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不配(1 / 2)

好吧,朱雄英確定朱元璋和滿朝的文武大臣們都有心聽他慢慢道來,那他也就不必長話短說。</p>

這事兒說起來其實大部分算是陳亙的功勞。</p>

陳亙有朱至撐腰,聰慧的女子不放過任何機會的努力讓自己立足於世,生意要做,拉攏人的事也得做。</p>

正好,西安的官員大清洗了一回,以至於剛到西安的官員們相對來說都比較怕事,在不明局勢的情況下,對於打著朱至旗號行事的陳亙,自然而然的禮敬三分。</p>

說句不好聽的話,陳亙是一個彆人給她三分顏色她就能開起染坊來的人,靠上朱至的人,再有一個秦王,剛入西安的官員既不敢肆意枉為,也得小心試探,陳亙理所當然的跟人搭上,與人一道合計,該如何讓西安變得更好!</p>

此事,正是當官的迫切想要解決的事。西安官員麵對伸出橄欖枝的陳亙,多少也要聽聽。畢竟,陳亙身後的人是朱至,朱至身後的人是朱雄英,是太子,更有可能是朱元璋,當官的誰敢不把這些人當回事?</p>

陳亙便給人出主意,發展商貿,互通有無,收容無家可歸的人。</p>

這些事,哪個當官的不想做好,這要是做好了,就是實打實的政績,完全可以借此機會扶搖直上。</p>

因而沒有人舍得不配合陳亙。一來二去,陳亙一方麵發展經濟,做出相應的成績給那些官員們看,爭取得到了他們的信任,相互達成共識,也就是陳亙將主意打到青.樓之地的時候。</p>

不能否認青.樓之地背後都牽扯了各種各樣的人,但是,既是因利而動,也同樣可以各個擊破不是。</p>

想賺錢的人,那就幫他們想出一個更賺錢,又能為善積德的辦法,難道他們會拒絕嗎?</p>

陳亙背後靠的人可是一向擅長生財有道的朱至,也就意味著陳亙想出的辦法可以得到朱至的支持。</p>

生意生意,女人能做的難道隻有皮肉生意?</p>

陳亙給出答案,製作首飾不是生意?製衣售衣何嘗不是生意?</p>

雖然誰都知道這些姑娘的出身,但這些女子願意從良,如今做的也是本本分分的生意,總的來說,讓青.樓名存實亡的辦法就是為這些女子創造出可以讓她們養活自己的工作機會。</p>

隻要她們能養活自己,也能讓那些人得利,還怕有人非要開青.樓不可?</p>

當然,這樣一來確實那些人賺的錢少了。</p>

架不住,不樂意配合的人下場隻有一個,官府日常站在青.樓之地,每每喊著捉拿大盜。</p>

對,他們背後是有人,再有人,要是朝廷下定決心要對付他們,他們的生意能做得了?</p>

比起沒有半點進項,有多少都算好事吧?</p>

當然,其實麵對真心願意從良的女子,陳亙是真正花了錢從青.樓將人贖出來的,自此這些人就算賣身於她,陳亙讓這些女子慢慢掙錢還,至少得給她們機會,讓她們像個人一樣的活著。</p>

這一番操作後,更得想辦法杜絕新人被賣入。朱至給陳亙出主意,讓陳亙到處宣傳招收員工,尤其是女工。</p>

但凡不是泯滅人性的父母,不會輕易賣兒賣女,尤其是賣入青.樓。隻要家人能活下去,誰都希望可以一家團聚,安寧太平。</p>

聽朱雄英說完,饒是西安經過三年確實有了成果,腦子靈活的人都在第一時間捉住了重點。錢!</p>

硬是要從青.樓的老鴇手裡把人搶出來是搶不了的,唯一的辦法是什麼?砸錢!</p>

可是,朝廷有錢嗎?</p>

朝中的這些官員都很清楚的知道一點,朝廷並沒有多少錢。</p>

正是因為沒錢,想要參考陳亙配合西安官員的辦法解決青.樓的問題,難!</p>

朱元璋不是不清楚想做好這件事有多難,可是朱元璋是真有心。</p>

“既然有人做到,你們該不會再想告訴朕,你們做不到!”朱元璋不善追問,底下的官員不禁苦笑。做得到做不到,難道是他們其中哪一個願意就可以的?</p>

“但不知陛下會讓朝廷如何支持辦理此事?”朱元璋問出心中疑惑的同時,有人站了出來。</p>

考中進士,得以入朝為官的楊士奇,雖為最末的官吏,但有了上朝的資格,也是不怕事的站出來,就站在眾人可以看見他的位置對朱元璋提出問題。</p>

朱元璋半眯起眼睛瞅了楊士奇半響,“這是新科進士?”</p>

雖知是新科進士,可是人太多了,朱元璋沒能記住他們所有人的名字。</p>

“楊士奇!”太子接過話,這個人太子早年就從朱雄英和朱至的信裡聽說過他了,當看到進士的名單有他的名字時,當時太子就在第一時間讓人調來他的文章,不得不承認,確實很有見地,是個人才。</p>

朝會之上,其實似他們這些小官輕易是不會開口的,但楊士奇問了,朱元璋就得回答。</p>

“你想要朝廷怎麼支持?”朱元璋滿意於終於有人願意出麵,不管這個出麵是為了什麼,隻要有人接話就很好。</p>

“西安可成事,皆因上下一心。各方通力合作。”楊士奇就事論事,“人、錢皆須到位。”</p>

誰都知道這個道理,正是因為都清楚,因此才覺得難。</p>

“若朕可以保證這一點,你敢讓應天變得跟西安一樣嗎?”朱元璋有此問,楊士奇既然敢出這個麵,代表著他很清楚的知道,這件事未必不會落到他的身上。</p>

滿殿的臣子果真無人聽出朱雄英所說的西安一係列事中,所費的人力和財力?</p>

但他們太清楚大明的家底,豈敢保證他們有心辦事,後麵都能配合?</p>

況且,青.樓之地,秦淮河上,牽扯了多少人的利益,那遠非一個西安可比。誰要是攬下此事,得做好準備。</p>

“臣敢。”可是,楊士奇遊曆四方,既長了見識的同時,也見到了大明的第三代是什麼樣子。</p>

大明是真正的有心人,有心於救那些苦命的女子脫離苦海。</p>

縱知曉此事千難萬難,並沒有因此而有所遲疑,反而更堅定。</p>

既為人臣,本就為君為民,若能救人於苦海,試問他何以不為?</p>

楊士奇知道,不管是太子或是朱雄英都喜歡乾實事的人,因而他們若想平步青雲,須得有不怕事的決心。</p>

恰好,楊士奇並不怕事,尤其不怕在做可以解救萬民的事時遇上何種困難。</p>

“好!”朱元璋讚許一聲,很是滿意。“年輕人就該是這個樣子,行事知難卻不退,敢於擔事。好!”</p>

朱元璋讚許著好,也不能隻一味的讚許好而已。</p>

“從現在開始,各部衙門還有應天的軍隊都配合他的行事。”朱元璋下令,這剛好也是楊士奇所追求的。</p>

“另外要多少錢你跟朕提,朕一定會滿足你。”朱元璋沒有忘記剛剛說好的人和財都得配合上。</p>

既然答應了,朱元璋還得讓人辦事,那就得該配合的配合上。</p>

“必不負陛下所望。”楊士奇立刻拜謝朱元璋。</p>

“讓這些老臣看看什麼叫初生牛犢不怕虎。”朱元璋掃過底下的這些臣子們,並不掩飾自己對他們這些老臣的不滿。</p>

的確,這些老臣們已經在官場上摸爬滾打的夠久,久得幾乎已經忘記他們為何讀書,為何為官。</p>

朱元璋是高興了,可是不高興的人大有人在,尤其朱元璋更是稱讚楊士奇初生牛犢不畏虎。</p>

但是,楊士奇可也不是背後沒人。</p>

一番交鋒在所難免,而這一切何嘗不是對楊士奇的考驗。</p>

“那個叫陳亙的女子倒是有幾份本事。”私底下,朱元璋和太子、朱雄英評價起陳亙來。</p>

陳亙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將西安的情況變成現在朱元璋滿意的樣子,更是讓朱雄英當成例子,向朱元璋進言。可以看出朱雄英對陳亙評價不低。</p>

“是。”朱雄英這麼回了一聲。</p>

朱元璋回頭瞄了朱雄英一眼,“出去一趟的確沉穩了很多,可這話越來越少,不是什麼好事。”</p>

顯然朱元璋還是喜歡朱雄英和朱至年紀小的時候,在他耳邊嘰嘰喳喳個沒完沒了。</p>

“這是好事。言多必有失,他已經長大了,又是大明的太孫,更應該謹言慎行。”太子倒是持有不同的意見,認為兒子這麼變化挺好的,沉穩乾練,少說話多做事。</p>

朱元璋擰起了眉頭,不太樂意兒子跟他唱反調,他誇孫子挺好的乾啥?</p>

太子衝朱元璋笑了笑,沒覺得自己說錯什麼。</p>

朱雄英不吱聲,畢竟破嗓子一樣的聲音,實在難聽。</p>

“你娘選了幾個不錯的姑娘,讓你挑一挑,你可挑好了?”不是朱元璋想多管孫子的閒事,但太孫是朱元璋冊封的,這太孫妃將來也是要母儀天下的,人要有什麼問題,耽誤的可是大明。</p>

且朱至的婚事早就定下了,朱雄英要選個什麼樣的太孫妃,要不是因為他出門幾年,早就該定下了。</p>

“奶奶和娘做主就是。孫兒沒有異議。”朱雄英這麼多年下來也終於是過了那道坎,不再認為非得要找個自己多喜歡的女子。太子看在眼裡很是欣慰。</p>

“當初你娘早就想給你選了,還是你不樂意。我還以為你心裡有喜歡的姑娘了呢。”不怪朱元璋有此想法,誰讓從小到大沒對一件事抗拒過的朱雄英,聽說常氏動了心思要給他選未來的媳婦,當即拉上朱至,表示這件事應該要往後放一放,莫著急。</p>

當然,這件事還是朱雄英尋上太子的,太子也沒有要瞞著朱元璋的意思,畢竟這點事他們家還不至於容不得。</p>

這麼多年過去了,朱元璋其實也覺得會不會是朱雄英心裡有了哪家的姑娘呢?</p>

為這件事,朱元璋也曾偷偷的問過朱至,可朱至堅定的告訴朱元璋,絕沒有這回事。</p>

在朱至看來,朱雄英純屬是尚且沒有做好自己即將長大成人,擔起一家重擔,成為彆人依靠的準備。</p>

這點心理很正常的,不至於成了朱雄英有喜歡的人的代表。</p>

“爺爺,沒有的事。”朱雄英趕緊解釋,並不希望引起朱元璋的誤會。隻是朱雄英垂下眼眸,並不再與朱元璋對視。</p>

“你的年紀也不小了,要趁早定下親事。既然他沒有意見,你們夫妻兩個趕緊安排了。”朱元璋顯然也希望趕緊把朱雄英的事情安排妥當。成家立業,就能讓朱雄英一心撲在國家大事上。</p>

“是。”太子已然得到了朱雄英的回答,既然朱雄英沒有意見,親事還是要儘早定下的。</p>

“你們看,楊士奇能不能把事情辦好?”朱元璋聊起了朱雄英的婚事,也沒有忘記國家大事,尤其是剛剛交代楊士奇辦的事。</p>

太子中肯的道:“西安能夠辦好,並不代表應天也能處理妥當。兒臣希望父皇不要抱有太大的希望,畢竟這並不是一件小事。自古而成的事,自有他們存在的意義,況且這涉及的不僅僅是利益,更有律法。”</p>

明顯太子並不認為,楊士奇出麵就算真能讓應天再沒有青.樓花船,也並不代表青.樓之地可以完全廢除。</p>

“那就一樣樣的解決。”朱元璋最不缺的就是辦事的決心。真要是打定主意非辦成一件事不可,朱元璋就會一步一步安排。</p>

“兒臣隻是擔心後續會有彆的影響。”朱元璋想要解救天下苦命的女子,本意是好的,並不代表事情會按照朱元璋所想的發展下去。</p>

西安不比應天。應天是大明的國都,更值得一說的是,當初陳亙之所以能夠和西安的官員達成一致,何嘗不是因為原本西安的官員幾乎已經被朱雄英連根拔起。</p>

沒有經營到位的官員,到了新的地方,怎麼著也得按耐住等待時機,而他們等待的空隙,剛好是陳亙趁機紮穩腳步的機會。</p>

現在應天集聚天下人,尤其這秦淮河也算是揚名久矣。</p>

楊士奇縱然不怕事,不代表他一定能夠妥善處理好各方勢力。</p>

“不管有什麼樣的影響,還能難得到我們父子嗎?”朱元璋卻無所顧忌。</p>

一個個若是安分守己的配合也就算了,倘若他們敢暗地裡使出什麼手段為難人,那就莫怪朱元璋對他們手下無情。</p>

得,太子不得不說,朱元璋這股狠勁恰好就是朝中這些大臣們所恐懼的。</p>

朱元璋硬生生把事情拖了幾年,就為了等著能有一個例子亮出來,證明事情的可行性。</p>

西安的成功讓朱元璋看到了希望,自然也要在應天推行。</p>

“還有一件事,至兒之前從各地教坊司征召那麼多的舞伎,她是要乾什麼?”朱元璋之前沒抓著機會問問,如今總算是等到孫子孫女回來了,不問清楚朱元璋可放不下心來。</p>

“跳舞。”朱雄英如實回答,朱元璋更是擰緊了眉頭,“跳什麼舞?要那麼多人?有幾百來著?”</p>

不怪朱元璋揪著這件事不放,誰讓朱至每到一個地方就往教坊司挑人。粗略算了下來已經有好幾百了。</p>

“將近500人吧。”朱雄英的眼神有些飄,這個數目秦王之前就沒少在朱雄英的耳邊嘀咕,提醒朱雄英應該要勸著朱至點。要這麼多的舞伎,朱至是真不怕被人參嗎?</p>

果不其然,就算是朱元璋也倒抽了一口冷氣,不可置信的瞅著朱雄英。</p>

“教坊司的人不是挺樂意嗎?畢竟這麼多年以來,朝廷白養著這些人,支出還是挺大的。好不容易有人能把她們帶走,我聽二叔說,當地的官府還挺高興的。”朱雄英倒也不是要讓朱元璋不痛快,而是提醒朱元璋,這些人本來就是朝廷白養著的,自打朱至把人要過來之後,這份支出可就全讓朱至自己出了。</p>

朱元璋!!!</p>

“至兒說,人不能白養著,總得讓她們掙錢,否則還讓她們進教坊司乾什麼?”朱雄英還是得幫朱至說話,可卻讓朱元璋橫眉豎目的懟道:“我不許教坊司他們亂動歪心思,現在倒是你們兄妹動起歪心思來了?”</p>

“爺爺,至兒隻是想要物儘所用。至於是不是歪心思,爺爺很快就會知道。”朱雄英努力的安撫朱元璋,朱元璋卻狠狠的瞪了他一眼,明擺著不相信。</p>

“北元的人已經進京,他們衝的誰來,不用我提醒你們。”朱元璋彆管對朱至的作為有多少不滿,堅定相信朱至不會亂來的皇帝隻好轉移話題。但這件事何嘗不是大明現在需要應對的事?</p>

“北元之內也不是所有人都想戰。”朱雄英冒出這句話,讓朱元璋和太子都微微一愣。</p>

太子立刻問:“至兒又跟你說了什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