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第 232 章 國內賽:篩選賽(2 / 2)

她擅長的煲菜,比起其他類型菜色,其實並不算多。

煲菜還得是在砂鍋裡還熱騰騰冒泡的時候最美味,然而古代平日裡上膳都是拿食盒,煲菜平日裡出場機會就不多,宮宴就更彆提。

不過,燕京冬日難熬,冬天裡鍋子(火鍋)和煲菜還是有一席之地,她現在糾結,主要還是難以抉擇到底選哪個。

第一輪,她靠著考驗基本功的蛋羹脫穎而出,但煲菜如果太簡單了,那隻會覺得寡淡,反而不美。

然而複雜的,像佛跳牆或者沈老爺子招牌的海鮮盅之類的,卻半點不可能在三小時限製時間裡完成。

裴宴這回沒法像第一輪那會很快想出菜譜,思索了兩整天,第二天下午才提交上所需的食材。

*****

四天時間轉眼就過,很快到了第二輪比賽的第一天。

裴宴照例早早到現場占位置,相比起第一輪,這回觀眾席上出現了更多知名餐廳的廚師、以及廚藝世家裡的重要人物。

第一輪篩選賽是大浪淘沙,第二輪就更加好看、也更加殘酷。

裴宴到的時候,會場的一角,已經建好了小型集市。類似菜市場的一個個攤位上,擺滿了各種各樣、良莠不齊的食材。

從堆放著的蔬菜,到吊在鉤子上的豬肉、雞鴨……甚至連香料都碼放在一塊,調料更是散裝形式,全憑選手一根舌頭挑選。

邵清和跟裴宴一起了解過往屆情況,沉思道:“今年難度比往年高。”

裴宴垂眼,的確如此,這難度有些超出預料。往年食材的量沒有這麼多,調料也並非散裝。

今年到底是大年。

不僅如此,上屆國際賽,華國選手最高成績不過前八,對美食大國來說表現平平,恐怕這也是難度增大的原因。

挑選時間是二十分鐘。

看似不算太短,但從食材到調料都要進行選擇,其實十分緊張。哪怕走到第二輪的選手,都是廚藝一行的佼佼者,也不乏到最後額頭冒汗、差點沒來得及挑選完的。

第一天比賽,裴宴主要關注的還是白佳麗和葉林二人。

南金玉的食材都是裴宴把關,不過二次檢查都交給手底下人葉林對食材的判斷十分精準。

而白佳麗作為世家年輕輩的佼佼者,在這方麵也半點不差,他們是同組最快選好食材,進行準備的。

作為川菜廚子,白佳麗在湯煲的範疇顯然並不算格外擅長,不過一鍋蹄花湯也拿到了91.5的分數。比不得第一輪,但也算高分。

葉林做的則是先前裴宴根據在潯陽時做的羊肉湯改良出的南金玉季節限定清燉羊腩。蘿卜吸滿湯汁,熱騰騰的,拿到了89.5分。

第二天,便是裴宴的比賽。

南金玉的大家慣例全員過來捧場,神情都挺輕鬆。衛蔚捧著爆米花:“這輪裴廚還是躺過。”

第一輪裴宴其實跟炸魚差不多,至於第二輪,同組三人中兩個都是中下位圈選手。

楊陽卻搖頭:“我看師父似乎有些關注那個李覺。”

衛蔚撓頭:“你說那個野生的大叔?他上輪分數第七,沒什麼好顧忌的吧。”

分數第七,這當然不低。

不過在衛蔚心裡頭,這跟裴宴簡直差一大段距離。李覺又是名不見經傳的野生選手,雖說每年都會冒出來幾個類似選手,但走到前十六已經很好,基本不會打進前三。

“凡事有萬一。”楊陽卻不這麼認為,曾經師父剛到燕京,也是一鳴驚人的。

會場中央。

裴宴進入會場的時候,就跟李覺對上視線。李覺依舊是一副溫溫和和的樣子,對她和其他兩位選手點頭。

其他兩位選手忙著對集市竊竊私語,唯獨裴宴回了個微笑。

大屏幕上,正展示著小型集市的布置。

鏡頭剛剛聚焦,評委席最左的老饕評委就忍不住道:“哪個選了火腿?”

如果問這一輪最引人注目的食材是什麼,那絕對是集市前段吊著的二十幾隻粗壯的火腿。

手臂長,跟木棍一樣堅硬的火腿沒有去毛,外表烏漆嘛黑的一片,一點都看不出好壞。

觀眾席上的外行都看呆:“這怎麼挑啊?難不成全剖開?”

選手可以用任何手段甄彆食材好壞,至於多餘的食材,這麼多美食圈相關者,自然有辦法處理。

把火腿全剖開,規則上可行,但是:“二十幾隻呢,全剖開得花多少時間?”

哪怕內行們知道更多辨認手段,也清楚這所有食材裡最不好辨認的絕對是這批火腿!

如果按照往屆難度,可能問題還不算太大,但本屆時間如此緊湊,選火腿的絕對就是個大冤種了。

這一輪因為有選擇食材環節,提前告知評委選手選擇的菜品,旁邊的名廚評委“嘩嘩”地翻著資料,好奇這個大冤種到底是四人中的哪個。

如果是那倆中下位圈的,那簡直是雪上加霜。如果是李覺或者裴宴,那這輪結果怕不是要出現懸念?

名廚評委翻到了結果。

唯一用到火腿的“筍乾火腿老鴨煲”旁邊,赫然寫著裴宴。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