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2 章(1 / 2)

入夜,雨歇。

驟雨後的殘枝突兀地刺向天穹,凝在枝尖的一粒水珠隨著北風吹卷重重往下一跌,在坑窪的水麵上點出一圈又一圈細細的波紋。隨著行軍的腳步聲匆匆靠近,隻聽嘩一聲,映在水紋上的明月便碎成一地冷白的光。

甘寧孤身斷後,最後才趕到山頭另一端,剛將崩裂的傷口胡亂裹上,便見一行緇色衣甲的士兵自山間繞來,趁著夜色步步靠近。

他下意識地擰眉,三支銳利的羽箭搭上滿拉的弦。

“將軍。”身旁之人亦低下聲音,語調在涼風中抖了一抖,“不會是張遼的人吧?”

啪嗒。

一滴殘雨滾下樹梢,落在那尖利的箭簇上,折出冷冷銀光。

甘寧眼神緊繃,直盯那水珠後微曲的一張臉。

“將軍?”

士兵在循著他的目光遠遠瞧去,不由在心裡犯了嘀咕:這來者究竟是哪路神仙,為何甘將軍既不發箭,也不吭聲?

似被這一聲喚醒,甘寧微挪開箭尖,意外地挑了挑眉:“陸……都尉?”

來人通傳過哨兵,領著三百緇衣精兵踏入微亮的視野。

甘寧放下長弓,似明白了什麼,不由大笑:“竟是你!陸伯言!”

他決意斷後的一刻就做好了兩敗俱傷的準備,一路護在大軍尾部,揮鞭走了十裡卻沒見張遼追過來,那時才遙見山林中星火攢動,便知曉一定是有不知名的援軍幫了一手。

卻沒想到原是這人。

遠遠便見此人踏月而來,一雙眉眼清雋端正,眼神疏淡如空山靜影,平平簡簡的著一身緇衣,便顯出一種克製與內斂的氣度。這豈是刀頭舔血粗生粗長的武將,分明是世家貴養滿腹書卷的筆客。

甘寧也是聽過這人大名,名震江淮的陸氏家主,陸康欽定的繼承人,打小便是萬人矚目的豪族少主,和淩統那屍山血海裡混大的人生截然不同。

可惜後來世家沒落,這人也被主公遠遠丟去了海昌開荒,熬到而立之年依然默默無聞,竟差點讓人忘了吳地還有此等人物。

陸議卸了兵甲走至他麵前,看一眼他周身滲血的傷痕,微蹙了眉:“議來遲了。”

甘寧好奇:“聽說你近日來四處蕩寇,怎麼蕩到合肥了?”

陸議笑了一笑,目光卻溫如靜水:“議受令蕩寇至有千名家軍,剛巧在路上遇見了通傳的士兵,以為魯肅將軍調兵遣將恐有些時日延擱,就自作主張領了五百精銳前來接應。不想主公已使出了詐援的妙計,某也未曾幫上什麼忙。”

這話說得很謙虛。

但也有些門道。

甘寧雖然性子闊達,但也耳聰心明,這陸伯言話裡話外明擺著希望他隱瞞其佯攻接應一事,全然把順利退兵的功勞推給了孫權一人。

“主公詐援的計策的確巧妙,你那幾箭放的也太是時候了。”他倒也不存偏見,反自來熟地將對方肩膀一攬,“恐怕張遼還以為我們是刻意引他追擊,要給他埋伏夾攻!不然,指不定還有一場苦戰等著老子呢!”

軍營裡從無出身的分彆,隻有能乾與廢物的不同,既然陸伯言機敏應變幫他解了燃眉之危,他也樂意多個兄弟討一杯酒。

“不過……”他話鋒一轉,也有些奇怪,“雖說我們本不是打的誘軍之計,但他既然已經渡了肥水追過來,城中沒了他便乏人調度,你何不借機直接取了合肥城,也算是反敗為勝了!”

此前孫權敢明目張膽來打就是趁著合肥空虛,沒想到一個狂人張遼活生生以一己之力扭轉了戰局,早晨張遼乘勝追擊,吳之援軍直接接應實為下策,佯攻也隻是中策,最上的選擇當是以攻為守,反戈一擊。

他不信此人沒這個心計。

更不信一個無令妄動的將領沒這個野心和膽氣。

小兵能想到的問題,甘寧好奇也很難免。陸議便笑了一笑:“合肥自古以來易守難攻,其城池固若金湯,其軍民戮力同心,即便城中沒有張遼,也不是片刻能攻下的土堡。何況議此行本為馳援,與其鋌而走險,不如保全為上。”

這話說的也有些道理。

甘寧便不再追問。

……

經孫權與陸議兩方不謀而合的詐援,張遼果然起了戒備、退兵不出,暫且龜縮於合肥之中。

吳軍亦不敢再打這塊沃土的主意,搶在漢中之戰分出勝負之前遷回建業,重新布好防線,以備新的戰局。

曹、劉兩家交戰所露出的大好時機就這樣被錯過,未免有些令人遺憾,但合肥一敗大挫軍心,短期之內也不宜再動乾戈。

惦念著淩統的傷勢,李隱舟也隨去建業。曉風圓月、樓頭吹簫,千年前的古都在仲秋的夜中顯出一種古樸肅重的靜美,今宵今時籠在金風細雨之中,又添一抹薄霧似的清愁。

淩統曲了一腿坐在欄杆上,看滿滿一輪圓月,眼底清輝爍動。

“我們合意要攻合肥時,都以為能借著曹、劉兩家會戰漢中而北上,從此中原可圖。”他往後一仰靠在欄柱上,平靜地北望中土,“誰也沒料到一座空空如也的合肥城竟有那般悍將。”

李隱舟可以想見那時的孫權有多麼意氣風發、壯誌躊躇。兵不血刃拿下荊州三郡,吳軍戰意盛至頂點,苦心籌備數年未能發泄的鬥誌自然轉投向北方,想要借勢再下一城。

他不敢妄下定論,可若劉備乾脆利落割了三郡是為激孫權北上的意氣,那麼此等城府可謂深不可測。一則蜀兵可以避戰以專心籌備漢中會戰,防止遭遇兩麵夾攻;二則孫權突襲合肥,與魏的關係進一步惡化,短期之內不能更換盟友;三來,這一戰的失敗似一道響亮的耳光打醒了孫權,證明如今的吳無力獨吞北原,孫劉聯盟不得不繼續下去。

舍了三郡,而一舉三得,穩住了三足鼎立、孫劉合力抗曹的局勢。

這等以退為進的手腕,深思起來竟令人驀地森寒,焉知劃湘而治究竟是孫權贏了三郡,還是劉備勝了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