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名氣(2 / 2)

曾文芳卻不知道肖庸的鬱悶,她感覺好多了,為了能安靜寫作、查資料,她仍然回到了“對外經濟研究室”辦公。在報社這地方,辦公地點本來就不重要,重要的是對報社有沒有貢獻,能不能寫出好的文章、采訪到重要的人物。而曾文芳,恰好這些都做到了。

林主任對秦日新道:“我早說了,這姑娘就不是個

簡單的。”

秦日新點頭:“我知道,不過,我怎麼也沒想到,會如此不簡單。”

林主任手裡拿著一張前幾天的報紙,輕歎:“不到兩個月,發表了近二十篇文章,這些文章可謂字字玉肌,哲理、文采兼有,還非常實用。我工作二十多年,還沒有遇到過如此有靈性有才華的姑娘。”

秦日新感歎:“還以為自己才華過人,整日裡感慨懷才不遇。如今才知道,自己哪有什麼才?文芳的事情讓我認識到,‘酒香不怕巷子深’,我出不了名,說明我這酒,還沒有釀好,還不香啊!唉,與文芳一比,我這是慚愧、太慚愧了啊!”

林主任眼裡閃著光芒,語重心長地道:“人比人氣死人,不過,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我們都應該以文芳為榜樣,更努力地鑽研,也爭取寫幾篇專訪,文芳給我們部門長了臉,我們可彆給部門丟臉。”

秦日新連連點頭:“嗯,我知道了。我可不能像以前那樣過下去了。”

曾文芳這個黃毛丫頭的崛起,給林主任與秦日新等人帶來了正能量。男同誌看人看事,大多不會帶上個人情緒,看問題更為客觀。而女同誌,特彆是漂亮的年歲差不多的女同誌,再看曾文芳,卻是嫉妒多於欣賞了。

與通訊社密切相關的丹瓊電視台,程子晴坐在辦公室裡,手裡捏著報紙,心裡眼裡都一片茫然。

自從曾文芳與陳文乾訂婚之後,她就沒有再見過他們。可是,心高氣傲的她,見不到人,不等於不關注他們的事情。得知曾文芳年後調入通訊社上班,她便暗暗較勁。

前段時間,丹瓊電視台招人,而她文學素養、演講口才、個人形象都是極佳的,剛畢業那會,她母親便提議過,讓她去電視台應聘。可是,當時,她得知曾文芳就是作家山丹丹花,便想走編輯這條路,業餘也寫寫、散文。

與曾文芳較了這麼長時間的勁,很多東西已形成了習慣。程子晴也不例外,雖然陳文乾拒絕了她,雖然

陳文乾已經與曾文芳訂婚、結婚。可是,她內心裡還是想證明自己比曾文芳優秀,證明陳文乾有眼無珠。

程子晴知道曾文芳會調入京都,可是,她以為曾文芳會調到區政府之類的部門。京都與東湖那些小地方不同,可謂人才濟濟。隨便哪一個,不是名牌大學畢業,就是海外留學歸來的。曾文芳再有才能,想出頭也不容易。

誰知道,曾文芳這人就是不走尋常路,竟然選擇了丹瓊通訊社。 當然,選擇了通訊社也沒關係,裡麵一樣人才濟濟。如曾文芳這樣空降進去的,估計也很難受重用。

隻是,一切都沒有如程子晴所想。曾文芳在短短半年裡,竟然名氣大漲。看過她文章的人,哪個不誇,哪個不好奇她是何方神聖?

沒有用“山丹丹花”這個筆名,就用“沈文芳”這個大名,寫了近二十篇文章、報導,曾文芳出名了。

程子晴這才意識到,自己在報社,即使再磨十年八年,也很難與曾文芳比肩。不是她的文學素養比不上

曾文芳,而是她根本沒有什麼實踐,寫不出有實在意義的作品來,她寫出來的文章,無非是傷春悲秋的兒女之情。

而曾文芳寫的專訪、有關國內外經濟的文章,格局比她的高多了。最難得的,曾文芳因為從小做生意,對經濟這塊有獨到的看法。這些,是她所沒有的,也是她寫不出來的。

想在新聞界比曾文芳出名,無疑隻有電視台這個平台了。程子晴想通了這一點,信心滿滿地來電視台應聘、上班了。

隻是,如今,看著曾文芳的文章,她的心還是會痛。從小到大,她都是天之驕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學習成績拔尖,老師、家長眼裡心裡的好孩子、好學生,又長得像仙女般美麗可人。她是在讚美聲中長大的,在高中期間,京都貴族圈裡的男孩子都以能與她做朋友為豪。

陳文乾是她從懂事到現在為止,踢的第一塊鐵板。她愛戀陳文乾,陳文乾沒有接受她,也沒有接受孫璃

,在她的心裡,陳文乾的形象更有一種不為權勢折服的高潔。

而曾文芳,卻成了她揮之不去的夢魘。幾次夢醒過後,對曾文芳生出了恨意,隨著曾文芳的名氣增長,這種恨意便越來越深,迷了她的眼、蒙了她的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