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第 46 章 新型教化(1 / 2)

第二天霍霖他們從迷迷糊糊中醒來, 第一時間去看自己寫的文

楊泰清手撐著下巴,說道:“感覺還是不錯的,有點兒東西在裡麵。”

晏溫和霍霖明顯被他這話給逗笑了, 確實是有點兒‘東西’在裡麵。

【一大早起來就看到霍霖他們又搞出了新玩意兒了, 我看看這是什麼】

【我截圖放大看過了,說實話, 還是有點兒晦澀難懂, 畢竟是給對律法不太熟悉的人看的,會建議儘量寫的通俗易懂】

【是的,我覺得他們已經儘量在寫好了, 但是多年來的用詞用語習慣還是局限住了他們, 寫的太深了】

霍霖:“……”

霍霖看到彈幕的話笑容收斂了下,拿過楊泰清手中他們連夜寫出來的話本子,晦澀難懂?感覺已經挺通俗了。

不過反正還沒有給楊大人,還有改進的餘地,於是霍霖看著外麵一大早就起來灑掃的小廝、婆婆。

笑著對楊泰清和霍霖說道:“楊大人可能要等到很晚才會回來, 要不我們先試試看百姓能不能看得懂咱們這話本子?”

楊泰清想了下也覺得有理,問道:“那我去街上拉幾個百姓過來?”

“然後等你被當成拐子或者登徒子的時候我們會去衙門撈你的。”晏溫吐槽,和沈書曜待久了他也沾染上沈書曜吐槽的功力了。

楊泰清不好意思地嘿嘿笑。

霍霖笑了,他示意兩位好友看向院外的那幾個灑掃小廝和婆婆:“現成的百姓這不是有了。”

於是三人就把外麵的灑掃婆子和小廝叫進來,三人拿著書平鋪直白的把故事講給他們聽,講到最後看著幾個小廝婆子略帶困倦的眼神, 霍霖他們就知道自己的文章寫的如何了。

他們再仔細的審視自己的文章, 最後不得不說在這裡麵還是不可避免的有些引經據典, 案例不夠貼合百姓的生活,不夠生動。

於是他們重新翻開案例籍,專門找百姓在生活中容易碰見的問題來作為案例, 直接全部用大白話來寫,能多白就多白。為了故事能夠生動還儘可能的多寫了轉折,讓百姓能夠跟著故事調動情緒。

終於又寫出了幾則,當把小廝婆子叫進來念給他們聽,發現他們眼中終於不是出現困倦的時候,霍霖就知道他們成功了。

時間在他們的嘗試中來到了下午,三個人整理好東西,在楊府忐忑地等待著楊大人的到來。

晏溫微微有點兒緊張:“你說楊大人會不會覺得我們在胡鬨啊?”

霍霖這點兒把握還是有的:“向百姓宣傳大興律法本就是教化百姓的其中一個步驟,我朝還是沿襲前朝的做法,像讀書一般在城樓那邊向百姓講解《大興律法》,隻是律法晦澀難懂,百姓一般不太感興趣,所以對於律法的普及教化方法的改進在朝中也是經常被反複提起。”

楊泰清點頭:“確實,如果有更好的方法那自然是最好的。”

此時已經差不多是楊大人下值的時間,霍霖他們現在待在楊泰清的院子中,已經與楊夫人說過,就等楊大人到家梳洗飯後,若有空就讓小廝來叫他們。

【他們忐忑的樣子就如待嫁閨中的小媳婦兒一般。】

【就如那句: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眉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1]

【哈哈哈,樓上你是多損啊!】

霍霖簡直被這詩句給逗笑了,竟然形容他們精心準備好故事給楊大人看的心情如小媳婦一般,不過這詩句寫的是真的好。

霍霖的嘴角不可自抑的彎了起來,被楊泰清以為他的內心充滿了把握,不由得道:“我的道行果然不如霍兄,看霍兄這一點都不焦急的樣子我就羨慕。”

“霍兄那叫做胸有成竹,霍兄不是一直都是這麼淡然的樣子嗎?”晏溫說著又想到霍霖有時候如一條鹹魚的樣子,補充道:“當然和我們一起躺的日子不算哈哈哈!”

三個人皆有誌一同的笑了起來。

千等萬等,終於等來了楊大人的召見,霍霖他們懷著忐忑的心情走進去。

一進去果然見到楊大人坐在書房的書案後,楊大人看到他們,笑問道:“聽管家說你們有事情找老夫?”

霍霖他們排排坐,楊泰清點頭說道:“是的父親,阿霖發現了一種對教化百姓還不錯的方法,然後我們三個連夜試了下發覺效果頗佳,想問下父親此法如何。”說完看向霍霖,要眼睛示意:阿霖!上!

霍霖看楊泰清讓自己上,便拿出手中的小本子雙手遞給楊大人說道:“我大興朝百姓大多都目不識丁,學生昨天和楊兄和子長兄在書攤前發現可以把大興律法蘊藏在通俗易懂的故事當中,用話本的形式讓百姓了解律法,便一起連夜寫了幾則故事。”

楊大人饒有興趣的翻開話本子,看上麵講的是一則關於牛的紛爭,確實也是日常判案中可能遇到的,而這個故事重點講了這個案例,在故事的最後麵則是詳細的關於故事中罪犯的懲罰。

果然通俗易懂還有趣。

楊大人看向自己眼裡滿是忐忑的兒子,再看向霍霖淡定自若的樣子,真想歎口氣,這不愧是一品大員的兒子。

楊大人笑著看向霍霖:“此故事甚好,通俗易懂還有趣百姓對它的興趣應是極高的,讓百姓通過此故事了解律法這一方法可行性極強,你們覺得若是想實施可以用何種方法?”說著先看向晏溫,兒子的這個好友好像一直很少在他麵前說話。

霍霖他們聽到這方法得到稱讚也是開心,聽到楊大人的問話,又看到他的眼睛看著晏溫,也都看過去。

晏溫此時隻覺得壓力山大,遲疑了下說出自己的想法:“霍兄和我等之前在國子監發明了活字印刷,可以找些寫慣了話本子的書生所寫幾本這種案例,然後進行印刷販賣。”

楊大人點頭,但是沒有做點評,而是看向自己的兒子,被用眼睛‘叫到’的楊泰清早已在心中打好腹稿,沉聲說道:“孩兒覺得可以在子長兄的基礎上降低印刷的價格,比如紙張和墨水可以用差些的,讓窮苦百姓能夠買得起。還可以把之前在城門上講法的那些人換下來,換成講這些個案例,讓百姓用聽得方式了解大興律法。”

楊大人點頭看向霍霖,霍霖果然也不負眾望,開口道:“學生聽楊兄和子成兄的想法後,覺得可以在子成兄找人寫完後先讓幾位百姓先看一遍,能夠吸引他們興趣後再裝訂成冊;因這話本的目的重在教化不在盈利,故而可以如泰清兄所說的一般用較差的紙墨,不過可以分等級,分為甲乙丙三等,甲等為最上等,可以賣給有錢的富戶,丙等可以讓窮苦百姓買的起,或者直接用甲等賣的錢養丙等,丙等直接送給窮苦百姓。”

楊大人笑著看向霍霖,鼓勵他繼續說下去。

霍霖看到後,絞儘腦汁再次說道:“還可在城門講解的基礎上加上城中說書先生的講解,說書先生更重視趣味性,能最大限度的吸引百姓的興趣,也可以讓這些律法故事成為百姓們茶餘飯後的談話內容,潛移默化的教化百姓。

為了讓百姓更加認識這編撰出來的律法故事,可以鼓勵百姓購買,比如若購買這書,則犯罪後能夠在書中找到這書並能說出所犯何罪,則可酌情減免些處罰,比如本來要罰錢十兩可以變為九兩,具體量刑當然是由官衙製定,相信大人對於這點一定比學生有方法。”[2]說完看向楊大人。

楊大人聽到最後衙門可以發揮的部分,不由得笑了。

楊泰清震驚的看著霍霖,驚訝道:“知法犯法不罪加一等竟然還可以減免刑罰?”

霍霖不好意思地笑了:“這不是為了最大程度的讓百姓知法懂法。”

楊大人再次在心中暗暗感歎人的參差,替霍霖說道:“一開始用這個法子推行個五六年,讓大興百姓每戶皆學得律法後再進行調整,可行。”

聽到此法可行,三個小子壓抑不住內心的開心。

楊大人望向他們:“你們想要實施?”

能夠實施看看當然是最好的,霍霖望向楊大人,

楊大人沉吟片刻:“你們可以先進行前麵幾個步驟進行宣傳,至於最後麵那個購買律書即可進行減輕刑罰,暫時還不可行。”

這個霍霖也清楚,說到底前麵的請人寫書成冊外加印刷傳播隻是‘商’之事,而後麵的減免刑罰則已經是‘政’的內容了,容不得楊大人不謹慎。

征得楊大人的同意,並且覺得這個方法可行後,霍霖他們就開始了他們的行動,管家找來以寫話本為生的書生,讓他依據霍霖他們整理出來的可以寫成故事的律法進行書寫。

寫完後霍霖他們再找來周邊的百姓讓他們看並提出意見,修修改改,終於做成了一冊的量。

可能真的是因為霍家、晏家和楊家都不是摳搜人家,所以霍霖在分層級印刷時乙丙等印刷了不少,甲等倒是沒有印刷多少,他就想著大不了就丙等就直接贈與百姓。

印刷完後,霍霖三人看著倉庫這成堆的書籍,真可謂是書海啊。

霍霖與自己的好友商量道:“你們覺得直接在書店賣,還是找個酒樓放說書先生旁邊,亦或者直接送……”

晏溫和楊泰清也還在思考。

【在酒樓裡隻有有錢上酒樓的人能夠聽,還不如直接把說書先生搬到某個寬敞的地方,然後讓說書先生去說裡麵的故事,最後把書放旁邊賣】

【既然要給百姓,送也行啊,不用賣。】

【送上門的誰會珍惜,既然是給百姓何不如讓他們以物易物,比如兩個雞蛋換一本書,兩個雞蛋值不了多少錢,但是至少讓他們知道這書不是沒有價值的,不會拿去墊桌腳。】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