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廣告修(2 / 2)

南北雜貨 報紙糊牆 10298 字 10個月前

林五郎在冬裡的時候倒是有跟羅大娘提過一嗓子,羅大娘讓他先等等,再看看耶娘的意思再說。

結果這一等,就一直等到了開春,那林五郎見耶娘好像也沒有這方麵的心思,乾脆也就聽了大娘的,歇了那心思,一家人一起過日子,彆人怎麼過,他也怎麼過。

林家沒有做豆腐的原因,倒也不難猜,一方麵他們家做醋也有收入,並且長期穩定。

另一方麵,就是放不下身段,總覺得受了羅三郎那方子,就是拾人牙慧。

羅三郎卻不管他們怎麼想,橫豎隻要大娘不吃虧就好了。

就像羅父從前說過的,林家那老兩口,到底也算是明白人,這人隻要能活得明白了,大抵總不會太差,雖是有些小性兒,總體來說也還是仁義的。

羅三郎這群突然冒出來的弟子,在乾完地裡的活計以後也是沒著急走。

有兩個人每天上山砍柴,剩下那些說要幫羅用修豬舍,這些人最近都沒少幫人盤火炕,那脫坯的手藝都已經練出來了,摔出來的泥坯那叫一個結實齊整。

羅用在後院整理出幾個空屋子給他們住,這些人的盤火炕手藝,都是他當初親手教出來的,他們家的老小羅用也都認識,讓他們住進自家院子,羅用也是比較放心。

忙完了地裡的活兒,這些人也就不跟剛來那時候似的,急吼吼地乾活了,不時還能跟羅用說些自己在太原城的見聞。

談話間,難免就要說起今後的營生,等到天氣暖和了,盤火炕這活兒自然也就斷了。他們這些人從前大多是靠打零工和到鄉村去販賣雜貨掙錢,掙得不多,勉強也能度日,隻冬日裡比較難熬。

待到今年冬日,在他們離石縣,怕就很難再靠盤火炕掙錢了,太原城的情況現在還不好說,若能早早去往長安等地,必定還是可以掙些錢糧。

隻是路途遙遠,他們又沒有路引,一群青壯在外麵亂跑,萬一被人當成亂民賊人可如何是好。

這些人卻不知,他們的路引這時候已經在路上了,這事還跟喬俊林有些關係。

喬俊林和阿枝二人,正月底跟著馬家的運糧隊南下,一路上走走停停,待到快入春了,才走到了距離長安不遠的一處驛站,他們這些人自然是住不進驛站,於是這一日他們便在驛站旁邊的客舍歇腳。

喬俊林聽隊伍中那些人說,明日再走大半日,過午便可進長安城。

想著馬上就要見著他舅父,喬大郎的心情也有幾分忐忑,用過飯食,和眾人圍坐大廳烤火,這時候雖已進了春季,天氣卻依舊是冷,尤其這一路走過來,鞋襪都濕了。

阿枝端來一盆熱水,讓他把濕冷的鞋襪脫下來,洗過腳以後再穿上一雙乾襪子,也就是羅用當時托人送給他們的那兩雙厚厚的羊絨襪,喬俊林那雙穿了,阿枝那雙卻沒動,說是讓喬俊林到時候把這雙襪子當成禮品送給他舅父。

穿上保暖的襪子,喬俊林就坐在草席上,一邊把雙腳放在靠近火盆的位置烤著火,一邊在心裡默背《論語》,遇到想不起來的地方,就從懷裡拿出書本看一眼,他這一路上就是這樣邊走邊背過來的。

“敢問你是誰家小郎君?”有人跟他搭訕。

“石洲離石縣喬家。”喬大郎語氣客氣,帶著疏離,顯然是不太想跟對方閒聊。

“哦,原來是喬家的人啊。”那人朗聲笑道。

“……”喬大郎麵上帶笑,心中卻是一陣納悶,怎麼這人跟他們喬家的人很熟嗎?看這人的年紀,跟他父親也不是一輩人,最多比自己年長五六歲,若說認識他舅父……他舅父也不姓喬啊。

“喬小郎君,你這襪子是從哪裡來的?看起來倒是暖和得很。”那人接著便問了。

“此物乃是友人所贈。”哦,原來是想問襪子的事啊,喬大郎心道。

“誰人所贈?”對方又問。

“乃是離石縣西坡村的羅三郎。”喬俊林心想這種事說出去也不應對羅用有什麼壞處,於是就說了。像羅用那麼精明的人,特意給自己送這兩雙襪子過來,指不定就想叫自己幫他打廣告呢。

“想來甚是暖和?”那人道。

“確實暖和。”喬大郎。

“可予我一瞧?”那人又道。

“……”喬大郎。

看看自家腳上那雙襪子,喬俊林想了想,到底還是從行囊中把另外一雙乾淨襪子給拿了出來。

觀此人衣著,不像是尋常百姓,若能與他家有些交情,說不定還能幫到他舅父一二。他們喬家也有當官的,雖是個地方小官,還有幾位堂兄弟,也是削尖了腦袋想要出仕。

喬俊林平日裡沒少聽他們談論這些事,這年頭像他們這種寒門子弟想要出人頭地,就得有人舉薦,人家憑什麼舉薦你,一個是憑才學,一個就是憑交情。

對方卻也是個知禮的,將那雙襪子翻看過幾遍,很是有些愛不釋手,直說自家翁婆年紀大了,要是能有一雙這樣的襪子暖腳,冬日裡必定好過許多。

不舍歸不舍,看完之後,終究還是將這雙襪子給喬俊林還了回去,隻說待到今年秋天,必定是要去一趟那西坡村。

這時候,阿枝端著一個砂鍋過來了。

“大郎,我見你剛剛飯食用得少,便跟他們借用了鍋灶,熬些粟米粥,你再喝些,暖暖肚子。”

阿枝將砂鍋放在草席上,又和店家要了粗陶碗,阿枝原本說要兩個碗,喬俊林卻說要三個。

“不用不用,我不吃的。”剛剛那人見喬俊林要三個碗,好像是要請他吃粥,忙謝絕道。

“如此,便罷了。”喬俊林將一個陶碗擺到阿枝麵前,跟她說了一聲:“你也吃。”然後就從包袱裡取出一個陶罐,解開細繩掀開油紙,用筷子從那裡麵夾出兩塊黏糊糊濕噠噠的方塊物件,放在拿第三個粗陶碗裡麵。

“喬大郎,你們又吃腐**了,給我也來一塊。”那邊有個啃餅的大漢,聞著味兒就過來了。

“你怎不自己帶?”喬俊林跟這些人現在也已經混得比較熟了。

“嗨,這不是帶少了,路上都吃完了。”那人依舊沒臉沒皮往這邊湊。

“可就這一塊。”這一路上到底受了對方的照應,這時候便不好拒絕。

“自然自然。”那人笑嘻嘻道。

那一塊腐**被他放到餅上,隻見那漢子伸出手指頭在上麵一壓一抹,那一塊腐**就在餅上抹開了,先把手指頭吮乾淨,然後張嘴大大咬了一口餅,吃得直砸嘴……

剛剛和喬俊林搭話那青年,見到這幅情景,心裡暗暗就嫌棄了一下:實在是粗野不堪。喉頭上卻是十分誠實地上下滑動,一口唾沫被無聲無息咽下。

那是什麼吃食?怎的這般香!

“回頭,明日不進城了,我們去那離石縣。”

“郎君,那可如何使得,再半日便到長安了。”

“郎君!”

“郎君……”...看書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時間找到本站哦。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