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抽象特質(陽了)(2 / 2)

萬道長途 大腦被掏空 8966 字 10個月前

這時候,其中一個人點了點頭,然後好奇的看向李啟:“大師說有點事情要處理,先走了,你身後這位是?”

“哈哈,這就是李啟兄弟,今天來是為了和我們講解道則讀取器的!找了好幾天,可算把他請過來了!”王惇拍著胸脯說道。

這話一說,四周諸多人馬上站了起來,眼睛放光!

這就是懂道則讀取器的那個人?!

李啟就好像是一隻燒雞,來到了一群餓鬼中間,這幫餓鬼頓時全部站起圍了過來,把他包在了中間。

這句話有兩個意思。

不過,李啟乾咳兩聲:“那……我們需要等待那位大師過來嗎?還是說,現在就開始?”

他倒是對這種反應不稀奇,因為通過先前的聊天,他已經明白了道則讀取器,對這些理道中人的重要性了。

理道目前的一切,都建立在對其他道途的分析,解刨,然後應用到實際上,並且還不能發生衝突。

所以,對他們而言,如何統一其他道途的衝突,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理道不可能用當事者道途的視角來審視其他道途。

比如說,他想要用一個人道的術法和一個巫道的術法,融在一起做一套陣盤。

這時候,他既不能用人道的原理和視角來做,也不能用巫道的視角來做,因為用這兩個的視角和原理,就勢必導致不能兼容。

所以,這時候就要有一個公正的第三方視角,來保證能同時使用這些方法,所以他們就需要掌握儘可能多的,兼容性好的第三方視角。

而這種第三方視角,並不是那麼簡單就能拿到的,這玩意兒是一個道途認知世界的手段,而且大多都非常複雜且精密。

而道則讀取器,顯然就是靈道認知世界的方法,對這些理道而言,靈道的道則讀取器,而且還是巫覡改良版,簡直是一個全新的視角,是非常有用的東西,通過這個視角,他們就能統合更多的術法。

所以,也不怪王惇這麼著急,甚至付出了大量的其他知識以及這艘船的門票來給李啟換取這道則讀取器。

而且,這知識的交換,還遠遠沒有結束。

李啟來這裡,可是為了聽課的,而不隻是來給其他人講課,他會在這裡學很多很多的東西才走。

好不容易和理道搭上線,怎麼可能隨隨便便就走了?

而在另外一邊,王惇則催促道:“事不宜遲,現在就開始吧!”

“好!”

“快快開始!先生請上座!”

“這邊已經備好了茶水,快開講吧,教具都準備好了,講解用的幻象是用什麼模樣的?平麵的還是立體的?”

一堆理道之人已經迫不及待的打開了投影,這種東西根據操作可以將不同的畫麵通過幻術表現出來,栩栩如生,用來教學舉例子非常的方便。

而李啟則站到眾人麵前,乾咳兩聲,說道:“咳咳,那我就用平麵的就好了,見笑了,如果有什麼講的不對的,還請各位斧正,大家互相學習,互相進步!”

語罷,他開始展示,並且講解自己的道則讀取器。

道則讀取器,是靈道中人的感官。

作為純粹精神的他們,連神魂都沒有。

因為神魂也是物質,是可以感知,可以觸碰,甚至可以被強大的力量摧毀,這隻是一種神秘的,可以作為思考器官存在的物質。

而純粹精神是更加神秘,更加深邃的東西,他們不依賴任何物質,在物質世界無法進行感知,就好像你無法在物質世界感知到‘一’這個數字一樣。

你可以感知到和‘一’很類似的東西,比如,一杯水,一碗飯,一棵樹,一匹馬,一棟樓,一艘船。

但唯獨沒有‘一’本身。

‘一’是一個極端抽象,極端符號化,且隻存在於純粹邏輯中的東西,在現實世界找不到任何對應,並且,所有數字都是如此。

但是,在道則讀取器中,你可以很清晰的感覺‘一’,你可以直接讀取到這個具象化的世界中那些抽象的邏輯。

靈道將這些信息流,抽象邏輯,稱之為‘道’,並認為這就是萬物存在的根基,所以他們將觀察這些抽象邏輯的能力,叫做‘道則讀取器’。

這一切的根基,來源於拋棄五蘊,讓自己的感官直接接受外界事物的衝刷。

因為外界事物是物質的,具象化的物質,必然有其抽象的另一麵,就好像有光就有影一樣,抽象是具象的必然。

舉個例子,就好像繪畫和文字。

繪畫,畫出來的並不是物質本身,但你卻依然可以看見畫,進而理解這畫代表的是什麼,甚至這個畫可以和原本的這個物質長得完全不一樣,但你就是能夠理解。

你也能看見文字,這個文字可以說和物質毫無關係可言,但你依然能夠理解這文字代表的是什麼物質。

因為你理解的不是物質本身,而是物質的抽象特質。

這就是物質的‘抽象特質’,人可以提取這種抽象特質,然後加以重現,就能夠在其他人的心靈中重現這物質本身。

這就是道則讀取器能夠識彆到具象化的物質的原因,具現化的物質,必然具備可以被心靈理解的抽象特質。

通過對抽象特質的描述和形容,進而產生了類似‘道則’一樣的語言。

這也是靈道確認他人的內心存在的方法。

通過對物質抽象特質的理解,將‘道則’化成一種語言,因為世界上不存在私人語言,所有的語言必然存在公共性,進而就可以通過這種公共性,確認他人心靈的存在,同時得到他人心靈的抽象性,然後得以具現化與交流。

這是道則讀取器的根本原理。

“所以,想要理解和使用道則讀取器,你們需要首先拋棄對物質世界的固有理解,一塊石頭並不是石頭,他背後有著完全不一樣的東西,這東西是石頭的另一層本質,是他在質量,物質構成,光譜之外的,更加奇特的本質。”

在李啟的話語之下,理道眾人開始嘗試接觸道則讀取器。

授課仍在繼續。

並且,因為李啟會和他們一起出發前往深洋,這場授課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