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周明田(1 / 2)

第四十二章二少爺我其實超正經der

時間如白駒過隙,倏忽而過,等明田回過神來時,已是四月暮春。

在這個戎族揮兵十萬南下攻城的緊急時刻,一個月的時間,足已發生許多變故。

鳳陵城常隆老將軍,早已年過花甲,他一頭銀白碎發緊緊地束在一起,攏在銀色頭盔下,一雙深深凹陷的虎目定定地看著叫場上正揮刀砍殺訓練的兵士,晶亮,有力,一如他年輕時的勇猛,甚至更加的有神。此時的常老將軍,正沿著校場而行,路過一列列廝殺演練的槍兵,大刀闊斧地朝前走,他也不愧是個沙場出身的老將,和周敬差不多的年紀,身子骨卻比他硬朗太多,甚至還能騎馬拿刀上陣廝殺。

常隆老將軍走到校場一側,路過的將士紛紛朝他行禮,隨後他停在了一棵正嫋嫋地抽了新芽的楊樹下。

樹下,站著一個不過二十多歲的青年人,一身青袍,麵目俊朗,身形健壯,一張國字臉,五官端正地頗合常隆的審美觀。

所謂相由心生,常隆年歲大了,戰場上生死來去多次,多少還是信點這種東西的,因此哪怕是初次見麵,他也對這個相貌不凡的年輕人心生幾分好感。

“就是你這個年輕人想要見老夫?”常隆沉聲問,聲音中絲毫不見花甲老人的滄桑無力,反而洪亮沉穩,可見一斑。

“晚輩明軍旗下李殷,見過常老將軍。”李殷笑著,拱手行了一個軍禮。

“明軍!”常隆深吸一口氣,隨即眸光微轉,怒聲罵道:“豎子爾敢!區區叛軍旗下一員,竟也真敢囂張至此,還敢到我鳳陵軍前叫囂,真當老夫瞎了眼不成?!”

常隆老將軍麵上雖是怒罵,但李殷跟隨明田有一陣子了,他對察言觀色的本領,或者說,微表情的應用也通了點,此時看常隆的目光和神色,再看常隆老將軍身畔幾個親兵和將領對自己露出的不忿嫉恨之色,心下恍然。

果然如同明田所說,彆看傳言常隆老將軍是個直的不能再直的脾性,但他,也是會演戲的。

如明田所說,若說朝廷上下,對於明軍認可程度最高的,當屬同為行伍出身、有一顆護國愛民之心的常隆老將軍了,但是他孤身一人,惠帝定在他身側放了不少自己人。而這些“自己人”,雖沒有多少用兵本事,但是各個熟讀聖賢書,滿腦子之乎者也,那忠君愛國思想是無人能敵的,同樣的,對於明軍的憤恨不屑,也是最明顯的。

當然,這些人所謂的“忠君愛國”,有多少是一個麵子情,那就不得而知了。畢竟,哪怕他們內心再多麼嗤之以鼻,為了前途和小命,在惠帝和眾人麵前,他們也是一個比一個能演的好手。

故而李殷麵上是半點不見惱怒之色,反而彬彬有禮,恭敬至極。他這副模樣,倒不像是反叛軍隊明軍旗下的一員,而幾乎要讓常隆老將軍以為,他是自己麾下的一名親兵了。

傳聞中,明軍將領皆是泥腿子出身,怎的隨意來的一個就是這般模樣?

先且不說他孤身一人前來此地的膽量,麵對鳳陵軍隊臨危不懼的見識,就光是他溫和寧靜的麵容和渾身上下非凡的氣度,就顯然不是一個普通人。這樣的人,在活了六十多年、識人無數的常隆老將軍看來,是半點也不比京都的那群所謂世家勳貴之子差勁的。

李殷,難不成是那明軍的軍師?

一介鄉野出身的軍師,竟有這般風度,看來傳聞,不可儘信。

李殷向前一步,麵色平靜,常隆老將軍身旁的親兵警戒的刺啦一聲拿出大刀橫在他胸*前,麵露凶狠。

李殷仍是行了一禮,恭敬道:“常老將軍請聽晚輩一言,晚輩是奉了明哥的意思前來與常老將軍合作的。”

聽到這麼個不俗的人物,在這麼個劍拔弩張,幾乎下一刻就要見血的場景中,麵不改色的喚自己首領為“明哥”,饒是見多識廣的常老將軍,嘴角也不由得直抽搐。

他原以為這是當地的混混們對於那泥腿子出身的明軍首領的一個稱呼,現在看來,這麼個俊朗不凡的人物也稱呼那人為明哥,那大概、可能、一定就是明軍的首領,姓明,名鴿?

常老將軍是個憋不住多少話的人,當即蹙眉問道:“怎的你們明軍旗下之人,各個都稱那首領為明哥?難不成他,姓明名鴿?”

這次嘴角直抽搐的人,換成了李殷。

他伸手掩到唇邊,虛咳了兩聲,道:“咳咳,常老將軍說笑了,按照明哥說的,明哥隻是一介諢稱罷了。我這次來鳳陵城,是有要事和常老將軍相商,還請常老將軍屏退左右,聽晚輩慢慢道來。”

這話一出,常隆老將軍身側的幾個副將和親兵皆是麵色一震,隨即大怒,看李殷的目光幾乎要噴火了。

李殷仍舊麵不改色,看似胸有成竹。

常隆老將軍卻是應允了,不為其他,就為傳聞中神秘莫測的明軍將領,“明哥”。

所謂明軍,其實是在半個月前突然從民間興起反抗戎族軍馬的一支隊伍。

這支傳說中有民兵五萬的軍隊,他們不歸朝廷管轄,沒有人知曉其是從何處興起的,朝野上下也不知曉其存在的時日長短,甚至明軍大名的興起,也是這支在野大軍在溝磐崖擊退了戎族從北麵腹地南下的第二支六萬人馬的軍隊開始叫起的。

溝磐崖,是除卻隴安陂外,戎族南下的第二條線路,走這條線路雖然要繞過地勢崎嶇、猶如天塹的溝磐崖,但是卻能繞到鳳陵城的後方,從而和鳳陵城前方的十萬大軍前後夾擊,到時哪怕常隆老將軍有著在世軍神*的榮稱,怕也是難逃腹背受敵,隻能含恨放棄。

就算他們不采用前後夾擊的方式來攻占鳳陵城,也可以直接繞道而行,從鳳陵背後直接攻入京都,擒賊先擒王,攻占京都拿下惠帝的人頭再說!

而且最重要的是,戎族另有六萬軍馬南下的重要消息,竟也被他們瞞的死死的!

但是,偏偏,在六萬人馬走到溝磐崖的時候,偏偏遇到了一支無論是戎族還是惠帝雙方都不知曉的民間隊伍。而生性威猛好戰的戎族人,六萬兵馬竟還被當時不到三萬人馬的、甚至都不知道有沒有正規訓練過的一支在野軍隊給擊退了!

此戰一出,明軍之名,天下揚之。

但是,這樣的一支不歸順朝廷的隊伍,落在頑固守舊和有心人的眼中,卻是一支赤*裸裸的反叛軍!

這三年來老百姓的日子不好過,新一年裡因為戎族南下,朝廷又征收了不少苛捐雜稅,甚至每家每戶還強行征兵。這個時候征兵,沒有多少訓練日子,甚至朝廷都沒有多少武器裝備,就是很明顯的拿老百姓的人頭去填,拿新兵的命去拚一個阻攔戎族南下讓朝廷和惠帝的皇位得以延續的機會。

是以,在這個當口,短短一個月的時日,全國各地上報到惠帝這裡的農民反叛事件就有十好幾起,其中甚至有三支隊伍以短短的時日就拉到了數千乃至上萬的人馬。

但是,彙報到惠帝這裡的反叛軍,或者說,造反裡的隊伍裡的人,偏生就沒有明軍的任何消息!

而明軍,以半個月前不到三萬的人馬擊退六萬戎族的漂亮仗,在這短短半月間,迅速占領了溝磐崖及其所屬的嘉陵郡,隨後迅速擴充隊伍。

聽聞今日,明軍的隊伍,已經有不下五萬人馬,而且各個軍備精良、訓練有素。

這樣一支完全不輸於常隆麾下鳳陵軍的反叛軍,跟惠帝手上知曉的那些農民反叛軍一比,簡直就是老虎和小貓的差距。

惠帝怒不可遏,向來好脾性的他也忍不住在大朝會時,當庭怒斥明軍首領,傳聞中被人尊稱為“明哥”的那人,怒罵他“狼子野心”,“亡朕之心”,卻是對“明哥”率領人馬擊退六萬戎族軍隊的事隻字不提。

其實,惠帝未嘗沒有對明軍擊退六萬戎族軍馬的事情感到慶幸,甚至還在第一時間召集了周敬、許穆青還有諸多朝廷重臣,商議著如何招安。

隻是,招安一事向來不是個小事情,更何況還是有著三萬到五萬兵馬的一支打了勝仗的農民反叛軍。

偏生在這個緊要關頭,招安一事又出了差錯。有人提議反正明軍也是自家人,用他們的命去北麵禦敵未曾不可,有人也覺得明軍一旦歸順朝廷,那之前李崎的位置,怕是就要被“明哥”所替。

一幫子文臣武將此時已經沒有了性命亡國之憂,哪裡還能由得一個疑似泥腿子的“明哥”爬到自己頭上、占據了自己原本中意的位置。

於是,招安一事就此被惠帝頭疼的擱置了。

當然,若說這招安被擱置一事中,沒有許穆青的暗箱操作,再遠點說,明軍韜光養晦、“隱姓埋名”數年之久,一經出世又能以赫赫軍功揚名天下,這其中,究竟有沒有許穆青的一點點功勞,那就隻能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但是未等惠帝等人對招安的事情商量個子醜寅卯,明軍攻占嘉陵郡,擴充兵馬的事情就已傳至京都。

這次,朝野上下幾乎是以一種迫不及待的聲音宣布,明軍是朝廷的軍隊,朝廷要招安,對於“明哥”極其麾下將領,一切待遇從優!

朝廷和惠帝的招安,明田表示,看看就好。

此時的他,正身處嘉陵郡首府,讓來福操練著手下八萬軍馬,自己待在書房慢騰騰的寫著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