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第 73 章(1 / 2)

事不宜遲,需迅速擬定路線。

江夏與江東數郡縣相交壤,而最為綿長的一道線則是豫章。

淩操便道:“孫輔此前為廬陵太守,從廬陵到江夏最簡便的一條線路就是橫穿豫章,且豫章和江夏參差交互,數年以來矛盾不斷,我認為應當走此道。”

李隱舟垂頭瞧著江東數郡的地理分布,卻並不讚同:“既然如此,絕不可以走行豫章。”

淩操倒還肯和他說上兩句:“為何?”

李隱舟輕輕瞟孫權一眼。

他不置一詞,闔了眼似在小憩,舒開的眉上猶掛著淺淺的倦意,隻是在冷白的臉上瞧不大出來。

李隱舟也不繞彎子,隻以目光刺著地圖上江夏二字,道:“我們可以想到的,難道曹操會想不到嗎?”

淩操瞳孔驀地一震。

曹營此番拋棄孫輔,一為棄子,二為栽贓。

第三,也是萬一的可能,若孫輔腦子清醒了交代出實話,那麼當時拿來保證的信物,孫權就一定會派人去搜尋!

如果他們堂而皇之地走豫章這條道,不就等於明晃晃地告訴曹操,迎擊黃祖是假,趕去挖出罪證是真麼?

手心倏忽捏出一掌的冷汗,隻是這樣一個小小的細節,差一點就將原本的計劃敗露。

看向孫權的眼神,也更複雜。

他巋然不動的眉目無一絲訝然,顯然比李先生想得更清楚。

如此犬齒小兒,卻敢去撕咬虎狼的心計!

一時胸膛裡似有巨浪翻騰,有駭然,也有一種難以名狀的沸熱。一開始屈居於孫權,多少是因為顧忌他是將軍唯一的嫡弟,也因張昭與周瑜力保的新主公。而一路以來親眼見識到了這人的謀略與決意,竟有些真心實意的折服。

但麵上仍不露出半點愕然,隻蹙了眉掩飾眼底的驚濤,冷聲問:“那麼以先生之見,當走何處?”

一截修長的手指落在羊皮的圖紙上。

指上的血腥已被衝洗乾淨,然而落下之處便是兵戈所往——

他道:“廬江。”

“廬江?”淩操生性粗莽,對於戰局尚有見解,然而揣度人心卻總不透徹,索性丟了手問,“自從昔年將軍攻破廬江,老太守陸康自戕殉城,此處就交給了袁術以換

孫氏舊部。可後來將軍也多次攻打,終究——隻奪回了一半。”

所以如今的廬江,曆經變遷,一半屬江東,另一半倒歸到了江北曹營。

本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如今誰也不願輕易鬆手,這樣劍拔弩張的緊繃局麵下,就是囂張的黃祖都不敢打廬江的主意,如今卻要走這條險道?

他一時琢磨不透。

看出他的不解,李隱舟不做隱瞞:“而今官渡一戰還徹底未收尾,曹操最怕的就是被人偷了背脊。一個人越是怕什麼,就會越往那裡深想。曾經他擔心許都被襲,布下如此深遠的籌謀,如今廬江這樣的重郡擺在眼前,若我們發兵而去……”

淩操的眼神頓時雪亮了一瞬:“他會認為迎擊黃祖是假,暗奪另一半的廬江是真!”

如今孫賁和孫輔都在地牢裡頭關押著,旁人對於他們的生死尚不知情,所以曹營也決計不敢貿然地討襲,隻能以這幾日的調兵遣將猜測他們的動向。

當真是富貴險中求!最好的防備就是主動出擊,走廬江這條道便是反將一軍,也去給他們的心緒攪一攪渾水。

“好。”他拋起槍,利落地橫接在手中,銀亮的尖頭就抵在廬江二字。

孫權這才慢條斯理地睜開眼。

眼神裡隱約有些風雨欲來前過分的沉靜。

李隱舟一瞥就知道這是沒安好心。

果然,瞧他緩緩勾了勾唇,竟道:“你二人隻能扮作小兵,我看,不如讓孫栩掛帥吧?”

淩操的臉色果然黢黑了一瞬。

方才那點滌蕩的激情似在霜裡頭氤了氤,飄出點令人不悅的澀味。

明知道孫栩不安好心,還令他統兵出征,孫權究竟是怎麼想的?

被下屬以不滿的眼神質詢著,孫權卻吝惜解釋,似看不見淩操抽動的額角與發烏發黑的臉色,冷峭的麵容是雪裡冰峰,寒意裡透出銳利的棱骨。

他伸手將羊皮的地圖一卷,手腕微微用力便令槍尖刺破了圖紙,將其穩穩卡在紅纓下的凹槽。

一字不語,淩操已經明白他的意思。

為人兵刃,隻須知道該刺向哪裡,他目光所及,就是鋒刃所向。

——————————————

孫栩接到這個消息,驚愕程度隻比淩操有多不少。

他幾乎

將傳令的淩統用目光捏碎:“兄長葬儀在即,難道我就非得遠走不可?”

淩統倒是畢恭畢敬地仰著頭,英氣的麵龐不見一絲鄙薄,不卑不亢地:“如今四方動蕩,遠有曹操,近有黃祖,外有大敵,內含隱患,又怎能是悲戚的時候?若繼承將軍的遺誌,當奮發圖強,捍我江東,而不是就地痛哭,畏縮不前!”

他才開口的時候,孫栩的目光猶帶不屑,然而“內含隱患”四個字一出口,那股傲慢卻換成了壓抑的驚懼!

孫權心狠手辣,難不成是借著讓他出兵廬江的由頭,要暗地裡把他殺死?

前有黃祖旁有曹營,那危機四伏的地界裡,就算是死了又有何人可以伸冤?

他背上凜然起了一身雞皮疙瘩,可又被“奮發圖強”這莊重肅穆的說法壓得不能發作。照孫權交代這話,他是被信任才委以重責,難不成還能撂挑子不乾,背一個貪生怕死的名頭?

不由磋了牙尖,好一個人麵獸心、詭計多端的孫仲謀,他這一去不死也得脫層皮了!

瞧他眼裡疑雲密布,淩統倒不動聲色,隻暗道主公這一步棋走的可算極好——

一來展示了自己的大度,孫氏宗親接連有三人失去音訊,一時已鬨得人皆惶惶,此時重用孫栩便是立碑樹德、收攬人心的大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