探混在其中搗亂,徹底引起冷兵器時代大軍團作戰時最怕的炸營,匈奴兵隻想著撤退,想著趕回王庭,根本無心戀戰,卻又被漢軍夾擊,混亂之下,死傷在自己人馬下的,甚至比死在漢軍箭下的還要多。
魯元公主見此情形,乾脆乘勝追擊,隻留了一部分人負責打掃戰場押送俘虜和戰利品,其他人繼續前進,一路將匈奴兵趕回漠北,直抵河朔一帶方才停下來駐軍,開始修建工事。
這裡原本就有秦朝蒙恬率軍修築的長城和防禦工事,隻是在秦滅之後,中原諸侯混戰不休,匈奴趁虛而入,毀掉了這一片的防禦工事,將這裡的百姓擄走,形成數百裡無人煙的荒野之地,後來更是在此牧羊養馬,更不願離開。
魯元公主深知若不能奪回河套地區,穩住邊城,那麼這次的戰果早晚會被匈奴人奪回去,便不再追擊,而是就地駐紮,開始清點繳獲的羊馬物資,充為軍糧之餘,又修書一封,請女帝下旨安排移民實邊。
當初劉邦是強征全國富商地主和貴族遷徙到長安定居,不去都不行。
後來呂雉是以太學書院為餌,誘得天下學士主動前往長安求學定居,這短短兩年間,不光是求學的學子,還有各地的富商地主,紛紛都主動前往長安,就是因為在這裡不僅能夠受到更好的教育,從娃娃抓起,還可以通過考核入朝為官,而不似原本的舉薦製,朝中無人難為官。
劉邦強征十萬戶,呂雉坐收二十萬。
結果長安的房價地價是一日一漲,尤其是太學書院方圓十裡之內,都成了繁華的坊市街區,住滿了各地前來求學求官的學子。
呂雉甚至慶幸當初因為國庫空虛,劉邦隻修了未央宮,連長安城的外城牆都沒修好,否則以她給太學所劃的位置,原本在城外五裡,現在卻比內城還要繁華,不劃入城牆之內絕對說不過去。
好在她提前從陳曦提供的視頻裡看到了幾百年後在此定都的大唐都城地圖,對那種布局工整、街衢寬闊、坊裡齊整、形製統一的設計十分喜歡,故而在修整城池時,也讓將作大匠參考唐都布局圖,將長安新建的街區坊市規整得方方正正,亦有東市西市,作為商業街區,雖整體尚不及唐都那般宏偉,卻也比原來整齊開闊,令人耳目一新。
隨著長安城的富戶和學子增加,城外的土地就開始出現短缺,不足以按照原本的規定分授給百姓耕種。
呂雉便命人鼓勵開荒,並給新遷入長安的自耕農分授的田地安排在了北方新設的郡縣,以避免過多人口集中在長安,而田地產出供給不足的問題。
分授的田地有限,且不能買賣,隻能傳於子孫,她還特地申明,分授田地不分男女,繼承權一視同仁,在十六成年之前都免收口賦(人頭稅)。
朝廷授田的稅賦為十五稅一,而新開荒的田地三年內免稅,三年後為三十稅一,並可交易買賣,由官府出具地契證明,以保障開荒者的利益。
長安周邊的土地早已被開國功勳們瓜分完畢,雖然後來有些被抄家滅族的,土地被收回後,也分授給其他勳貴,到呂雉這裡,想要分田給自耕農,避免地主豪強和諸侯貴族們的土地兼並,就隻能越分越遠。
起初那些百姓還有些不願離開長安,都有種寧可在長安城討飯租地,也不願去那些荒野邊城開荒種地,後來得知魯元公主屬下研究出那些新糧種竟然更適合種在沙地旱地,並不與原來的五穀爭奪良田。
那些跟隨魯元公主出征的親兵,其中校尉以上武將大多出身勳貴家族,都聽從她的吩咐,安排家族分支遷往邊城定居。
一開始各家族都是將族中的孤寡貧弱分支子弟打發出去,既能夠響應皇太女的號召,賣個人情,又能夠甩掉這些“包袱”,讓他們自力更生,可謂一舉兩得。
誰也沒想到,這些被分出去自生自滅的子弟,到了邊城,反而成了搶手的人才。
魯元公主在擊退匈奴後,就開始修築邊城,呂雉亦下旨在複設朔方郡、五原郡、雲中郡、西河郡、定襄郡,護衛長安,使長安以北有屏障可依,不再受匈奴騎兵的威脅。
遷往五郡之地落戶的百姓,授田倍於漢中之地,然而因五郡之地多年被匈奴侵占,良田荒蕪,野草叢生,就算有再好的優惠政策,百姓們也不敢去定居。
魯元公主見狀,就乾脆讓軍中受傷和年紀大的士兵和一些輔兵就地退伍,若願意留在五郡的,便可授田分地,還附送糧種和農具,外加一匹從匈奴人繳獲的馬。
無論是他們以後種地還是養馬,軍戶都可減半,養好的馬若是繁育後代,可由養馬監高價回購,以保障他們的退役生活。
若是不願留在五郡,便贈以路費和錢財,送他們歸鄉。
大部分退役的老兵都留在了五郡,就算回鄉,也是將家人接來五郡定居。
他們在軍中見識到皇太女的英明神武,傳說還有天兵天將相助,才能讓匈奴兵在大舉進犯之時忽然內亂,倉惶退兵,引起嘩變,方有此役大勝之局。
那個時代,從軍打仗,幾乎是九死一生,他們本身在家中就是被放棄的一個,才會服兵役入伍。
皇太女給了他們一個如此優厚的選擇,他們也願意相信皇太女會帶人守住五郡,擊退匈奴,那五郡以後絕不會比他們的家鄉差,能夠在這裡輕輕鬆鬆分得數十畝田地,還有白送的糧種和駑馬農具,等於是給他們一個安居的機會,若是錯過,以後絕不會有這種好事再落到他們身上。
隻是老兵們多不識字,這一下就有上萬人退役,分散到五郡之地,還需要不少的人手去辦理授田落戶,劃分村鎮等事務,魯元公主本將這些事都交給劉盈。
劉盈忙得不可開交之時,忽然收到這些勳貴世家分派來的分支子弟,哪怕這些人老的老小的小,可畢竟是大族出身,再窮再落魄也大多知書識禮,正好就被他抓住幫忙做事。
這些地方本就是個空架子,所有人都是從零做起,忙忙碌碌地做完事,就懵懵懂懂地收到了皇太女派人送來的任命書。
就按照他們安置退役老兵和匈奴俘虜所劃分的村鎮,歸屬新設的郡縣後,魯元公主乾脆按照他們的表現,挑選出表現出色統籌能力強的人為縣令,其他的縣丞縣尉,功曹主簿等等,都讓縣令自己招募安排。
如此一來,這些原以為被家族放棄的子弟,趕鴨子上架忙了幾個月之後,搖身一變,竟然成了正式的朝廷官吏,反倒比那些留在長安城中一事無成的同族兄弟們領先一步。
其中最出色的一人,倒不是來自長安的勳貴子弟,反而是主動帶著鄉親來五郡落戶的,姓竇,名長君,正是竇漪房的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